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业美术教育实践性教学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美术教育实践性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职业美术教育实践性教学研究

摘要:对于高校来说,把实践融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职业美术教育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引入实践性教学,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职业技术学校来说,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职业美术教育、职业美术实践性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三个方面分析了职业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职业美术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

对策职业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任务艰巨,传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对这些技能加以灵活运用,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创新、总结完善。把实践教学融入职业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和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职业美术教育

1.职业美术教育的概念职业美术教育,简言之就是以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一些技能和基本知识,传播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2.职业美术教育的意义美术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追求理想的手段,它以独特的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与人、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构建的关系。将现代的美育思想与民族意识相结合,同时汲取国际上各种美术教育形式的优点并加以发展创新,可以使美术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

1.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指在实际环境中开展教育课程,把教学内容情景化、社会化,学生通过动手,可以更好地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是教育的一大创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性教学的主要途径

第一,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在目前这个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具备较强思维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于高职美术教育来说,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实践化,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注重把实践与教学环节相结合,使教学问题接近实际问题,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让学生找到一种最切合实际的、最优化的方法。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在职业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常常给学生布置美术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完成美术项目。这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第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把实践性教学融入职业美术教育,这就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所以,美术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要被固有的教学观念所束缚;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全面培训,让教师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持证上岗。

3.改革实践

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美术人才,实践性教学是关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还要明确实践性教学的主体流程;要规划好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采取适合学生的练习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机制,争取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学校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加强合作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只有合作、实践两大课堂相结合,才能发现问题,优势互补。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对高职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技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改革创新不断地融入实践性教学。

结语

今后的职业美术教育应将实践性教学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教学体制,以确保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之与社会需求同步。美术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多元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工作本位学习初探.教育科学,2005(4).

[2]任雅聪.高职实践性教学改革探析.语文学刊,2010(19).

作者: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