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新思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新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新思路

声乐,是集语言、音乐及情感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它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方式,以人的声带为主,与口腔、舌头、鼻腔等相结合,通过控制气息发出动听的声音。学好声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还要有高效率的声乐课程。声乐教育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声乐教育是一种具有较强审美特征的课程,它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主人公地位。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但由于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步伐较慢,对声乐教育的创新重视不够,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没有得到较大突破。要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就要掌握高校学生的性格特点,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加强对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音乐人才打下基础。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现状

(一)高校声乐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除了中国音乐学院等专业性高校外,其他高校声乐师资力量总体比较薄弱。很多优秀的声乐人才,要么集中在一些专业性的音乐学院从事教学,要么从事声乐演唱的工作。很多高校由于声乐教师不足,会让音乐专业其他方向的教师来教授声乐,甚至采用大班形式进行教学。这种声乐教学模式远远达不到培养人才的要求。另外,目前很多高校声乐教师受到传统艺术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自身的音乐素质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尤其是面对西方音乐涌进,一些声乐教师无法适应声乐教学的改革,不利于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

(二)声乐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中,教学体系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高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中存在大量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非常少。一些高校开设大量的基本乐理、音乐历史课程,课时严重超过了教学的需要,而声乐实践环节却很少,这样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声乐人才。其次,选修课程单调,现在高校的课程一般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一些学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仅仅开设少量的选修课,而且这些选修课大部分是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较难选到自己有兴趣的课程,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也有一些高校偏重于声乐技巧课程,完全忽视声乐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声乐知识结构。高校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各门课程呈零散状态,缺乏内部的逻辑联系,课程也缺乏循序渐进的层次。对于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更难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声乐教育。我国高校对音乐学科的教研和学科建设不够重视,缺乏骨干声乐教师,可以作为公选的音乐课程很少,代课现象十分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发展。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脱节

一些高校的声乐教育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严重脱节的现象。音乐教育仅仅停留在娱乐文化活动层面,对声乐课程内容缺乏系统、合理的研究,大部分声乐理论研究是纯粹经验式的总结,甚至是空洞的理论。另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仅仅重视学生的理论课程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的声乐技能训练。

(四)声乐学习氛围不太好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高校一些音乐学院的学习风气不够理想,学生对于学习不重视;也有一些声乐专业的学生,总想着成为歌唱明星,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社会环境对学校的影响也很大,例如一些声乐专业的学生牺牲平时的上课时间到娱乐场所进行兼职,不仅耽误了学习,还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笔者认为,学习风气的建设和营造,应该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

二、高校声乐教育改革新思路

(一)转变声乐教学理念

要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步伐和方向,高校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往过于追求“理论成绩分数”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声乐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枯燥无味的传统训练方式,不仅无法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长期下去还会让学生反感。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取得好成绩就能找到好工作,这种理念是错误的。教师要经常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特点,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加适合的人才。

(二)对声乐教材进行创新

教材,是教学的必备工具,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作为声乐教师,应根据时代大环境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资料。教师对于声乐教材的选择要学会灵活处理,一成不变照搬到课堂上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及整合,有效地借助教材内容,科学地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对于教材缺乏的内容,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

(三)加强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想稳定发展,就不能忽视师资力量的作用,这也是高校重要的软件水平。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声乐专业的教学效率,加大力度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对于教学态度差、教学质量低的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杜绝跨专业代课的现象,尤其是声乐课程,必须由专业声乐教师执教,否则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要对现有声乐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强化科研能力。高校还要加大力度进行人才选拔,引进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具有留学背景的声乐专业教师。教育,不仅是高校的事业,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教育要发展,师资力量是关键。要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进行培训,重视声乐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完善高校的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上需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勿将课堂当成发泄情绪的平台,向学生传递负能量和不良的思想。教师应以身作则,要端正教学态度,加强自我学习,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四)完善声乐课程体系

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专业学生,与高校的课程体系密切相关。如果高校课程体系存在较多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阻碍高校的发展。一些高校的声乐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理论课程偏多,实践课程偏少;选修课程种类少,不利于学生的选择等。高校的声乐教师在加大力度做研究的同时,应该重新规划和编制声乐专业的课程体系,对评价较低的课程应减少课时。对于一些受欢迎的课程,可以增加课时,增加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此外,教师还要完善声乐的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结构,保证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时,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并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者之间寻找平衡,避免出现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保证理论教学正常进行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声乐水平创造更多条件。

(五)改进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90后”大学生比较有个性,同时对时尚和潮流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作为声乐教师,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理论教学,尤其是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更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甚至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运用驱动任务教学方法、合作式学习方法,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培养合格的声乐人才,还要改进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人才培养模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培养合格的声乐人才。学校应该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加演出,这样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演唱水平,积累舞台经验。学校还可以请歌唱家给学生开讲座,让学生感受到歌唱家的风范和魅力,有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成为优秀的声乐人才打下基础。

(六)改善教学环境及改进声乐教学设备

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是发展的基础。声乐教学不仅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还需要完善的教学设备。例如,高校应该有充足的声乐训练教室,声乐教学设备应该充足。高校可以创办声乐协会,为学生提供另外一个学习平台。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声乐比赛,例如“校园歌手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声乐歌唱比赛。此外,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组织学生到其他音乐学院参观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实践机会。

(七)重视声乐教学中的民族文化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音乐具有民族文化特点。作为高校,应该重视民间音乐的教学。声乐教师在传达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声音的美,体验音乐的美,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结语

音乐通过与人的心灵沟通,进而陶冶人、感化人。因此,进行声乐教育,要端正学生学习的心态,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般来说,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帮助学生放松情绪,激发学生唱歌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风格和韵味,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水平。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高校声乐教学不仅要为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教育的改革步伐和方向需要高校声乐教学完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完善声乐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声乐人才。

作者:孙一迪 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