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学龄前儿童时期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学龄前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每个家长、教师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任何教育都应以道德为目的。尤其对于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其道德认识还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正是道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道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一时期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其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道德水平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决定学龄前儿童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儿童个体知、情、意、行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交往和活动的影响,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形成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在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不断地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要在学龄前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生矛盾冲突时,及时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帮助和指导学龄前儿童正确处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来指导道德行为,帮助儿童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教育理念

第一,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发展。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大多数家长“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教育大多时候只体现了它的功利性。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只关心儿童“算对了几道数学题”、“背会了几首古诗”、“学会了几个单词”等,却很少过问孩子“今天过得快不快乐”。这样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长此以往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学校教育内容过早进入小学化。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早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教育内容也过早进入小学化,实行“超前教育”,有些幼儿园甚至还给儿童布置“家庭作业”,从而使素质教育大打折扣。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抽象难以践行

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幼儿园德育内容大多只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局限于理论而缺少具体实践。老师总是告诉孩子要爱祖国、爱家乡、爱国徽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等等,却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爱祖国、爱家乡。孩子也因未能理解而无法将德育内容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导致这样的德育内容并不能真正地发挥教育作用。第二,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他们的知识容量和心理需要也不同。但幼儿园德育在内容方面普遍追求共性教育,而轻视对个体的指导。从而导致教育者在对儿童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忽略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致使德育教育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

第一,德育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不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同样达不到德育的最佳效果。第二,思想品德评价多是教师的印象打分。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却很不容易。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品德评价多以教师为主。但如果老师平时没有认真地关心、观察每一个儿童的话,教师的评价方式就会依赖于自己的主观观念,片面地根据某个孩子的卫生、纪律甚至成绩,来对孩子进行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极易导致将好孩子划分到“坏孩子”的队伍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打击。

三、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

第一,家长要充分重视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对于学龄前儿童这个阶段,相对于智育来说,家长更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品德培养。这就要求家长应有一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切忌用暴力和语言逼迫孩子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等一些优秀品质。第二,实现“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应时常沟通交流,一方面,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品德表现,并结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所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均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实现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对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

第一,德育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德育也是如此,只有结合实际生活的德育内容才能真正的达到德育的效果。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等等这些德育内容,虽然都是正确的,但毕竟太过抽象化,孩子无法理解,也无法践行。而德育的最终目的,终究还是要回到实际生活的,所以德育内容应是源于孩子从生活中感悟、认识到的真实的道德情感,而并非强制地向孩子传授抽象的道德内容。切忌为了德育,而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奴隶。第二,有针对性的制定德育内容。只有符合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儿童要以引导其明辨道德是非为主;对于稍大年龄的儿童应逐渐引导和培养其道德情感。对于性格内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对于性格外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三)改进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评价方式

第一,德育过程中要重“行”。美国的民本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就主张教育应在“做中学”。例如,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做一些集体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有时是很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远比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再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可以开展“我是小小清洁工”活动,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通过“做中学”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和感受,不仅能使孩子将平时所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而且通过实践所达到的德育效果能够使儿童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是课堂德育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第二,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评价理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评价既然无法避免评价教师“专人化”,但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前文提到的“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机制依然可以起到作用,教师通过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不同状态下的表现,用较为全面的观点对孩子的品德进行评价。此外,也可为学龄前儿童设计“成长档案袋”,记录儿童日常生活的表现、儿童的自评、小组的互评等等,为其品德评价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显得效果。这就需要无论是家庭还是幼教工作者都必须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要将德育工作开展的可行、有效,方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美玲.论儿童品德发展与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教育与教育学研究,2014.11.

[5]曹嘉琪.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之我见[J].教育科研,2013.10.

作者:卢珊 杜桂娥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