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专业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短期职业大学发展而来,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文明发展与文明创造是同步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设计素描是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要学好这门课程,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助力。该文以创造性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高职设计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增添助力。
关键词:设计素描;创造性思维;教育形式;思维观念
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模式、途径、手段和方式上具有自身特色。简单来说,高职教育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主要教学方式,高职设计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衡量一名设计师优秀与否,创造性思维是关键的标准之一。在以往的设计素描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但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将创新的教育理念融入设计素描教学,能够使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造性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正确的色彩线条认知,还要对物象的空间形态和体积质感有充分的想象力,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各种信息的综合能力以及独特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记忆、思考、感知、理解、想象等能力的基础上,体现强烈求知欲望的探索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包含形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等形式。设计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促进其将艺术造型构想通过造型技法表现出来。创造性思维强调创新性,要求学生在选择设计思路、思考设计技巧、进行思维总结时要与他人不同,能有新的见解和突破[1]。
二、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不够扎实。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为广泛,水平层次不齐,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意识较薄弱。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和专业技能方面与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设计素描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专业课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认识较模糊,习惯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教学水平有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素描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以致部分学生创作意识不强,难以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丰富的生活阅历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提供足够的支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历是在实际生活中积淀的,难以只通过书本获取。部分高职生没离开过校园,缺乏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往往难以设计出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三、如何在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设计素描课程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常规思维、发散性思维、正向思维、反向思维等。每一项思维形式都有独特的作用,只有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培养常规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指思维围绕特定的中心点,全方向、多层次地向外扩展,以便获得更广、更具创意的思维空间的思维方式,其自由性强,发挥空间大。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从基础的创作材料出发,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层次、细化地分析,提出多种创意方案并分析其可行性。发散性思维不要求循序渐进,学生可以随意发挥,不断探索新的创意方案。发散性思维覆盖面广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其摆在首要位置[2]。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找寻不同的方案。如,主题是“香蕉”,通过发散性思维,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有的学生认为香蕉的横切面是个圆,有的学生认为香蕉弯弯的外形像月亮和小船,有的学生会想到泰国等盛产香蕉的国家,有的学生会联想到用香蕉做的菜。不同的拓展内容源于学生认知的差异,展现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性格特点。常规思维指集中性思维,其与发散性思维相反,指人们将感知到的各种信息、线索集中起来,从中寻求最佳的方案创意的思维方式。不仔细研究,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些信息和线索缺少共性,与目标问题关系不大[3]。但随着思维的不断集中,这些信息和线索就会不断显现出彼此间的联系,并相互补充形成最优方案。教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将常规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学生先利用发散性思维获取各种各样的方案创意,再通过常规思维将这些创意集中起来并筛选出最佳方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培养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反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是相对的,指突破既定的思维模式,从事物的对立面和反方向认知信息、图像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以正向思维为基础,由反向思维得到的创意通常会更具有闪光点和突破性。在以往的设计素描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按照既定模式,以“透视—比例—时空—自然—情理”的顺序要求学生思考、分析绘画对象。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的思维模式容易固化,常因创意灵感缺失而难以呈现优秀的作品。要突破这种局面,教师就要尝试引导学生用反向思维法,如反比例、反常规、反传统等,让学生从保守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摆脱习惯的束缚,感知不一样的世界,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反向思维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即打破常规、打破比例规律、打破时空规律、颠覆自然规律、打破秩序规律。如,把大象的鼻子画小,让玫瑰花盛开在冬天,让椅子在桌子上面,等等。
3.培养学生的灵感。灵感是设计者创作的源泉,是设计者在创作时突然闪现的、稍纵即逝的思维,是完成知识和经验积累后出现的思维飞跃现象。灵感的产生既有必然性,又存在偶然性,是设计者心中隐藏的火花,而不是心血来潮,平时难以出现灵感可能只是因为缺少诱因。灵感的产生是设计者知识、经验、洞察力、记忆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灵感产生的必然性。其偶然性指其产生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而不是在认真思考后。教师在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帮助学生完成原始知识积累。灵感的闪现是在牢固知识基础上的信手拈来。丰富的知识是灵感诞生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灵感的闪现。二是帮助学生了解灵感产生的规律。灵感就像迷宫的出口,感觉很近,实则很远。学生在摸索、寻求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接连失败而失去信心。压抑的情绪对产生灵感无益,教师要帮学生消除对难以产生灵感的恐惧心理。三是及时抓住思维火花。灵感往往稍纵即逝,因此,一旦新思维涌现,学生便要立即抓住并将其转变为新思路和新形象。教师可建议学生随身携带本子和笔,一旦灵感闪现,就马上将其记录下来。
4.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指人们通过一件事情想到另一件事情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从一定层面上展现了联想的重要作用。在设计领域里,设计者必须具有将两件看似相隔千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撕破层层遮蔽,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联想既可以是在迥异的事物间寻找关联,也可以是将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张冠李戴”。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可采用以下联想方式,如因果联想、比较联想、类似联想、循环联想等,让学生由冰联想到火,由疾病想到生命,等等。
5.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幻想能力。想象指人们将大脑中储存的材料通过加工改造使其成为新的模样。当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就变成了创意的幼苗,一个人的想象越丰富,其创新能力往往越强。认知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它能够推动知识完成进化。幻想是创造与想象的结合,能够将个人意愿和未来密切联系起来。幻想可分为虚无的和切合实际的两种。切合实际的幻想能帮助设计者充分发挥潜力,设计出超过预期的产品。设计素描离不开想象和幻想的帮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已有认识的束缚和思维的局限,利用想象和幻想灵活、开放的特点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创造性的构想。
四、结语
在高职设计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慢慢进入创造性思维状态,让学生在其中逐渐发掘自我价值,通过提高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兰.设计素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性和指向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121-122.
[2]陈洁,刘少牛.艺术创新与技术能力的和谐发展——浅议平面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一些改革[J].文教资料,2011(22):106-109.
[3]田晓苗,李修清.谈设计素描教学中的“写实”与“联想”训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9-120.
作者:刘军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