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区实习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前言:感谢库老师的引导和王老师的接待,使我们全体社工同学有了这一次在四唯街社区的亲临参观实习,让我们了解到该社区的基本概况。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都感受到实习使我们从课堂上走出来,大开眼界,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似有走访四唯社区,胜读十年书。下面就是我用最平实的语言、不太娴熟的文笔对这次实习的记录,并附带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志趣相投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社区四唯街社区残联残疾人社区工作者
本来我是想在去社区的前一天稍微准备几个问题的,后来觉得还是等明天随机应变比较合适。于是就耐心等待,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还好库老师事先已告诉我们实习的日程安排:上午听讲座,下午参观社区。
上午9点我们乘专车到达汉口四唯街社区。在库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四唯街社区总部。王映红老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随后,我们就进入政务超市二楼听讲座。开始我们对政务超市这个名词有点模糊,后来才知道它是提供各种亲民服务的。这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还是回到我们一天的社区实习吧。
(一)听讲座,获心得
这次讲座的课题是残疾人工作和社区基本概况。由何理事长,王老师和一名社区工作者给我们讲课。其间我们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疑问,形成了一个氛围浓厚、问答结合的互动过程。
何理事长负责江汉区的残联工作。他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知识渊博、稳重、和蔼的残联干部。据介绍,他从军30年,退役后到地区工作,后又被调派到民政局。这样,他的丰厚阅历足以应付好残联工作。当然残疾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现在还处于半行政半专业的状态下。2003年,残联从民政局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那么,残疾人服务仅仅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已克服。并且,国家、党委很重视残疾人工作,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有先例。不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上级政府规定一个残联配置一个残联专干,王老师就是四唯街社区的残联专干。她是一位留学菲律宾的留学生,2001年归国,致力于残疾人工作。她经常走访各户,进行爱心工作,还经常参加由香港资助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培训。与她交谈,我们觉得她就象一位亲姐姐一样可亲可敬。
残联工作的对象:残疾人,包括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活动的能力,不能在某些社会生活领域发挥正常作用的人。残疾人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专业残疾人工作,残联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广泛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残疾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它使残疾人的功能丧失减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残疾人可能增加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残疾人的生理功能;增进残障者对于困难情境的自我处理和自我照顾能力以及向他人倾诉和沟通的能力。与此同时,康复社会工作还要使残疾人获得充分的情绪支持,并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发挥其潜能,增强其社会生活能力,并最终使残疾人也对社会有所贡献。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开展时间还比较短,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可以我们可以看到该社区在残疾人工作上的措施、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些介绍,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从形式上已深入社区,社区的职能会日益明确化。相信社会体制改革事在必行。
残联的具体工作是残疾人服务。江汉区的残疾人有3.2万之多,其中智残7千多,盲残8百多,精神病残疾1万多,并有上升趋势。这些都是保守数字。目前只能通过调查邻居和医院才得知。一旦确认是残疾,一般来说是终生残疾,社区工作者都会给他们办证,提供残疾人服务。如患有高度白内障的残疾人,他们会主动和医院联系,并帮他们申请减费或免费治疗。但也存在一些隐性残疾人,他们怕受歧视,不愿办证承认自己是残疾人,特别是精神病残疾人是不易统计的。有时。给社会造成危害才得知。可以说残联工作有喜有忧。
社区心理层面的基础工作值得关注,因为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给一些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在残联的经费问题上也许还有一段距离,在江汉区,政府下派的行政工作费是20万,救济费是40万。面对3.2万残疾人,还有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可能难以满足各项经费开支。所以,社区资金筹集工作还需要多方式和多渠道来进行。
就目前情形,残联代表政府工作。它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贯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他们的权利,协助他们就业、康复和生活。可以说他们的工作带有半行政半专业的色彩。残联有3个措施:(1)帮助他们就业:他们能就业的地方有3个,即福利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和自谋职业。(2)实行素质教育:开展法律知识教育课,针对去年“麻木”在公路容易出事,武汉是交通局下达禁止“麻木”载客的通令。但这给以“麻木”为生的残疾人造成生计困难。于是政府马上关注这一情况,给他们发放每月220元的低保,并进行法律援助,教育他们的维权意识。(3)康复工作:对他们进行身体训练。平日里,四唯街社区的残疾人都会自发的组织在一起参加娱乐活动,还有一些帮助小孩康复的器材,缓解他们身体发育不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了一些残疾人康复目标。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帮助残疾人解决当前的生活困难。社区工作从大处关注这些弱势群体是符合当前内地社会工作实际情况的。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工作极其看重人的权利和无条件享有的尊重。残疾人服务的权利和尊重只有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才能得到彻底的保障。因为,社会环境并无改善对他们的照顾,公交车上仍有司机不尊重残疾乘客,令其买票;盲残过马路只能靠感觉,安全度不高。国外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为方便他们过马路,特意在红绿灯旁设置“嘀”音,使他们通过听觉来避免交通事故。更严重的是,残疾人自我意识不强,不愿接受救助或在就业方面眼高手低,给社区工作造成障碍。我们都明白生理残疾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生理上的残疾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这种心理上的障碍的形成实际上仍与他们在参与社会生活时产生的相对剥夺感、自卑感有关。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生理残障者可能会产生自卑感,从而产生逃避心理。因此,只有通过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其在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协调性来帮助他们。
这里,我也略引用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对社区工作的意义。因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是对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的融会贯通,希望对四唯街社区的残联工作有帮助:
心理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仅以其对社区工作的影响来反映这种关系。社区工作是从社区入手了解社会的问题或需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促进社区福利的过程。社区工作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为手段,它追求社区意识的觉醒、社区凝聚力或共同意识的强化和社区一致行动的达成。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区超成员需求的表达及共同需要的形成是有效推进社区工作的起点,而社区意识、社区凝聚力的形成是社区工作之关键,此后才会有社区发展计划和社区行动。同时,只有社区意识的觉醒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社区发展的动力才是内在的、主动的,这种发展才是扎根与本社区土壤内的,因而才是有生命力的。显而易见,四唯街社区意识的觉醒、社区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值得强调的是残疾人意识的觉醒。残联工作还是比较出色的,他们实行的那三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对残疾人的关注,加强了社区凝聚力,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残疾人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工程。所以说,要形成强烈的社区意识并导向有目的的社区行动,非有他们需要的充分表达、他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及有目的的社区教育不可。所有这一切都以改变他们原有的封闭、孤立、散乱、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为前提,以形成休戚与共的群体意识为转移。因此,从个人、群体及社区心理层面上开展工作是社区工作的基础工程。这是社区组织的最深层的基础,社区发展的深层内涵及其持续发展的依托。
社会环境对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行为的影响说明要积极促进残疾人人的发展,必须从改善社会环境入手。其中包括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对人的支持能力,改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调整资源分配格局,改造不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对在四唯街这个同一社会环境,社区居民的反应能力是不同的。那些自致能力强的个体、群体不但可以利用社会环境中的资源,还可以扩充资源而残疾人是属于自致能力弱者则难以获得和利用这些资源。这样,以推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公平为己任的社会工作就致力于建造不同人等来说基本平等的社会环境。显而已见,残联的出色工作对那些生理机能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的残疾人给以特殊的关照,以保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维持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当然,这也正是社会工作的价值。
(二)社区参观实习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参观了两个社区:麟趾社区和袁家社区。
先略介绍一下该社区:四唯街社区占地0.96平方公里,范围从沿江大道到解放大道,从三羊路到山海关路。常住人口有3万多。社区有8个,都是自治组织。社区居民1500人以下的选3个群干,1500人以上的选5个。群干由社区居民选举。这里有6个社区是1500人以下。不过政府现规定每个社区配备5—7个群干。还有专干,限5人,他们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被遴选进来的。委员会有5个,即治安民调委员会、环境卫生委员会、人口计生委员会、社区服务委员会和文化体育委员会。用数学来计算,一个委员会得接管两个社区。以前,社区挂了很多牌子,浪费了人力、物力。自从“883计划”以来,市长很重视社区建设,经常体察民情,发现这一情况,就规定只挂两个牌子,省时省力。社区的管理也日益国际化,现有四大社区类型:劳动保障进社区、社会治安进社区、城市管理进社区、社会服务进社区。目前,四唯街社区以光荣完成了武汉市“883计划”,各项均达标。
吃完中饭,我们一起和库老师到江滩公园休息并拍照留念。但对社区参观的兴趣驱动着我们不要过于流连江滩美景。于是,我们出发去了第一个社区:麟趾社区。
沿路街道干净整洁,各个摊点秩序井然社区居民热情的看着我们……在公示牌前,我们观察到麟趾是一个先进单位,在“883计划”中已基本达标。各个组织密切协作,共同治理好社区工作。
进入社区办公室,社区工作人员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他们热情的接待我们,并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这个社区的相关工作。这间办公室不大,工作人员10人。但他们的热忱使我们忘却了拥挤,我们耐心听他们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观察到这个社区的工作者基本是女性,从与她们的交谈中可以体会到她们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她们的工作很烦琐,正如一位阿姨说:作好社区工作就象给针孔穿线,每一针都要认认真真。当我发现桌上一大叠纸,问她们是什么时,她们说是用来登记流动人口的帐单。武汉近年来的人口流动很频繁,这也是她们的工作之一。作完了还要交由另一人审核,以避免出纰漏。还有一些摊点工作,收税缴税。看来这些阿姨真是不容易呀。问题是:她们的工资每月才四、五百,太低了。象我们在校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也是这么多呀。在外人看来,这点工资根本就不能公平的回报他们的工作。更严重的是,由于少数居民文化水平低,有时有理说不清,使她们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出轨的人屡见不鲜,社区工作者经常面临者尴尬的局面。当然,这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素质建设。关键要解决社区的社会环境。这在前面已提到过。他们那种社会工作者的奉献意识,忍辱负重和敬业的精神,令我们钦佩!他们在工作上的表现给予我们的感化甚于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
去袁家社区的途中,我们经过了麟趾社区的一间图书室。这是一个小房间,后来才知道是王映红老师资助兴办的,由一对母子两管理图书室,女儿是残疾人,令人佩服的是她很有志气,自学了很多东西。图书室里的书是供社区的人自由翻阅的。不过书太少了,内容也没跟上时代。我随意翻了一本书,那还是抗日战争年代的出版物。于是我们商量,下次来时把自己书架上的课外书捐几本这儿来。
可以看出,动员社区和社区资源还缺乏专业工作的实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社会生活障碍、提升自身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工作,同时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麟趾社区的社区教育刚起步,仅就居民文化素质与图书室处于萌芽阶段,还值得进一步建设。在香港,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提升市民的社会意识及参与兴趣,增强他们对公平及正义的投身,从而谋求社区生活的改善。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经常被运用在传播信息、训练领袖、动员群众、协调社区内关系及各种互助运动中。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社区——袁家社区。袁家社区是最让人感动的社区。首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它的特色——慈善超市。从字面上理解,就明白它是一个以社会人士捐赠的、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场所。这样的超市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发现,所有的商品都无标价,当然也无买卖关系。这些商品都是免费送给社区内的困难群体,每人每月最多可领到两样。若同一样物品很多人都想要,社区工作者就会向上级反映,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他们是凭证领取物品,家庭条件越困难的人,所领取的东西在价值上也较高。这样做不是不公平,而是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资源解决相应的困难,以有效的利用资源。
我们都围在一位慈祥和蔼的主任阿姨的身旁,倾听她的讲解,声声入耳。当我们问她旁边一个装有人民币的玻璃捐款箱时,她告诉我们这些钱都是好心人捐赠给慈善超市的。不定期都有人来到这里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对社区工作的一片诚意,对弱势群体的一片心意。真后悔来时我们都没带钱身上。更令人感动的是,接受救济的居民经常是流着眼泪来到这儿感谢社区工作者。同时,他们也是经常泪水盈眶的倾听居民的疾苦。在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经常是被人称为“北斗星”,那我们也可视他们为袁家社区的北斗星。他们扮演着扶危济困,普度众生的角色。但实际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决不是万能的救世主,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个国家社会政策的制约与影响,只能在一定时间发挥作用。这里引用梭尔·阿林斯基曾说道:我们有三个选择。一是去找一座哭墙,沮丧一番;二是变成心理变态,开始去丢炸弹;三是切实的去组织人民,建立力量。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扮演正是要注入社区新的血液,组织他们,建立社区居民的力量,让他们自助互助。
主任阿姨快退休了,她说想到快要退休了的离开这里,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她经常参加武汉市的文娱活动,如:老年秧歌队、老年乐鼓队等。她真的是融入了这个社区的千家万户。得到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考上名牌大学但家中十分贫困的大学生,阿姨得知后,马上向上级反映,对其进行资助。由于长期的缺乏营养,大学生患有脑膜炎。他也帮他办证定期到社区领取救济金。大学生终于脱离了水深火热的困境,他经常到社区帮忙,相信他毕业后也会回报社区,奉献社会。
人间自有真情在!
袁家社区经常有志愿者来进行义务活动。听阿姨讲,曾经有一个小学生到社区来问她是否愿意接受他当志愿者,阿姨说她当时很感动。因为她们的工作感化了社区居民,甚至小孩。这样也提高了社区的代际意识,相信社区工作将会越来越发达。后来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在社区通过广播组织一个红领巾志愿队。很多小学生都报了名,他们经常趁假期到街道做义务活动,如打扫街道、清理垃圾等,给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样,社区的凝聚力增强了,更重要的是教育感化了下一代,同时也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袁家社区文化。有三个志愿者是每星期来一次,他们主要是教残疾人学电脑。
超市尽头有两个房间,一间是带有行政色彩的党员之家、图书馆、党员服务站。另一间是社区党校、党员电教室、社区教育学院。房子的空间不够大,但在发展初期,也就不计较了。当我们进入电教室时,首先看到的是几十台电脑,供培训使用,以帮助残疾人提高技能,从而获取就业机会。当有人说:“快看左边呀”。顿时,我们在心里一声惊讶,这么多奖励!只见上下左右整个墙壁放满了奖牌、奖杯和奖状。该社区被评为:先进文明社区、吴天祥小组先进单位,等等,等等。我看得眼都花了,都没来得及记下。这些奖励是社会对他们的回报,因为他们出色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首肯,值!
(三)小总结
时间可真快,我们得返校了。虽然依依不舍,但想到这次只是初访,并且我有了王老师的电话号码和E—mail,今后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了解、学习与探索,就都惜别王老师,乘车返校了。
在公交车上,白天的活动历历在目,所见所闻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可以说,四围街社区是中国众多社区的典型代表。虽是浅显认识,但我觉得收获甚大。我的体会是:在这个体制下,社会工作知识的运用需要进行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是使由国外(或异文化地区)引入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变得更适合本地情况以发挥作用的过程,也包括从社会工作实践中提炼理论和方法。我们现在所学知识比较西方化,不免会有“生搬硬套”之嫌。难怪有人称为社会工作的“殖民化”。当然也不提倡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社会工作。实际上,社会工作是最重视现实的学科,它要求理论能够解释现实,方法适应社会,而不是相反。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异种文化形态下,中国若不把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那么就会出现“水土不服”。获得马林诺夫斯基奖的我国学界泰斗费孝通先生不就探索出一条既适用于中国又适用于美洲的社区发展模式吗?所以,我们在学习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时,一定要立足中国社区的传统与现实情况,并要结合西方社会工作的先进经验,从而服务于本国社区的发展。同时也要努力找到一条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发展新路线,使中国的社会工作国际化。“883计划”是针对武汉市近几年的社区建设的,也是社会转型期间的必然产物。在这个趋势下,中国的本土化要求以社区建设为中心,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很多机构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还没脱离中国的传统模式,这有违于社会工作的价值与基本目标。我的疑惑是:怎样才能做到做到本土化与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统一呢?
总之,这次实习增强了我对社会工作的信心。它使我认识到:对于专业要有使命感;对于社会要承诺努力改善社会环境和不公正现象;对于自己要学会反思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境界。真有一天会用到专业知识,我们要做到“灵巧象蛇,纯良如鸽子”,象天使一般去帮助人们,以奉献意识、忍辱负重的精神和敬业的精神,去发现社会问题,综合社会系统资源,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正如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总负责人告诉我,社工的路很漫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所以,作为未来的社会者,即使要从一片荒草地踩出一条泥泞小道不容易,但在开辟这条小道的过程中,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这样我就会越走越起劲。
参考文献:
王思斌、马凤芝、夏学峦《社会工作导论》,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2003,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侯均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2004,机械工业出版社
《“约翰爵士凯瑟克奖励暨优秀社会工作学生赴港交流”报告汇编》,200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