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术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功能实践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新时代美育的核心价值突显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术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功能。在美育的视角下,作者以医学院校为例,阐述了医学与美术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分析指出美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以美育德、以美启真、以美至善的育人功能,在塑造学生高尚的医德修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医学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作者对美术教育在医学院校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索,指出通过构建科学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搭建艺术设计技能学习平台、举办医学院校特色美术活动,更加完善了美术教育的育人导向,开展美术教育是当下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美术教育医学美育立德树人育人功能实践途径
美术教育是新时代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课程。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段重要论述,充分强调了当下美育及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深刻回答了做好美育工作的基本遵循,为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1]。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国家新一代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的重要使命。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培养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能更好服务于人民健康的科研创新,是当前医学院校办学的目标和方向。医学院校实施美术教育要紧密围绕医学专业特点,遵循医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需求,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审美观、提高医学审美能力,塑造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品格。将审美思维引入医学领域,启发医学生形象思维与创新意识,能够在医务实践中运用美的规律、按照美的原则、依靠美的修养,为祛除人类疾病和维护人民健康服务。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医学生深刻领悟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对医学院校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术与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医学美术
在很多人看来,医学和美术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学科,殊不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美术(MedicalFineArts)即是两者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医学美术是以医学科学为创作源泉,以美术技法为表现手段,将医学的概念和内涵用生动直观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其形式有医学插图、挂图、雕塑(如医学模型)、摄影等,但最常见的是绘画。意大利医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在其编著的《世界医学史》中这样说:“无论科学性如何强的医生,如果没有艺术之光的启示,也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医生。”医学美术在医疗实践、医学教育、医学著作中起到了文字不可代替的作用,图文并茂更能准确达意,有“一画抵千言”之效果。毫无疑问,这门“用形象思维”的科学艺术可以给人启示和联想,将复杂的医学理论变得简明透彻,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唤起人们对医学本质的深刻理解。
(二)医学美学
医学离不开审美,因此更需要审美教育。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学者提出的医学美学(MedicalAesthetics)是一门医学人文学科,其形成的科学基础是医学和美学的联姻。医学美学通过综合使用科学思维、哲学思维和审美思维,有效地指导、维护、修复和再塑人的健康之美,构建人体美与健康的和谐关系[2]。医学美育正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开展美育工作,应当在医学美学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进行,因为它更加强调以培养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情感教育为目的,具有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审美观、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的育人属性,这也是有别于其他专业美育的不同之处。美术教育与医学美学有着显而易见的关联,医学美学为美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价值导向,美术教育为医学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参照系,其发展具有广阔探索和研究的空间。
(三)人体解剖学
美术已被应用于医学诸多领域或学科中,如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与美术之间有着重要且密切的联系,它既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美术专业从事人体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被称为“艺用人体解剖学”。早在古希腊,美术家就通过对人体结构的准确观察,用雕刻艺术高度展现出人体“健与美”的和谐统一,并将完美的人体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人体解剖学、透视法等自然科学应用到美术之中,发展出了一套近代科学的绘画体系,这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以美育德,培育医学生高尚的医德修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与德的关系非常密切,自古就有“美德”的说法。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不仅在于救死扶伤的医术,更在于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操守,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医德意志和医德信念的前提。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是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蔡元培先生曾讲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可见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育。美育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以及情感的力量来感染人,比如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当人们被作品本身或其背后的创作思想、主题表达、人文内涵等方面深深触动时,往往可以找到一种遗失的情感,这种美感形象可以温润心灵、深刻印象、激发情感,这正是美育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医德教育中导入美育,可以提高医学生内心对灵魂美的追求,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的认同和陶冶,让教育行为产生内在的动力。缺乏美育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审美需求的匮乏意味着完整人格的残缺、全面发展的空谈;而缺乏德育的美育也是狭隘的美育,如果把美育只落在几节美术课程上,或懂点绘画技能得以满足,也就偏离了美育的本质。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树立德育引领美育、美育重在立德的教育理念,引导医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对提升医德修养大有裨益。
(二)以美启真,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在2020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在此前科技界熟悉的“三个面向”基础上,新增加了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经历了抗击肺炎疫情后,对加快医学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培养医学创新人才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人全部知识、智能、情感结构的最高层次。蔡元培先生曾主张“知识以外,兼养情感,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仅能够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还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增添生动活泼的精神[3]。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不拘泥于严格的逻辑,不追求标准答案,而重在激发和启发,发展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术创作的过程可以给人以最大想象空间,按照自己脑中的形象构思和理解感悟用画笔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在激发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艺术之美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还可以让人洞察历史、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获得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感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
(三)以美至善,注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苏拯的这首《医人》可以说是对我国古代医德医风及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医者仁心,人文向善。我国医学家吴阶平也曾多次提出:“做一个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性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所谓“艺术性服务”的实质是具备崇高的医学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以患者为本,一切从人性出发,在医疗过程中对人关心、关怀和尊重,具备仁善之心才会有医者的大爱无疆。在中华文化审美观中更强调尽善尽美、美善统一,这是对真、善、美融合的追求,需要美育的力量来支持[4]。美术本身具有天然的人文精神内涵,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在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经过精心构思、凝练、升华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对人的尊严、价值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始于唐兴盛于宋元的“文人画”就是文化修养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画家把“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将“诗情”和“画意”完美结合,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和崇高的品德;中国山水画蕴含着人与自然融合的崇高理想,是画家寄情于山水的体现,画家的文学素养及其作品所蕴含的“依仁游艺”的人文追求,对当今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5]。再如西方美术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对人性自由解放的追求,艺术家借宗教的“外衣”,表达出对人类本身的自信,更加关注人的幸福以及人所生存的现实世界,经典之作具有持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于它体现了“人文之美”的划时代精神。
三、美术教育在医学院校的实践途径
医学院校的美术教育能否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首先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医学院校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学校。美术教育既要遵循一般艺术教育的形式进行,又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紧扣医学主题来开展教育教学。把课堂教学(理性基础)与美术实践(感性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内涵,紧密结合医学元素,让医学美育与“医学梦”交融共振。
(一)构建科学的医学美术课程教学体系
1.以造型为基础的美术实践类课程
美术实践课强调以动手体验、写生习作、艺术创作为主,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实造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对于大多数没有绘画经历的医学生来说,要重在素描基础的学习,建立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和构图原则,掌握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空间、光影、明暗调子等基本美术概念。在“黑白灰”造型的基础上,涉猎绘画色彩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造型表现方法和审美情趣。结合医学特点,课程循序渐进导入人体解剖学,鼓励医学生养成“速写”习惯,训练用线条快速、准确、生动地勾勒人体形态结构,精确把握人体组织、器官位置及毗邻关系。
2.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术鉴赏类课程
美术鉴赏课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侧重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解读和理论分析,通过了解艺术的历史,欣赏艺术的底蕴,扩展医学生的审美视野。课程一般按照中西方美术发展经历,系统或专题讲授美术作品、艺术流派及作家生平等知识,这些知识中蕴含着对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记载,通过浏览与比较,发现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美学坐标和差异,从中挖掘艺术与美的规律。结合医学特点,梳理中西方各个时期体现医生、医学、疾病或健康等元素的美术作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思想、医生职业精神和社会医学环境。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向,引领学生从中汲取美的营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二)搭建艺术设计技能学习平台
随着新媒体数字艺术的发展,艺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科研和工作中实用性更强、需求更高、涉及和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技能更是对医学生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体现。以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好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围绕医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需求,举办平面设计类(图像处理、图形制作、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影像类(摄影、视频剪辑、音频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类(PPT课件)等相关培训和讲座,激发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扩展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有助于医学生在日常学习、个人展示、课题汇报、求职面试等方面,呈现出更具艺术美感的视觉效果,在发表科研论文、数据处理、资料保存等方面,更好地表达出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
(三)举办医学院校特色的美术活动
1.人体解剖绘图
近年来,全国及地方医学院校纷纷开展人体解剖绘图比赛,这对弘扬解剖文化、促进学科发展、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更加强化了美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美育价值。人体解剖绘图将医学与美学衔接,体现作品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引导医学生从人体审美与健康的角度出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美在人体结构、美在科学之真、美在生命之重,领悟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美术教育应积极为医学生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定期组织举办人体解剖绘画比赛或展览,邀请人体解剖学教师从专业角度共同指导学生,倡导医学生用画笔对人体解剖勾勒出新的诠释和解读,并向全国大赛输送优秀作品。
2.健康科普活动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健康科普成为促进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科普作品在医学专业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呈现形式的艺术性、通俗性和趣味性,要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为例,近年来,由教育部、国家及地方卫健委、疾控中心、各类医学学会(协会)等卫生健康机构举办的大学生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备受关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鼓励并指导学生踊跃参与其中。作品形式多以视觉艺术为主,如漫画、摄影、微视频(动画)、海报设计等。美术教育应在其中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提升科普主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视觉效果,促进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科普能力,积极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
3.主题教育与纪念性美术活动
美育是德育的深化,也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医学院校围绕医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思想、心理、生命观、学风建设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美术作为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形式,可以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情感认同、内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以医学纪念日和国家大事件为契机,通过开展主题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医学、爱校荣校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奋斗激情。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在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学生不能返校学习,如何引导医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尤为重要。通过开展线上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响应党中央“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号召,鼓励医学生用画笔记录抗疫前线的瞬间,向参与抗疫的“最美逆行者”致敬,同时更加坚定医学生未来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决心。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活动,更能够从精神思想层面起到引领、激发、表达的育人作用。
结语
放眼“健康中国2030”,目前在校的医学生正是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未来人民生命健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医学使命。医学院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握做好新时代医学美育工作的着力点,提高站位、强化担当,重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积极发展和发挥美术教育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堪当人民健康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薛永年.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建立新时代协同美育机制[N].光明日报,2019-3-8.
[2]韩英红.医学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周业波.从蔡元培美育思想透视医学院校美育培养路径[J].西北医学教育,2016(1).
[4]冯双白.立德树人美育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19-2-22.
[5]李爱民.普通高校美术欣赏通识课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2).
作者:富奇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