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声乐教育现状(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就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特殊性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分析了高职院校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育;改进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发展迅猛,高职校院校从硬件到软件均存在诸多问题,声乐教育即是诸多问题中较为突出者。因此,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成效变得更好,专业老师应该认真思考、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水平,让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一、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特殊性
与其他阶段的声乐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就能够直接进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所学所想。因此,针对于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特殊性,声乐教育应该更加贴近社会且更加“接地气”。只有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之后,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也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适应职场的最终需求。
二、高职院校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不能很好的得以解决的话,最终会让声乐教育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高职院校对于声乐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不够。纵观目前的高职院校,大部分学校都将声乐教学摆在一个十分“低下”的位置。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越走越偏”,距离正轨越来越远。其实根据笔者的调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声乐课程是一门十分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在声乐课程中,学生能够放松心身,能在音乐的这片“净土”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声乐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声乐教学变成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鸡肋”,学校和教师不论是在主观上或者是在客观上都极其不重视声乐教学,这种态度上的不端正使得声乐教学变得形同虚设,学生原本具备的学习兴趣也在学校的“打压”下变得荡然无存。
其次,在高职院校中,声乐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规范,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声乐课程的设置上显得十分“不走心”,不管是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到教师安排等上都均有体现。这种随意的态度严重的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最终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断断续续,“走走停停”,完全没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可言。同时,在声乐教学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学生“举步维艰”,因没有坚实基础的支撑,声乐教学变得十分松散且不具有逻辑性。最后,声乐教学不以实际为基础。在高中院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极其容易犯下好高骛远的问题,在教学中喜欢“拔苗助长”,不以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准。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以“大锅饭”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在教学中体现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则觉得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导致了学生对声乐课程的枯燥和乏味!
三、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改进措施
(一)在教学中将单一教学的方式与综合教学的方式相互结合
在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进程中,将单一教学与综合教学进行结合是一项十分有效的策略。高职院校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课程的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多渠道、多方位教学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这也很显然与综合教学的策略不谋而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探究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有着相关学习能力之后,将声乐课程的内容逐步教会学生处理歌曲、音乐的情感态度与能力,并使用单一教学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综合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中收获到更多的声乐方面的知识。
(二)开展个性化教学,让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声乐教学的领悟程度也不尽相同。基础较好、悟性较强的学生只需要教师“轻描淡写”的点拨就能掌握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经精力都较少,只需要和其进行自由流畅的沟通即后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要求顺利的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进行声乐教学。这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比较迟钝,在歌唱上声音也很难打开,声乐表演的积极性较差。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具有耐心,在有点难点和重点环节应该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到教学的精髓,进而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理解、领悟,逐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声乐教学师资建设的力度
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中,师资力量始终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为了提升声乐教学的整体目标,加强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刻不容缓。首先,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加大对于优秀声乐教师的引进力度,让更多优秀的声乐教师能够走进高职院校。其次,在职的声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能力,用最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声乐课程占据的地位不容小觑。针对于现如今声乐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应该强强联合,不断来完善教学方式,进而让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焕发全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虹.浅谈高职院校声乐教学[J].音乐时空,2013,05:168.
[2]张宇.浅谈高职声乐教学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
作者:李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第二篇: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进行,中国同周边许多国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俄国又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之一,当今,中俄关系在世界占有别具一格的地位,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力量。中俄两国高校的声乐教育课程也因此朝着互相学习借鉴、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高校声乐教育课程的安排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多中国学生对声乐的理论非常通达但缺少操作性。而俄国的声乐教育课程安排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普遍缺乏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所以,中俄两国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有必要整合重组。
【关键词】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引言
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都是建立在本国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下,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决定着声乐教育的粗放型发展,俄国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推动其声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朝着小班型、精致型方向发展。但又由于受中俄历史关系的影响,当代中国和俄国声乐教育课程体系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本着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培养学生在声乐这一专业方面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值得我们去比较研究。
一、中俄高校声乐教学异同
(一)中俄高校声乐教学相同之处
中国与俄国在声乐教学在基础上是有相同之处的。首先,中国注重训练,而俄国在声乐训练上也十分的努力刻苦。传统上都认为中国人是勤奋刻苦的,而外国人普遍是开放式教育,然而在声乐教育学习方面,俄国与中国一样,都注重勤奋刻苦地训练。其次,中俄两国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也有相似之处,老师都会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声曲,在每节课之前学生都需要进行练声培训。在教学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俄国,都很注重学生的才华,而且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都能够根据学生声线的不同而展开相应的教学方法,这一做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可伸展性和可塑性,使他们更加完美地展现出他们自己。而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声乐培养都是从小抓起,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一项新的事物,而且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上手。
(二)中俄高校声乐教学不同之处
首先,中国声乐教育注重向学生源源不断地灌输理论知识,相比俄国实践时间便相对少了一些。在这方面,中国学生虽然拥有了丰富的理论声乐知识,但是由于缺少更多的练习,对每一首音乐的把握度都不如实践多的学生。其次,在中国,老师都是将知识梳理成清晰的脉路再教给学生,这就会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而俄国在声乐教育方面则更加注重实践。俄国声乐课堂上,前半节课一般都会进行练声训练,老师会针对学生不同的声色来为每一位学生选择不同的练声曲,并会针对不同学生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培训。而后半节课中学生就会配合着钢琴伴奏来练习,学生在学声乐的同时也会学习钢琴等乐器来作为声乐学习的辅助,在这方面也与中国声乐教学有所不同。总体上来讲,中国声乐教学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相同,属于立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俄国是更注重实践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进步。中国与俄国声乐教学方式各有千秋,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互相借鉴学习。
二、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现状
(一)历史原因
俄国音乐始终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可谓是音乐世界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俄国的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它从对宗教音乐的吸收,改良,到创新,历经好几个世纪才累计了如今音乐贵族的名望。俄国著名的音乐家也为如今的俄国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那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就像是散落的珍珠,煜煜生辉。相比俄国的音乐,中国的音乐一直停留在宫商角羽的阶段,直到新文化运动中期,西方的音乐才传入了中国,在中国流传开来。
(二)教育现状
俄国的高校教育追求的是精英式教育,学生一进校就从最基础的音乐学起,致力于一些经典音乐的学习,针对这一阶段习,学校还会专门开展一些研讨会、歌剧比赛等项目,以此来巩固学生的基础,达到素质的提升。而中国高校教育往往以输送大量的音乐人才为目的,所以中国高校采取的是填鸭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是否吸收,老师的任务就是讲,无形中压制了学生天性的,影响其天分的发展。俄国的教育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接受过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更明白自己需要为此付出的努力。所以俄国接受声乐教育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不仅不会松懈,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时间做声乐联系练习。而中国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性教育,父母一早就为他们定下了学习的目标,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当他们一旦升入大学,离开了父母,就缺少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一些大学生对待学习松懈不已,尤其是在音乐这种需要不断学习,容不得一丝放松的学科上,放任的后果往往是对音乐不理解,无感情,只会技巧性地表演。从中俄音乐教育的不同可以发现,正因如此,从而造成了俄方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流入社会,而中方却是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流失。
三、如何提高中国声乐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方法应该删繁就简,做到不失经典又不繁杂枯燥
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指导的老师应该明确一个观点:“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老师在教学时应该着重强调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而不仅仅是学生完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分析能力才是教导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学生最重要的着力点。此外,老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不冗杂乏味,但同时要保留声乐教育独特的古典优雅。即在经典的教学方法上删繁就简,做出适合对应学生的创新改进。
(二)课程与实践合理化结合,用课程为实践奠定基础
在教育教学中最完美的教学模式就是能够将实践内容合理地课程化,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相辅相成。老师们应该更多地注重于将学生放到室外的广阔天地去练习,而不是只在室内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知识学起来容易,但真正的吸收、理解、运用却并不容易。理论知识强的学生走出琴房,不一定能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实践经历与情感支撑,表演自然会缺少张力。实践经历为学生提供切身的体会,学生才能将自己感受到的这些情感与实践经历融入到表演的歌曲中,再用自己在理论课程中学到的专业技能加以诠释,发挥更高水平,作品的表演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一)引进来
一个国家发达或者不发达,衡量它的标准多种多样。艺术就是其中之一,而声乐这一艺术也能很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声乐方面,俄国无疑是一个艺术大国,它就像一个先锋人物,引领着后来者。而中国就像它的学生,在俄国声乐艺术多方影响下,中国也开启了自己的音乐之路。中国的声乐虽说历史很是悠久,但它的影响与成就远远赶不上俄国,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我们的声乐不好,只能说是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俄国对中国声乐发展的影响,在抗战时期可见一斑,当时中国有很多的爱国人士前往俄国进行学习,他们不光学习政治,还接受着声乐知识教育,因为他们认为音乐更能深刻地影响人的精神,更能焕发人们心中激情。当然,他们的学习并非是照搬照抄,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学习与引进。而这些人带回来的理念、教育方式,对后来中国声乐意义深远,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声乐教育层次的上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走出去
俄国的声乐有民歌、咏叹调、浪漫曲之分,中国在唱法上同样有美声、通俗、民族之别。二者看似有差别,实际有着相同的作用。虽说中国在声乐上学习了很多俄国的教育观点,但中国的声乐同时也对俄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两国相互取精去糟,不断地从对方的身上汲取优点,从而调整本国的声乐教育的相关课程。未来的中俄在声乐教育这一方面,也会变得更加得具有国际范儿。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中俄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发现,中俄高校声乐教学都有注重训练等的相似之处,实践程度不同是其差异之处,这是受到了两国历史原因和教育现状等的影响。要想改进中国高校声乐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对教学方法删繁就简,将课程与实践合理化结合。
参考文献
[1]杨丽莉.中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家,2012(17):34-35.
[2]党维波.中俄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教育比较研究[J].艺术教育,2014(07):101-102.
作者:张婷婷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篇:高校声乐教育引入原生态音乐探讨
【摘要】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瑰宝,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发展历史悠久。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中,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原生态音乐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深层的思考,探讨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育;原生态音乐;价值思考;意义
原生态音乐通过央视青年歌手大赛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原生态音乐的唱法与其他音乐唱法不同,没有太大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音乐发展的国际化,原生态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传承和发展上遭遇严重的阻碍。如何将原生态音乐进行传承和保护,这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高校的基本职责就是对文化进行传承,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中,不仅能对原生态音乐进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还能提升高校声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原生态音乐的持续发展。
一、原生态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音乐发源于民间,流传于乡野田间,具有简单的音乐形式,没有任何的加工成分,一般都是农夫、村妇、渔夫等人群在田间或者海上劳作之余,相互进行传唱的一种民歌。虽然是由农夫等人口头创作的,但是歌词的本身却很有韵律、很工整,浅显易懂,而且原生态音乐的旋律特别优美,唱出来也十分动听。原生态音乐呈现出的是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反映着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抒发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原生态音乐通过流传和不断改进,歌词优美、曲调动听、传唱广泛,比如,陕西民歌、新疆民歌、客家歌曲、蒙古长调等都是原生态音乐的代表。原生态音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光芒会愈发灿烂。
二、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的方法
(一)编写教材,开设课程
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来引导学生对原生态音乐的学习,并传承原生态音乐。原生态音乐的学习也不只局限于音乐类的学生,也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来选修这门课,在编写教材时和开设相关课程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让原生态音乐传播的范围和人群更广。同时,学校要定期开展原生态音乐唱歌比赛、原生态音乐专题讲座,宣传原生态音乐,帮助学生树立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意识,能让学生从原生态音乐中汲取有益成分,获得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有效使用“活态教学”
“活态教学”也就是活动教学,并将“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教师在进行原生态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摄像机、录音笔、记录册等形式将原生态音乐完整地引入课堂:通过观看摄影内容、听取录入歌曲和记录册的详细记录,激发学生对原生态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加强学生对原生态音乐的理解,这些能让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的创作环境和人们活动的场景。同时,也可以邀请著名的民间艺术团体来高校表演,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中的原生态音乐。
(三)高校制定相关的制度
高校教育者在进行原生态音乐教学前,要实际考察,探索原生态音乐的优秀文化,评估其价值,来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原生态音乐教育,为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学习提供帮助,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原生态音乐活动,如音乐文化论坛、音乐会等。高校要加大培养优秀的原生态音乐人才,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三、高校引入原生态音乐对声乐教育的意义
如今的音乐教学,重视音乐技术的学习,对音乐美的感受也开始变得规模化,高校声乐课堂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大同小异,没有学科之间的互补性,这种千篇一律的高校声乐教育也需要进行及时的改革和更新,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为高校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用原生态音乐调动人、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为高校音乐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原生态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需要全民族人们重视的,保护它、弘扬它、继承它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发展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而高校是培养音乐人才的主战场,在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浪潮中,要勇敢地、有担当地扛起这个责任。
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不仅可以用原生态音乐的视野来分析和欣赏高校音乐所具有的艺术性,而且也可以用高校音乐学的视野来欣赏和验证原生态音乐文化,使现代高校音乐文化与原生态音乐文化有机地融合。原生态音乐本身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社会状态、国家历史进程、民族的兴衰成败、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把这样的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多元化素质人才的目标。
四、结语
将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声乐教育,不仅促进了原生态音乐的发展和传承,而且对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将原生态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气息带入到高校声乐教育中,为整个高校声乐教育提供了一个更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高校以创新的视角和发展性的眼光来继承和发展原生态音乐,同时也给高校声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和新鲜血液,不仅能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音乐文化素养,促进原生态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实现高校声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蕾.引入原生态音乐对高校声乐教育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4
作者:郭晶铭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