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3篇)

第一篇:初中品德教育探究

一、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1.背景

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提出,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对其成员施加力量,最终让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特点

学科特点: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功能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环境特点: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

3.构成

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情境创设、教学的主要内容、新课的导入效果、教学的组织活动。

(二)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内容

1.环境教育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什么样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在家庭和学校里,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性格的人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考验一个人的自制力。能够很好地按自己想走的路走,不受别人影响的人,他的心一定是十分坚定的,对事物的态度也是很果断的。

2.劳动教育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生活中,只有更多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一些事,才能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家里,也可以教导他:自己动手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3.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圣地,里面有很多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只要你和他们和睦相处、友好交流,你就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有利于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东西。校园文化是一个传播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它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的知识群体联系在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和运用。

(三)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不管做什么都有一条路线或途径,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也是一样,想要实现它,也是有途径的。它的实现可以通过体验教育来实现、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束缚,更有一些学生因成绩下降而缺少自信,导致学习的效果变差,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给他们提供的条件造成的。因此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一些用文字无法理解的知识点。

二、初中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探究

(一)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方向和对象

在一个家庭里,人们一般最关注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一个家庭里有孩子,那么孩子将来在哪里上学,上什么样的学校,这都是作为父母最关心和最在乎的问题,也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路途的一个铺垫。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必须要真正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思想道德的升华和其中的情感。良好习惯的养成靠的是学生自己对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把握,而不是单靠片面的讲解和概念知识来理解的,需要反复多次的学习来加深记忆,这样才可能达到效果。

(二)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一些措施

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划分,将所讲授的主次内容分为重难点,再进行教授和传播。教师应针对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和实际认知水平的不同,将所授内容进行整合分配,合理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还可以通过由简到深、深入浅出的方式,列举实例,让学生通过快速理解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品德教育生活化探究的疑难问题

由于长期机械的操作,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差,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答的疑难问题,他们本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效率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更不会自己主动去解决那些不懂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这类课堂进行思考,并针对遇到的情况和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组织好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克服难题。

三、总结

(一)高尚思想品德的养成

思想品德对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有一定的要求,在思想方面要求我们要处于一个健康向上的状态;在道德方面要求我们要遵守社会制约和法制规范;在行为上要求我们要守护法律法规。

(二)自身形象的塑造和态度

要有自己的一套严格要求,不论学习和生活都要尽可能让自己树立一个比较端正和积极向上的形象。

(三)丰富历史知识的积累

高尚的思想品德都是前人留下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有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有些诗歌和散文中提到的极具代表性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丰富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了解和认知,我们要学会从中找到更多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

作者:张志孝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生品德教育浅谈

一、说服教育与情感熏陶相结合

此方法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能从心里欣然接受教师有理有据并规范其行为的说教,又有触动学生心灵的语言。触动学生心灵的场景设置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关研究表明“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由此看来,教师的品德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光靠简单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把说服教育和情感熏陶结合起来。初中生学习和活动主要是在校园和班级里进行,他们的道德品质养成和认识大多是在校园和班级里逐渐形成的。所以校风和班风对初中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学校要在校风、校训以及班风树立上下一番工夫,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树校园榜样

树校园榜样,能使初中生学习榜样的做法,以榜样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初中生道德水平还处于懵懂时期,他们需要榜样的引领,需要模范的带动,在校园里开展学雷锋活动,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可以树立校园正气,带动校园风气,形成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从而对每个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和潜在的教育,促进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这对于学校管理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作为班主任,既要教好自己所教的课程,还要成为学生品德修养的指路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为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同时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更要利用学校开展活动涌现出的学生榜样,开展品德教育,这些榜样就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影响会更大,学生更容易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养成好的品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

校园品德教育主题活动是对初中生德育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中开展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也作了很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说:“习惯不嫌弃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习惯。除掉这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初中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学校教育的重点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学生储存的人生财富,学校要在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上制订品德教育方案。学校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祖国在我心中”校园书法、绘画比赛;节约粮食、节水、节电的“三节约”教育;“学雷锋”活动;五四青年节征文比赛等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会受到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熏陶,对养成良好的品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每次活动要有计划和方案,要精心组织,活动过程中要把品德教育主题突出来,活动结束后要做活动表彰,扩大活动的持续影响,还要做好总结,为以后品德教育系列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

四、结语

总之,学校要制订品德教育计划、方案,建设好德育实践基地基地,让学生也走出校园,参加劳动,去敬老院献爱心,通过这些活动配合教学,这样才能强化品德教育的效果。学校要设置家长和学校、教师联系的平台,使学生教育真正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明确家庭教育,做到教育双管齐下,把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总之,学校、家庭、社会要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初中生的品德教育工作。

作者:郑春海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黑鱼泡镇中学

第三篇:初中品德教育有效性举措

一、培养学生勤奋节约的美德和感恩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很多中学生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很多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这就导致现代大部分初中生都没有勤俭节约的概念,铺张浪费随处可见。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上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时,要侧重教育他们树立这种思想意识,开始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名人勤俭节约的事件来激励学生学习。例如,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讲解历史伟人,虽然他中领导人,但他一直没有丢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美德,始终保持节俭生活。他曾穿过打了十多块补丁且洗得泛白的旧军装,用过打很多补丁的被褥。另外,可以形象直观地讲解司马光《训俭示康》中记载的很多年轻人单纯依靠父业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不自立自强,最终穷困潦倒的事例。我们可以通过正反两面的事例,让学生学习伟人精神。我们还可以用历史中孝顺长辈、不忘恩情的典故来激励学生心怀感恩。

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项目

新课程改革主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为此,学校开展了很多样式的课程培训,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老师改变了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而是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学习。教师会开展诸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依靠老师讲述,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己或是和其他同学探究获得。这些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虽然这些活动好处如此之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失误。可能是对新课改理解有偏差,导致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活动的中心,过分追求活动形式,不注重活动内容。有些评选出的优质课堂,教学活动样式繁多,学生积极性也特别高,但是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

作者:黄恒林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所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