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美术教育研究(10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从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内容和取得的成果看,小学美术教学是最能够直观表现思维创新能力高低的学科之一。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断开展和现代教育新模式的需要,传统的“美术即画画”的美术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将学生内心的新的、奇异的看似毫无逻辑的想法通过画笔描绘在图纸上,以此增加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切事物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正是因为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才能够保持主导地位。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利用这一点,将创新思维能力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在教学中对创新思维能力的逐步培养和建立。通过中外美术界的对比发现,国内近年来在国际美术界享有盛名的美术大师屈指可数,这与初期美术教学的模式化培养有很大关系,一旦限制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僵硬的作画风格,就很难画出有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的国际知名画作。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不仅对于学生本身,对于我国今后美术界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未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不仅小学,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初中、甚至高中,美术教学仍然以教师的示范教学为主,课堂上忽视学生的主观创造需求和创作想法,将学生的思维进行人为固化,机械的向学生灌输“标准”的美术画作方法,每一幅作品都只是对原有作品的临摹。试想我国学生如果都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几十年后,我国在世界美术上将毫无地位。
2、教材时代性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美术使用的仍然是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陈旧素材,素描美术单纯的以静态事物为素描对象,年复一年的使用这些教材,不仅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连教授都不胜其烦,在这样的条件下,怎么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缺乏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引导
不管是现有教育模式的制约,还是出于对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大多数小学美术课堂仍然以校园内教学、课堂教学为主,很少将学生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作画。通过课堂教师灌输美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础美术常识,建立其学生机械作画的能力,对于学生个性思维的散发起到了极大的限制力。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模式
小学生保留着儿童固有的活泼好动、奇思妙想的特点,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吸引学生对美术课堂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通过课堂上的绘画实践,把学生的创新想法记录下来。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开书本的制约,充分发挥想象力,采用更加新奇的,符合现代美术教学的素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做到身份平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无压力的创造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3、提高美术教师对教材运用的灵活性
美术教学中的教材,不仅指教科书和模范作品,一切自然景观、社会现象、人文建筑都应该是学生画作的对象。美术教师应该在基础的理论教学基础上,不断的对教材进行扩展,保证每一幅作品都是对新鲜事物的描述。利用这些现实的、直观的、学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开拓小学生美术学习的第二课堂空间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理论教学,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适时的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如组织书画比赛、小学生创新作品征集活动等,结合生活点滴,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使得学生对美术学习一直保持良好的兴趣。
5、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思维
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归更到底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想象,时刻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创新意识,才能美术实践中建立自己独特的构思,敢于标新立异。
作者:吴华 单位:通榆县双岗镇小学
第二篇: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
我国传统著作《诗经》中曾写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强调了在学习中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热情。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对于美术作品进行初步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之中,发现美术作品的“线条美”和“意境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对美术审美活动中实现观点的碰撞,从而体现出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学生感悟美能力的整体提高。
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标小学课程教学标准》推出了以后,我们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一种新型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强调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在相对宽松和活泼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进度不同和个人特点的不同,因势利导,设置符合具体教学环境的小学美术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和“交流”,为今后的九年义务教育打下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合作学习模式中多媒体手段运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多媒体模式开展“美术欣赏课”相关的教学活动。在PPT幻灯片美术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新颖教学活动。小学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通过有益的分析与综合活动,推行合作学习模式方面的有效探索。小学学生将会面临素质教育的人生重要考验,因此,小学阶段既是决定学生人生道路走向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逐步实现美术领域能力巩固和提高的黄金时段。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分析
(一)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学校在针对小学生美术教学活动中,重点是要体现出对美术基础知识的重视,强调个性化管理,切实进行学习小组的合理分配,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把成绩较好的同学和学习能力稍显不足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小组,让学生能够在帮助中相互提高,实现学生之间优点和缺点的相互补充,从而在加强与学生之间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深化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念。同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剖析,帮助学生得出最终结论,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小学美术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其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重视艺术课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逐渐走向独立,思想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美术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以后的深入美术学习活动中打下坚实的根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讨论小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安排学生进行世界名画的鉴赏,用经典作品熏陶学生情操。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为例子,他在小时候学画画的过程中,被要求在课堂上画鸡蛋。由于达芬奇个性比较沉闷,不喜欢与别人交流。虽然在画纸上费了很多工夫,但是达芬奇画出来的蛋却与实际上蛋的大小、色泽和形状相差甚大。为此,老师要求达芬奇与同学进行讨论,在经历了一番技术研讨之后,达芬奇明白了画蛋必须要运用到“阴影理论”的作画方法,才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作品的特点。
(三)进行正确引导,开展讲评和总结
安排学生对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进行描摹。蒙娜丽莎的微笑从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有不同的美感,似有似无,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蒙娜丽莎都是在对着正前方微笑。教师可以把学生平均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然后按照描摹的基本要点,对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进行简单的审美分析,最后集中进行讨论和描摹。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作品的情况,进行初步点评,评选出优秀作品,供大家学习。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素描课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和谈论的时间。安排学生积极对课堂的素描内容进行绘画角度、方法上的分析,在思维交互的过程中,鼓励小组内的学生积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讨论心得,从而在美术学习方法阶段得出有价值的讨论结果。
四、结束语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小学教学的活动呈现出了“呆板”和“僵化”的特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为了改变以往教育活动中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听讲上面,而是应该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在探讨中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满足课堂教学中高效反馈的要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只是重视对于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知识的教育活动,而是要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广泛应用教学沟通手段,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防止学生处于不配合、不接受的状态。
作者:徐蓉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第三篇: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学思考
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生活,其发展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生活与艺术融合的结晶,包含了劳动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质朴与本真是其最大的特点,将其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传承并保护民间文化,更对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等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1.民间美术教学能够拓展小学生的审美思维
小学生在接受美术教学时,对美术的真正理解少之又少,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绘画能力不强,其动手能力仅限于在纸上勾勒出自己意识中模糊的图片轮廓。如,对于小鸟、小狗或者其他动物,小学生往往只能够以几个符号性质的圆圈、线条等描绘出印象中的物体,内容单调。而民间美术则汇集了丰富的元素,其本质上来源于生活,但多了许多艺术上的创造,其表达感情、描绘实景实物的方法之多,可以增强小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与民间艺术文化相联系的能力,丰富小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小学生摆脱在刚接触美术时表现出的思维简单、方法贫乏的创作局面。
2.传承民间文化
小学生接触外来事物的深入程度普遍不及更高年龄层次的人,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更需要从小学生对外界文化较为空白的阶段开始。将民间艺术引入小学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使民间艺术文化深入根植于小学生的审美思维中,有利于小学生坚守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正是由于小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尚不够深入,使他们成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甚为重要的目标群体。
3.民间美术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丰富作用
美术的形式并非仅仅局限于绘画,但凡剪纸、编织、戏曲、泥塑等都是美术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也有丰富的种类,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将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更能鼓励其对于美的追求。同样,这对于树立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鼓励小学生将民间艺术发展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作用。
4.增强城乡美术交流
民间美术多来源于乡村,而就当今城市中的小学生而言,网络、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其中不乏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使家长无计可施的学生。相对于虚拟的网络,民间美术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生活与乡土的气息,其内在美中亦不乏人性的光辉,更包含了人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些都是虚拟的网络不可代替的。生活与自然的融合比虚拟的网络更为真实而富有魅力。城市中的小学生接受民间美术的教育,有利于其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人性的质朴,受到美的熏陶。
5.丰富文化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间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无疑会丰富小学生的文化体验,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教师将民间文化引入美术课堂,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解本地文化的渠道,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更为强烈的归属感会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有利于小学生长远的发展。
二、如何将民间艺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
1.择优选取民间艺术资源
民间艺术资源形式多样,要使其适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考虑教学材料是否适合,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选取的教材应具备这样的特征:教师易于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优秀的民间艺术应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同时不乏特色,这些都是激发小学生兴趣应有的特征。
2.丰富的教学模式
丰富的教学模式同样是使优秀的民间艺术走进小学课堂的方式之一,传统的教学局限于教室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将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陶艺制作和名胜古迹,或者提前采集信息,就民间艺术中的编织、窗花、年画、对联等相关内容,组织对于当地老手工艺人的采访活动。
3.关注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能体现民间文化的载体之一,节日期间丰富的美术资源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如,元宵节,由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猜灯谜、做花灯等风俗;端午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包粽子,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民间文化习俗,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一举多得。
4.丰富教学材料
民间艺术的广泛性不仅在于其内容、种类丰富,其材料展现的形式同样繁多。体现民间艺术的素材不仅包括木、纸、竹,还包括泥、石等,鉴于一些材料不易于学生操作,教师可以选取更易于雕刻的萝卜、土豆等。此外,废旧报纸、卡片等也可以作为教学材料,不仅降低了危险性,成本也更低,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其视野,丰富其思维空间,增强其想象力。
三、结语
民间艺术拥有丰富的资源,将民间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益处良多,方法丰富而可行,有利于小学生拓展思维,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动手能力等。同时,这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意义深远,身为教育工作者,理应担负起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
作者:李兰 单位:江苏灌云县陡沟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小学教学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关乎教育的启蒙以及今后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推动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了解,促进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从而在美术学习中更加具有个性。教师教学的创新也影响着小学美术的改革和发展。
一、开设艺术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1.开阔思维,搭建自主绘画的平台
让学生处于自己开放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在自己的领域中遨游。教师启迪学生,让学生根据所见所闻而做出思考,发扬自己的个性,不局限于惯常事物,为学生自由作画提供保证。
2.创设情境,感悟生活
在绘画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将创作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的感知,来激发思维思考,从生活中寻找源泉和材料,更好地参与到创作中。
二、引导发现,挖掘学生创新意识
1.课本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通过让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知识,来深刻体会美术课程的意境,了解并掌握美术知识,在学习中培养起创新意识。
2.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绘画中,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绘画工具,通过工具的不同来激发学生进行各式创作,在工具的选择中掌握个性与不同,这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工具相结合的使用方法,还激发了学生自制工具的兴趣。
三、提供培养创新思维的环境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美术绘画的来源是实践。应当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出户外,去欣赏多姿多彩的事物,在观察美丽的景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在动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美术的创作不仅仅是画画,更是对生活实际的纸上飞跃。因此,在创作中,我们可以亲手感受事物的模样,在动手操作中实现更深的了解。
3.教师鼓励可贵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对标新立异的学生进行鼓励,对抄袭、照搬现象进行杜绝,通过教师对创新思维的鼓励来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会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作者:郑乔予 单位:四川省安岳县石羊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形象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可见,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健全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展现美术课程的价值,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行论述,以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为学生美术绘画提供素材的主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有效地将生活实际与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画书包》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化思维,也为了将美术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更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学生的书包,说一说特点,找一找亮点,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出一款既美观又实用,又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书包。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借多媒体辅助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是将抽象课堂形象化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将远在天边的事物拉到学生眼前,将学生不熟悉的事物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堂形象化,而且对学生绘画素材的积累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山水画》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平时所看到过的山、水进行自主绘画,鼓励学生来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抽象的感情。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山水画以及实景图,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所以,素质教育下的美术课堂要改变以往单纯教“画”的过程,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尹元川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浑河站中心小学
第六篇: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
美术教学应当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及课业类型特点去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不能“注入式”、“一言堂”,课堂结构富有变化,让美术与生活沟结合,拓宽广阔的美术教学空间。
1.1巧用活动体验
美术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知识背景,把美术与学生生活、学习及活动一起,学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术,让学生享受乐趣,丰富体验,绘制出“生活画面”。教学《动态之美》一课,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踢毽子、打乒乓、跳绳等,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然后,上课时说一说最精彩的画面,进行语言描述。学生交流到兴致高昂的时候,就作画,让他们用画笔把动人的场面描绘下来。这样,自觉地进入绘画情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提高了创造能力,学生的绘画置身于活动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享受。
1.2捕捉生活情境
美术存在于生活之中,就像空气一样,衣、食、住、行也离不开不开美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材料、题材是研究美术的,一定利用生活素材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用生活化的方式显示美术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以生动的影像显示,诱引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显现学生面前,消除对学科知识的距离感,认识现实中艺术无处不有。讲述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介绍学生熟悉的雕像,让学生感悟艺术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真谛。对生活中艺术的观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情操。多媒体课件显示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教学《好看的线条》,上课伊始,质疑:谁知道线是从哪儿来的?学生交流讨论,让我们去找一找。课件演示体操运动员手里飞舞的绸带,汽车行驶的灯光束,火车两条轨道,曲折的梯田……交流观看,体会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效果,自然景观和运动之中发现线,让线条具体化、形象化,形态美。教学《生活中的标志》,影像显示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标志、公共标志、商业标志、公益标志等。让学生了解标志出现的场合,明确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儿童对色彩的感受认识源于生活,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教学《色彩明度练习》,什么是明度呢?让学生观察教室四周墙壁的白色明暗与深浅,自己与同学身上衣袖上色彩,观察、探讨得出:一种固有颜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奏美感。创作的源泉是生活,餐具、器皿是每人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做一套自己喜爱的餐具、器皿,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立体造型能力。教学《捏泥巴》时,学生选一种自己喜爱的餐具、器皿进行仿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小家庭”,玩玩“过家家”,进行一次快乐的大会餐,把自己设计的餐具、器皿摆在桌上,塑好的餐具、器皿中,放一些小小的水果、饺子、蔬菜。比比,哪个“家庭”的餐具、器皿新颖、细巧。这样,创设了生活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2与时俱进,实践创新
新课程标准关注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的动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正如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兴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去摄取喜闻乐见的事情,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因此,让学生联系生活探求美术知识,使美术问题生活化,感受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强了应用意识,尽情地体验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激发积极思维,加深了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学生自觉主动探求知识,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乐趣和需要。
3步入生活,积累素材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激发了灵感和创作激情,从自然界中得到很多启示。因此,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视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基础。自然界的一片叶子,一块石子,一个器皿等,通过联想能变幻无穷。生活中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事。如:上学,春游,逛街,洗澡,上网等,生活瞬间用画笔描绘下来,用画笔叙述一种动物,一次游戏、一个生活片断。生活,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真正表现生活时,感到茫然,无从下手,小学生停留在无意识状态之中。诱发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瞬间,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积累素材。生活经验是发展绘画能力的前提。绘画是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学生把看到过的物像或经历过的事情,凭记忆默画下来,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场面、情景及自己的心情及感受,进行合理取舍,经过审美判断,组织画面。这种,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忆形象,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
作者:王冬青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二中学校
第七篇:小学美术教学联想思维转化训练研究
联想思维转化训练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为将这种教学方式更好的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应用联想思维转化训练的原因,进而提出该训练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一、提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联想思维转化训练的原因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正式接受美术教育的开始,主要关注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从教育价值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将美术作为主要媒介,在增加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将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作为教育重点。小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以后,能够培养自身美术知识,提升创造能力,增加联想思维能力,进而体现美术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小学生的作业都存在缺乏天真烂漫的想象内容,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会发现很多作都存在模仿特点,有些学生只是将原图结构和色彩进行了一下改变。为了转变这种情况,会让学生会尝试着创作一些自己的作品,一旦拿走参照图,真正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画出的结构十分简单,难以实现审图创作,有些学生还会将主体画的很小,有时甚至将其安置在一个小角落中。
二、联想思维转化训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要在实际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可以借助案例将要表现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创作中应用类比、因果等多种联想形式,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便彰显其轻柔、旋转等特点,让学生将自身艺术思维发挥的极致。
(一)灵感捕捉训练
艺术灵感思维通常隐藏在人们思维最深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静”转化为“动”,促进灵感思维开发,让灵感思维经常浮现在学生脑海中。如为开发学生灵感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扮演中观察与思考,进而诱导学生发表自身看法,这也是从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对多种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捕捉灵感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索与发现知识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开发学生灵感思维中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精准的抓住灵感火花,这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对于这项能力的训练应做好长期准备,以便提升学生想象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逆向思维训练
在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时,应让思维左右发散,实现逆向推理,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中获得意外收获。如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鸟变鱼》,学生会发现原本在天上飞的小鸟,经过艺术家的处理后成为了河中游动的小鱼,而天空也成为了水中的游鱼的天下,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启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大胆打破常规,突破原有束缚。
(三)反向训练
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主要体现在广度上。美术知识体系众多,但这些知识体系中都有相关关联存在,或有着相似的形态。要进行转化训练,提升其联想能力,应引导学生形成求异心理。对于学生的培养应体现个性化、主体化,认同学生的独特创作。经常对学生进行反向训练,培养其对比联想能力,使其懂得推理,这种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因果联想的重要方式。如在《海底世界》学生学习了冷色,在《温暖阳光》中认识了暖色,这时,我就让学生将两种色系进行对比,很多学生都感觉蓝色与青色给自己一种宁静、寒冷的感受,同时,他们也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哪种颜色。
(四)发散训练
发散训练主要培养学生自由联想能力,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理较重,面对新鲜事物兴奋度较高,求知欲望较强,这时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特点,培养其自由联想能力,并要求学生将自己联想的结果描绘出来,为学生营造因趣生情的学习氛围,同样也能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的博大精深。如在学习想象画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参考森林王国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将所有东西区分开,很多学生都将动物设定森林的主角,这时,再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让他们找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并启发学生其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事物,如人、交通工具等,让他们将这些小动物都想象成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再画出来,这样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联想思维的能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对小学生美术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要在美术教育中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捕捉能力,不断丰富美术教学内容,通过训练其观察与思考能力,增强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识,并从生活中找寻创作灵感。
作者:殷蕾芸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
个性既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解放,更是一种培养。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需要教师先去发现,然后再通过教学手段的诱导去解放他们的天性。但是也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一不小心就会让学生的个性“萌芽”,变成统一化的学习取向,所以个性也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和加强的。
一、发现学生个性,容许学生个性
学生的个性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好动,有的内向,有的喜欢捣乱,但是有的更加懂事一些,有的循规蹈矩,而有的则突破创新。这些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要允许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这些个性来。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时,允许学生以不一样的姿态学习,有的学生可能会更喜欢和别人讨论学习,有的喜欢自己钻研模仿,有的喜欢自行创作。教师就要发现学生的这些差异,保护这些差异不因学习的压力而丢失。
二、解放学生个性,放开学生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养成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教师要解放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在学习方式上做过多的要求和限制,甚至在内容安排上要更加开放一些。比如,不局限于课本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给学生更多自我创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进行画作。放开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个性得以解放,得以进一步培养。
三、培养学生个性,加强学生个性
学生的个性是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被磨掉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减少这些机会,尽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甚至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比如,减少实物题材的要求,多一些情感的要求。要学生去画“温暖”而不是画“太阳”;去画“亲情”而不是去画“妈妈”;去画“天堂”而不是画“天空”。通过这些画作的意义命题,让学生知道画画是用来传递情感的,我们欣赏也是在体会其中的情感。这样学生会因为个性不同,而给出相差很大的画作,这也是我们最初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是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要让他们真正了解美术的含义,能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个性化美术作品。
作者:李莉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黄粮镇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
小学美术是奠定学生美术基础的科目,在过去的小学教学里,对美术的教学不够充分重视,但是近年来,小学美术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然而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美术教师开创全新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下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小学美术的特点和教学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并且提出了高效教学策略。
1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
1.1教学内容广泛化生活化
在目前我国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很多教学特点是特别容易让学生接受的,这其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广泛化与生活化。众所周知,小学美术一般都是以基本绘画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与识别基本绘画的能力,所以,小学美术的教材也一般偏向生活,让学生很容易理解。
1.2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受到重视,国家和家长都更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学生,而美术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印证了此点。所以,小学美术的另一个特点就很显而易见,那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1.3重视审美教育
如果说,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那么,小学美术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在小学美术的授课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辨别画作的种类以及美丑从而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
2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遵守的教学原则
2.1互动式原则
无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这其中最有效的就是互动式原则,小学美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科目,但是对于相关术语和知识,学生一般比较难接受,这时如果教师一直保持互动,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去尝试走进美术世界,就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2鼓励性原则
除了课堂的基本互动模式,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鼓励模式。尽管学生对绘画有兴趣,但是由于其存在于生活中的方式是抽象的,这就导致学生对这门学术要有一段接触和适应的时间,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施加鼓励,进而推动教学的高效进行。
2.3启发性原则
美术是一门艺术,需要学生利用动手方式结合思维运转去学习的学科,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对学生的绘画采用启发性原则,在适当的引导下推动美术教学的进展。
3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研究
3.1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欣赏美
为了迎合时代特点,加强小学美术的高效教学,教师应该学会运用科学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创设情景是对于小学美术而言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首先就是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欣赏美。例如,在学习《春天的色彩》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入生活情景,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春游,在游玩过程中完成画作,把生活情景展现在眼前,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3.2创设童话情景,带领学生体验美
对于小学生而言,喜欢游戏和故事的特点同样可以利用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童话情景,带领学生体验美。例如在学习《漂亮的瓶子》时,教师就可以把漂亮的瓶子赋予一个人物特征,想象一个“小公主”形象,把瓶子当作法宝,进而让学生体验物体的美,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3.3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美
除了生活情景和童话情景,相信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情景了,教师可以以游戏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美。例如,在学习《好看的水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喜欢的水果,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去赢取对方的水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水果,从而在绘画时更能把握水果特征,提高课堂的效率。
3.4创设音乐情景,引导学生创造美
对于小学生而言,美的感受总是最吸引人的,在情景的创设中,还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创造美。例如在学习《彩云追月》时,可能单纯让学生相信云朵与月亮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教师播放此音乐音频,或者与之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情景,进而形成想象进行创造,就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5给予学生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美术热情
除了教学方法的改善外,美术教师还应该对课堂整体进行控制,例如课堂气氛等,但是出于对学生的精神培养,教师应该学会给予学生鼓励评价,激发学生美术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认可教师,接受美术教学。例如在其中考试中,学生的认真程度和接受能力与天赋等都会决定成绩的参差不齐,但是教师要做到不能以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要多予鼓励,从而避免学生的堕落,激发学生美术热情。
3.6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做学生的榜样
我国是一个拥有千年教育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很早就有言论:好的教师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只有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才能为学生打造更好的视野与平台,做学生的好榜样。对于此方面问题,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培训,让教师接受最新美术文化与思想的教育,领略先进美术技巧和水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具有实力去引导学生,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建设,让教师在教课过程中,牢记责任,提高效率。
4结语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飞速发展,在教育兴国的口号下,我国各个阶段的各科教育都得到了更好的推动力量,无论从师资力量的配备还是硬件设施的安装,教学水平都明显提高。上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学美术的现状以及为了高效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探究了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欣赏美、创设童话情景,带领学生体验美、和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做学生的榜样等六个教学策略,相信在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改进下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姚微微 单位: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第十篇: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1美术教育的价值
1.1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美术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时还是很重要的文化行为,学生在学习美术之后,能够正确地运用视觉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分享人类社会文化资源的表现。我国美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学生们学习美术能够传承美术这一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发扬、创新美术文化,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1.2陶冶情操
在美术的教学中,情感的载体就是的质、色、形,在这些载体的作用下,学生能够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承担自己的责任,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具有突出的个性、新奇的创造力、精湛的美术技能,在美术教学中,老师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美术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2.1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的教育为应试教育,因此,许多家长认为语文和数学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在这些家长的认知里,学习美术会减少孩子学习数学和语文的时间,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即使有的学生喜欢学习美术,家长也不同意孩子在美术学习上花时间。美术课得不到领导们的重视,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自然学生们也就不重视了,反正考试不加分,致使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轻视的心理,这样也让从事美术教学的老师觉得自己的地位不重要,降低了美术老师的积极性。
2.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大多数的美术教师不是专业的,他们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美术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些差错,比如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果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美术成绩就得不到提高。有很多美术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通常愿意把自己看成是美术工作者有的还把自己看成“艺术家”,只知道搞一些美术创作,不知道如何当教师,在这种美术老师的教学中看不到美术理论以及教材教法的影子。
2.3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
小学学校也不是很重视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学生缺少专门的美术活动室,学生们的美术材料只有一支铅笔与一本图画书。由于这些美术材料的限制,一些美术技法和教学内容根本无法进行,从而影响美术教育的质量。
3改善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建议
3.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美术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考试中,衡量学生与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在中小学中,虽然也会考美术,但是与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的成绩比起来,美术成绩根本不值一提。尤其是在高中的时候,学习美术的学生一般都是文化课不好的。我国的教育已经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这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导致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更加不受重视,同时对美术专业的高水平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必须提高人才的专业化程度。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把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小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他们具有敏感的思维,追求新颖、独特的事物,他们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些特点对于学习美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要加大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3.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小学美术教师的数量比较少,没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教育方式一点也不灵活,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不能很好地激发,老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美术作品。因此,学生的美术作品根本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所以,美术老师要深入理解教师新课标的含义,不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作用。
3.3创造教育条件
美术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术作品的过程,还要用场地来展示这些美术作品。从本质上来说,进行美术课程是比较便利的,只要有教室、课桌以及一些必要的美术材料,这样就能开展很多种美术教育。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在学校的黑板报或墙报上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还能美化校园环境。美术老师也可以运用当地的绘画、建筑等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乡土文化的感情,还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3.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美术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它可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所以,要把美术知识用在生活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美术的实用价值。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比如运用一些绘画、手工制作的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作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融入大自然,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4结论
小学教育是基础的教育,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但是美术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机构都要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制定能够促进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作者:苑立雅 单位:济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