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学生审美观美术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美术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概观
中国当代的教育体系中已经逐渐开始加大了艺术教育的份额,特别是幼儿教育阶段,基于幼年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识水平条件问题,美术教育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此后的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大学的各阶段,审美意识培养的美术课程虽然相对而言有着比重的不同,但是仍然贯穿始终。纵观整个阶段的美术教学课程过程可以发现一个相对简单的教学规律:只有不断提升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效性,才能促进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而审美观念和趣味的提升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问题,这对青年人而言远远要比学会某一门专业绘画技巧重要得多,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宏观命题以及学生成长之中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但是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却存在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往往还作为必修的美术课程,到了大学阶段则其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美术课程都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来设置,不仅份额小,而且受轻视,这样就导致大学美术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认为大学中的美术课程只是作为选修的参考课程,只要能够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大学阶段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没有认识到审美观念的培养在个人成长和民族素质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不重要”是导致高校教育中美术课程没有受到重视的一个根本原因。于是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几乎失去了在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中培养和建立个人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机。所以说,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大学美术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尚未得到政府、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重视。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当中美术教育的一个困境所在。
二、提升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是大学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
1925年,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回国并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在王国维的碑铭中提出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与学术精神的标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这是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中,知识分子对于独立和自由的渴望,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一直传承的最为宝贵的人文精神。而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社会里,对于大学生来说,进入高等学校有两件重要任务:第一,充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认知真理;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独立的、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当前的社会人才培养而言,审美观是继人生观的培养之后不可忽略的重要素质。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塑造学生审美观念方面的可行性策略
尽管当前的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但是仍然应该看到大学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提升学生审美观问题上大学美术教育还是已经扮演了重要角色。
1.立足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着重塑造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近百年的中西文化思想在交互中冲撞和杂糅使得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元,其中教育尤其显现出了在与世界接轨中对于西方和本土精神的取舍和侧重的两难之间出现的尴尬,而最终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精神渐渐被忽略和遗失。但是与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效仿不同的是,文化精神的根本是地域和思想,绝非可以效仿其他民族的。所以近百年的文化艺术或者说由之而来的审美观念培养一直是中西结合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的结果就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和社会审美与之发生断裂,而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青年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提升是这一代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2.利用现有社会文化资源和信息平台,丰富学生的视知觉信息和审美渠道。大学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小学美术教育侧重于直观审美感受的传达,而大学美术教育则重在建立学生审美观念和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尽可能塑造学生的审美感悟力与创造力。尽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上存在共性,但大学美术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力和个性化的感受力,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的文化艺术特点与时代变迁,本土文化艺术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异同、优劣与个人化的取舍,进而建立自身的审美观念。具体的方式是让青年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了解艺术本体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了解美术作品传达出的审美内容和审美规律。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很少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审美教育。这就需要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以及画廊、工艺品工厂、市场等历史文化与社会文化资源,将大学美术教育与历史文化感知和实际生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和培养青年学生在生活中具象地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这是当今大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
3.审美意识的培养应在大学美术教育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同时进行。大学美术教育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美术技法传授或者美术作品欣赏课程。诚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中有着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就当代社会的情况而言,则逐渐显现出了它的忽略社会资源与结合实际生活方面的狭隘性。所以,今天的高校美术教育需要积极思考和发现具有当代性的美术教育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具有时代意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学生通过美术课程不仅能够了解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积极意义,而且通过美术的学习认知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时代艺术趋势,进而塑造和建立审美意识。青年学生审美观念与审美趣味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充分重视和合理规划高校教育中的美术课程,要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将美育合理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美术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分析来传授美术知识,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审美意识的培养绝不是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大学美术教师除了要能够在课堂上通过美术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分析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审美观念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尝试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应该清楚地看到,审美观念的培养与审美趣味的建立是大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而言,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建立完善是需要教育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美术教育而言,提升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念是培养人文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象牙塔”一样的大学应该是一方迷人的多彩天地,在此,学生不仅能收获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在人文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感知美、创造美,进而提升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这是大学的独特魅力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当前一直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人文,人文的重点在艺术。所以,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开发适合当前社会丰富艺术形态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政府、高校以及教师都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磊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