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高校声乐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声乐教育,一般的理解易将其简单化为以声乐为主要或单单以声乐为其内容的教育,如若这样,必将是为了声乐而声乐的教育,声乐将是其内容、手段与终极目的,无论是声乐的施教者还是受教者必将在声乐编制的一个周而复始的不见其起点与终点的“怪圈”中打转转。这种声乐教育中无论对声乐施教者还是声乐受教者而言都是将自己所谓的艺术生命机械的对等化为声乐教育的长河中,毫无质的提升与飞跃,只有量的延展,更无创造性而言,可以毫不困难地发现这种声乐教育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声乐比赛的最终结果。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种声乐教育就是以声乐为路径的一种艺术教育。声乐固然是施教者与受教者达到艺术教育这一阶段性目标的手段与重要内容,但声乐本身与艺术教育本身绝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任何教育的内容与可预期的产生“实用性的目标”是其目标,必将会偏离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真与终极目标在于以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要义。《礼记•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于“在亲民”,朱熹将“亲”解释为“新”,即“新民”,而“新民”必然具备“明明德”、“至善”之要义。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教育仅仅是“人”的存在于发展的一种手段,“人”的逐步完善与意义的体现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声乐教育是声乐比赛的先导,正是正确的声乐教育指引着我们走出某些非良性的声乐比赛的怪圈,实现我们对“人”的意义上教育的追求与完善。“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表现发生在灵魂隐秘深处的行为和经历的手段。”
声乐教育正在以单向度的“老师→学生”的传播路径走向互动的“老师←→学生”的双向路径,从对音乐的理解转向师生共同理解与探讨对某一音乐作品或知识不断趋向一致的行进模式,老师由一个“主导的”、“垄断的”地位转向一个音乐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先行者”及向“后来者”传递“先行者”对音乐的心得,即先行一步而学习、理解的心得体会。音乐的语言与语言的音乐是声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与重要的特征,两者的和谐交融方可将声乐教育推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层次,教师应更多地用音乐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而学生则应更多地是用语言的音乐去感悟音乐的本真及在此基础上收获快乐与幸福。师生由此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合流”,这种“合流”为以后将课堂延展至比赛的舞台设置了极好的路径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于作为走向舞台的比赛者而言,切磋、交流与探讨而得到的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毕竟比单纯地接受式的学习而显得深刻得多,所以在舞台上更多体现的是自己与作品的交融及在交融基础之上的创造性的发挥与升华,唯有如此,作为一个音乐比赛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与其说是一个音乐的表演者,不如说是一个音乐的创造者,因为其较好地完成了作为一个在此刻所承担的对音乐的“历史担当”。
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都是展露心迹与个人情感驱动的不可或缺的双轮。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取决于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主体施动者对其所处语境下音乐元素与音乐本真的深刻洞彻与现实体验。思绪终止的卡点,便是音乐飞扬的起点,同时也是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发挥作用的地方。声乐教育对声乐比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在声乐比赛中诠释的艺术真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教育者本身条件的局限,对声乐的教育往往囿于对声乐技能的传授、对声乐流行性因素与风格和内容的追逐,往往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严重缺乏对声乐受教者学生自身条件与兴趣的认知,严重缺乏对声乐作品本身所处语境的关注,严重缺乏对音乐作品所传递出的文化的感知与洞彻,严重缺乏对声乐本身所承载的“以人为本”的声乐的历史担当,往往出现为了音乐而音乐,即为了功利的音乐而进行功利的音乐教学。由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确的声乐教育是正确的“载满”声乐比赛内容的这艘艺术帆船驶向正确彼岸的“压舱石”与“指南针”!
音乐比赛中的舞台效果绝不仅仅是局限于音乐性,而是融合了音乐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对音乐受众者甚至对音乐表演者而言同样造成的视觉、听觉、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与震撼。表演者的舞台应是融合了音乐的文学与音乐的要素于一体的舞台,舞台不是目的,而是通向本真音乐的方式与途径,舞台是有期限且会随着音乐比赛的完结而告一段落,而舞台上折射与反应的音乐文化与艺术影响却是永无谢幕和终结之时,且对音乐教育的反思也将是长期的。声乐教育并非单纯地以语言为主的艺术教育,而是将语言、音乐、表演三者有机融合的艺术教育,这就意味着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语境,即教授内容的艺术元素、受教者、教授的方法而因地制宜采取不尽一致的教育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的语言教育的比重较大,有的则侧重于音乐教育或表演内容,不一而足。但是在声乐比赛中,其情形却与声乐比赛有不同之处,更侧重于以歌唱语言和以节奏、旋律、器乐音响等来传递音乐创造者对音乐的诠释、理解给受众者,而表演(此处仅指单纯的表情与形体上的表演)则往往退居次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或被加以忽视。不难看出,语言、音乐、表演等要素都对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实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声乐比赛与声乐教育二者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音乐、表演等这些因素的运用的技巧及程度上不尽相同,需要声乐的施教者、受教者及声乐比赛的表演者针对其作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当然,这必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艰辛历程。
总之,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二者的关系,必将会在声乐教育者、声乐受教育者即声乐比赛参与者、广大的观众数者之间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也是教师、学生、观众共同努力与探讨与共进的地方!
作者:王菊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