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农村当代三生教育的剖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农村当代三生教育的剖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农村当代三生教育的剖析

一、农村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1.首先,认识生命的唯一性及其发展规律,任何个体生命都是唯一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性与生命发展规律的不可抗性,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其次,理解自然生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生命形态受到遗传基因和环境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生物学层面上所有自然生命应和谐一致,帮助学生树立对生命的平等意识,促进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再次,认识生命具备的发展潜能,生命是有价值的,人类生命承载着人格与人性、科学与文化的积淀,生命价值有赖于对潜能的开发,生命价值观教育应激发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价值的追求目标。

2.训练生存技能的实践教育方向。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劳动能力,就中学生而言,主要是指个人生活的自立、自理能力,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学生独立生活能力需要通过生存技能训练得以实现;二是提升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如人际适应力、情绪适应力等,帮助学生应对生活变化,适应社会化进程;三是强化学生应对困境的耐挫能力,农村家庭往往缺乏家庭文化熏陶,造成一部分农村孩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依赖成性等,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并造成心理与行为失常。生存技能实践教育应有目的地传授学生应对困境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学习中促进学生对挫折的接纳与超越。

3.反映生活质量的心理教育方向生命价值观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来提升学生生活体验的愉悦感,树立学生对待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优化学生生活质量。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学生学业与课余生活日益丰富,思维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喜好探险与刺激,但是意志品质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行为缺乏自制力,容易悲观失望,出现偏激情绪与极端行为;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唤醒,他们渴望关怀与理解,但农村特有的留守学生现象促使这一群体缺失有效监护,特别是情感沟通的匮乏,使得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

二、农村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1.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基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认知教育方向,构建课堂教育模式的策略有:第一,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中心,建设充满人性关怀的师生关系,教学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平台,教师可通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倾听学生心扉,传达师生共享的生命体验;第二,创造充盈生命内涵的教学内容,即将生命价值观与各学科教学资源整合,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认识自我”等思考生命的课程,中学语文的《孔乙己》、《石缝间的生命》等蕴含生命情感的鉴赏课程;第三,设置人文意蕴的教学评价,立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评价应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成长,杜绝“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如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在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发掘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

2.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模式基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方向,构建实践教育模式的策略有:第一,在家庭生活践行中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自理能力,家庭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场所,学校可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如让学生了解家庭经济状况、鼓励学生对家庭事件的决策建议等;第二,在校园生活践行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如开展主题班会,通过集体合作,促进学生对其他成员的关注、欣赏,获得生命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体验,并锻炼自身的人际适应力,举办生活技能比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享受幸福生活等;第三,在社会生活践行中强化学生的耐挫能力,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救助、公益劳动等,感受真实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促使中学生从容迎接生活挑战。

3.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教育模式基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教育方向,构建心理教育模式的策略有:第一,青春期教育,中学时期学生的性意识开始萌芽,产生对异性学生倾慕,学校应通过校报、校刊、手抄报、黑板报、墙画和举行女学生青春期教育等宣传,使学生学会自尊自重自爱,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助教师,灵活地进行性道德引导,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友谊;第二,全面掌握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心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第三,设立校园的匿名心理咨询箱,方便不善于口头咨询的学生及时反映心理焦虑,缓解与解决心理困惑。

三、小结

近几年来,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发展观的“三生教育”理念已不再局限于农村学校的德育教学范畴,而是逐渐渗透到农村中学生系统学习任务的基础性内容中。究其原因,是“三生教育”以培养中学生健康科学的生命价值观为宗旨,传达了教育自身对青少年生命、生存、生活的人文关怀与严谨态度。我校自实施省级重点课题“农村学校‘三生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来,将生命价值观培养付诸农村教学实践之中,以此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农村教育新路径。

作者:廖均单位:贵州省习水县东皇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