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素描教育的思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作者:胡万明单位: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素描可以培养我们的描绘手法和艺术素养,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造型意识,对艺术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当然,我们通过素描的训练,是要解决绘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体积、结构、空间等,如此说来,我们把素描叫做美术道路上的入门课程也许更为准确。笔者以为,贾科梅蒂有一种说法对于素描要解决的问题的阐述比较全面,他认为素描就是描绘“体积在空间中的位置与朝向”,这句话完整地表述了素描的基本任务以及他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它的内涵与外延,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笔者在此不便妄加评论,还是需要我们画者用心去体会的。
影响我国素描教育的两位大师
我国的素描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历程,而将素描引入美术教学,一开始就受西方的影响。随着我国首批留学海外的学子们的归来,也伴随着国内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美术教学上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其间,对我国美术教学实践影响深远的两位大师,就非徐悲鸿先生和林风眠先生莫属了。而他们两个,虽然都是留法归国,但在教学主张上却是迥然不同。
1.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素描观徐悲鸿留学期间认真研究了西方传统的学院派绘画,所以归国以后他提倡的是写实主义。他归国之时,也正是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之时。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之下,他的一系列举措为中国美术在写实方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主张学习西方绘画的写实精神,并且以这种写实的精神来改造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绘画。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可采入者融之”。[1]徐悲鸿在素描教学中注重的是“技术”的训练,强调绘画的科学性和造型的规律性。他强调:“治艺者不明技术,虽目摹手追,尤难以为功。技术者,经也,治艺之常道也。”[2]建国以后,徐悲鸿的美术教学思想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行,也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奠定下格局。而此时,国际上对于传统的学院派绘画已不再热衷,取而代之的现代派艺术的风行。但是,徐悲鸿对于西方现代艺术却存有一种偏执的观念,对于当时盛行于西方美术界的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等等的现代流派的排斥非常激烈。在这种偏执观念的前提下,他对写实的要求就显得太过狭隘,也因此贻误了中国美术向现展的进程。
2.林风眠的素描观虽然和徐悲鸿同时期赴法留学,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征,他在艺术的教学中则主张东西方艺术调和互补。留法期间,林风眠对于西方现代画派中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都作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之后,林风眠则站在美学与哲学的高度上,把东西方艺术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以东方的艺术情韵融入到西方的绘画形式之中,又将西方的艺术趣味纳入东方的艺术情境中去,真正做到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在教育的方法上,林风眠与徐悲鸿也形成鲜明的对比。林风眠在让学生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对于线条、色彩、节奏、韵律、艺术趣味等超越物象之外的形式语言则非常注意和讲究。同时,在对形式美法则的要求下,并未减少对学生严格的写实技法的训练。但林风眠的写实训练已不只是停留在对物体简单地描摹以形象上的形似,他更加强调在基础训的练中也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其用意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深远悠长。林风眠的素描观更注重“艺术”的培养,将东西方的文化兼容并蓄,互相融合,这正符合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中华文明之所以几千年延续不断,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海纳百川的情怀,任何一种文化进入中华大地,势必会被其容纳、改造、然后同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徐悲鸿的理论之失
写下这个小标题,并非是对已故大师的亵渎,徐悲鸿先生对于我国美术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贡献突出就把他的所有言论都视为真理,即使圣人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
1.素描基础论徐悲鸿曾说过:“吾学于欧既久,知艺之基也惟描”,“研究绘画者之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吾人基本之学问,亦为绘画表现唯一之法门”。[3]还说:“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但常常了事,仍无功效,必须有十分严格之训练,集稿千百纸方能达到心手相应之用。”[4]他明确提出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强调了素描作为入门学科的服务功能,但这种说法太言过其实了,最起码中国的传统绘画就应该游离于这个基础之外,因为中国传统绘画已经是一种精神的表达,不能再从简单的形式上加以约束了。“‘素描是一切绘画之基础’的观点具有明显的排它性,画界重技轻艺、重术轻文的现象逐渐占据上风。”[5]把素描理解为“一切绘画的基础”,无疑是否认了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的属性,只将其当做为其他绘画的服务手段。笔者以为,作为一种绘画形式,素描本身就是终点,它是“纯正的艺术”,不能将其简单的视其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而在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了素描的服务功能,强调其作为绘画教学的基础,对学生艺术思维的束缚是不言而喻的。
2.“尽精微、致广大”“尽精微、致广大”语出《中庸》,原话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徐悲鸿先生对这句话比较喜欢,也曾多次赠给其弟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素描教学中,徐悲鸿先生强调“尽精微,致广大”,其实是强调了局部与整体的高度统一,既有整体的磅礴大气,又有局部的精妙入微。这也许正是写实绘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而在后来的素描教学中逐渐将“尽精微”和“致广大”割裂开了,演变为先要“尽精微”,然后才能“致广大”。不知从谁开始,这种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在刚刚接触素描的学生中间还流传甚广,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这种说法很显然违背了艺术的精神,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本末倒置了。试想,我们在画一幅作品的时候,如果整体关系没搞好,精彩的局部只会适得其反。看来后世的理解有些断章取义了,说来这并非悲鸿先生之失,实乃后人对悲鸿先生的意旨领悟不透之过。
3.“宁方勿圆”徐悲鸿在素描教学中还提出“宁方勿圆”的说法,所谓“宁方勿圆”,指的是绘画中要以直线取代曲线,也或以分段的直线来概括多变的曲线,以方正的体面来塑造复杂的形体。就绘画初学者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对于复杂的形体,用直线或方的体面来描绘真的能起到概括的作用,并能事半功倍,是一种快速入门的好方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宁方勿圆”的观点对于我们的束缚却越来越是明显。因为用直线和方正的体面来概括物体,虽然会带来便捷,但也会让我们产生惰性,长期这样训练下去,我们会发现这样枯燥的训练会磨灭我们对于物体灵性的捕捉,刻画的物体呆板而冷漠。因为我们失去寻找曲线的耐力,也失去了画好曲线的信心,更失去了表现曲线的那份热情。而绘画中我们需要捕捉的有时就是那么一点美妙的线条,因为那些灵动的线条恰恰就是我们一幅作品的生命所在。四、素描教学的追求素描教学的追求也是艺术的追求,因为素描本事就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我们总是想使我们的作品看上去有一种放松的、灵动的、舒适的感觉,为什么在开始训练的时候要那么紧张呢?画者一般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们随便的涂鸦,十几分钟的速写,比我们花上几小时精雕细琢所描绘的东西更加精彩、耐看。这是为什么?我们归结于灵感。其实,灵感一说只是托辞,因为我们无法解释。究其原因是当我们在涂鸦的时候心态上是放松的,所以在画的时候整个肌体也是放松的,反映到画面上也就是放松的,所以,画面让人感到灵动、有活力、魅力非凡。但是当我们进行正规训练的时候,我们有太多的顾虑,患得患失,也就使我们有太多的桎梏,所以我们心态上放松不下来。心理上相对没有相对地放松,反映到画面上就让人感到紧张。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素描的教学与训练中,我们不应该被那些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切随心,正所谓“道法自然”。在素描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一个放松的心态和轻松的环境,让整个肌体融入到被描绘的意境与情感中去。艺术是需要我们的身心完全地投入的,当然,素描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