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木工程教学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土木工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土木工程教学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德育元素

1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作为土木工程一线专业课教师,我们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贯穿思政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土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一般在本科的大三第2学期开设。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总体来讲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房屋建筑学、结构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建筑材料、工程造价等课程、制图等专业课程;二是实践性强,从工程实体出发,以国家、行业规范为标准,介绍分部、分项的划分,工艺工序如何进行安排、实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原本无序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有机的连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这门课程在本科高年级才开设的原因。

3课程思政培育目标

众所周知一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从建设方提出建设需求开始,要经历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这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施工阶段要求实施者要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等。如何能把握这些元素,在课程讲授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根据多年的课程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探讨。

4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4.1以“工程案例”启发爱国热情和国家自信。中国建筑历史悠久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中国现代建筑对世界的影响更为深远,例如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其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中国建筑经典的案例举不胜举,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导入,通过介绍我国建筑史的发展,加强学生对我国建设的认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4.2以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提倡的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视频、APP使用越来越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看”,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看过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留在记忆里只剩片段,更谈不上深入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结构吊装中,涉及起重机械开行路线的设计,以往教学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手绘示例教学,比较粗糙。现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三角板、圆规,在A4纸上对开行路线进行绘制。随之问题出现,绘图比例如何选择是1:100还是1:200;开行路线是跨内还是跨外;起重机的起重半径如何确定,是直接查找起重机参数表,还是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起重半径;起重机臂长选择多少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需要的相关数据,而后进行绘制。在课堂中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又提出新的疑问,比如开行路线并非固定的线路,起重机械一定时,开行路线只是一个施工的边界条件,只要满足施工的需求,开行路线会存在很多种选择。这样一来,课堂就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变成了学生讨论,把原本粗糙的示例,变成了准确的数据。无形中培养学生们实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3以理论联系工程,知行合一。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它的原理大家非常熟悉,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加上材料的憎水性,从而达到防水的功效,其功能性是重点。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在讲授过程中一般从屋面构造出发,继而介绍屋面防水等级,最后介绍刚性防水以及柔性防水的做法,这是常规的顺序讲授方法,着重介绍如何实现“先排后防、排防结合”“节点加强”等原则。类似于这样的章节,一般以叙述为主,习题较少。那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实现,学生理解认知程度如何来检验。变换个思路,授课之前用一个屋面漏水的案例引出,让大家利用现有知识分析漏水的原因,然后逐步找到解决漏水的办法,进而掌握基层混凝土为何要保证其密实性,混凝土施工时考虑季节性的影响,原材料配比的影响,浇筑振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施探索耿晓华,刘学敏(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阳泉045000)摘要:为了加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例,首先分析课程特点,其次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最后从课程思政培育目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实施体会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施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德育元素作者简介:耿晓华(1977-),山西阳泉人,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的管理与施工技术研究。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性。基层处理完毕后,结合层的涂刷要求,其作用如何。节点部位的加强处理,面层的铺设方案,蓄水检验。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并行,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这样会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4以项目为驱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土木工程施工是多工种配合的一个过程,作为施工组织者,在充分了解拟建建筑物的基础上,要对项目进行分解,同时对工作进行分解,将任务进行分配。材料、人员、机械设备有序进出场,把握施工节奏,保证项目有节奏的进行,这就需要施工的各个部门协作配合。每年国家教育部门会组织很多专业技能大赛,如建筑结构竞赛、施工技术竞赛等,这些竞赛中有团体赛及个人赛。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在进行人员筛选后,按照竞赛的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这样可以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同时大家也是一个团体,在竞赛准备中,大家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为取得好的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程思政实施体会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递专业知识,培养人才,最终达到“树人”的目标,讲授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要把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刻剖析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线上和线下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感悟教学内容所传递的价值取向,从而真正实现价值引领作用。

5.1建设“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大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让学习成为一种方式、一种习惯。要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教师不应对课本上的知识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疑问,使书本知识活起来,从而创造高效课堂。

5.2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育人。课堂教学对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深度。

5.3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拓宽育人途径,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最大限度地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以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结语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第2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并将其应用到土木工程制图课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们对该课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们学习制图的积极性。而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是一种绘图工具和手段,是制图现代化的体现。在学校里,逐渐培养学生们的手工绘图的能力,在手工制图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们的思维、仪器制图、徒手制图、读图等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使同学们掌握相应的绘图、画法等技巧,所以应加强同学们对手工绘图的强化训练。同时,手工绘图理所当然是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个既重要又必要的基础。在土木工程制图这一课程中,手工绘图的必要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熟练地掌握手工绘图的技巧后,才能使得工程制图与AutoCAD的应用相机结合,从而增强教学的连贯性。因此,随着多媒体的不断引入,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学用相结合,学以致用,从而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还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远程教育,视频等形式,听取专家、学者们的解读,并借助多媒体这一便捷的学习工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汉朝时期的刘向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即是说:耳朵听说一件事,不如亲眼看见;亲眼看见一件事;不如亲自尝试;亲自尝试一件事;不如亲手操作。所以,在便利的多媒体教学的指引下学习土木工程制图,要运用所学到的制图知识技巧,自己动手绘制图形,以便于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

工程制图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就其内容来讲,并没有需要学生大量死记硬背的公式和深奥的理论内涵,但如果要想更好的学好这门课程,应该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培养他们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难题的能力和具体图形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们观察分析建筑实体,使他们可以通过手工绘图、模型的制作和阅读工程图纸等环节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大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精心策划一些与理论相对应的实践性环节,在画法、几何投影理论等部分应该配备有相应的徒手绘图、模型制图、实际训练等,徒手绘图是土木工程制图课的一项基础技能,在工程的测绘等方面会经常性的使用。例如学生们在画图时的绘制投影期间,可以先徒手绘制与之相匹配的轴测图,再绘制出投影,这样思路便会更加的清晰;而且,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徒手绘制轴测图的课时安排在投影的课时之前,在组合体的二求三的课下作业中,鼓励学生们勾勒、绘画轴测图,养成一种徒手绘制图的良好习惯,从而可以加强学生们的形体空间的构思能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加强对实物模型制作的训练,因为学生以后接触到的毕竟是实实在在的实物,而非三维模型。那么,如何为学生们在图和物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呢?这就需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模型。教师通过模型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基本的实物和组合状模型,学生们通过观察这些模型,由模型画出简单的三视图,再由三视图回想起在绘制的模型。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文化自信;职业理想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类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二的春季学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开始教学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通识类课程的学习,通过通识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有了很强的认知,并且开始萌生了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由于还没有涉猎专业课,很多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对自己未来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太清楚。此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可塑性非常强,作为施教者应该对其正确引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既然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成长阶段,那么这门课程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在课程第一讲绪论的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从这门课程开始,从这门课程的第一次课开始,树立起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职业理想。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绪论内容包括: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分类,土木工程材料发展,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以及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从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角度来讲,可以结合绪论中土木工程材料发展和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这两个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一、土木工程材料发展主题思政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从手工业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等几个阶段。人类最早穴居巢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能制造简单工具的石器、铁器时代,便开始挖土、凿石为洞,伐木搭竹为棚,利用天然材料建造非常简易的房屋等土木工程。随着对火的认识和利用,人类开始用粘土烧制砖、瓦,用岩石烧制石灰、石膏,在我国秦汉时期,砖瓦已经成为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故有“秦砖汉瓦”之称。同时,这也意味着土木工程材料由天然材料进入了人工生产阶段,为较大规模建造土木工程创造了条件。18、19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以此为契机,土木工程材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钢材、水泥、混凝土等的相继问世,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材料的某些限制,使建筑向高层、大跨度发展有了可能;另一方面,新材料的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材料,使土木工程更加坚固、耐久。这是土木工程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0世纪以后,土木工程材料不仅性能和质量在不断改善,而且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如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等,这些材料的出现,使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1世纪土木工程材料将向着轻质高强、耐久性、功能性、智能化的高性能材料和环保型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1]。

(一)中国传统土木工程材料

通常来说,中国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有土、木、石、砖和瓦五大类[2],这五种材料在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辉煌。木结构建筑的核心是其内部的木质承重骨架,这个骨架由卯榫契合而成,坚固耐久,并从建筑内部延伸到建筑外部,产生独特的建筑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支承结构与墙体分离,墙体只起到分隔和围护的作用,墙体多为夯土或木材[3]。位于山西省的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的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塔式建筑,应县木塔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中国古代工匠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将木结构建筑做到了极致,创造了许多木结构建筑的经典元素,例如斗拱。斗拱用于连接梁柱,在梁柱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拱制作精巧,造型独特,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4-5]。这一经典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不乏精彩运用,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整体建筑形象,就充分彰显了斗拱的神韵(见图1),层层叠叠的斗拱成就了极具震撼力的“东方之冠”,如图2所示。生土建筑应是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在商代遗迹中便有存留[6]。窑洞是生土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类型[7]。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勤劳智慧的陕北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当地地形,凿洞而居,如图3所示。窑洞建筑取自自然,融于自然,独特的建造形式形成了浓厚的地域特色[8],积淀了古老深厚的黄土地文化。石、砖和瓦类传统土木工程材料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大放异彩,石材可以粗犷豪放,又可以被打磨雕琢得精致华丽;砖的特殊质感和颜色赋予了建筑古色古香的气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中国工匠发明了很多种实用美观的砌筑样式,让朴素的砖砌体散发着独特的工艺美感;瓦类材料由泥土制成,不论是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还是朴素无华的小青瓦,总能让人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同时,不论是哪一种瓦,假以工匠的巧手,总能排列出错落有致的层次,呈现出有条不紊的秩序,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气质所在。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主要来自于自然,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质朴和谐的关系[9],中国工匠在传统材料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认识和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二)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具有智能化、高性能化、复合化及绿色化等特点,其中绿色化是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重中之重。材料工业是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大户,土木工程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生产水泥要消耗大量石灰和粘土等天然资源,还要消耗大量电力和煤炭;同时,每生产1t水泥将约有1t的CO2向外排出,水泥工业CO2排放量约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7%[10],2019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23.3亿t,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7%,已连续20多年居世界首位[11],可见,我国每年水泥生产造成的CO2排放量非常之大,CO2的大量排放,能够导致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暖;另外,水泥生产还会排放出大量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这些都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量逐年增加,堆存这些废弃物会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因此,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对于工农业发展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制备土木工程材料是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利用工业废渣类材料,如粉煤灰、矿渣及尾矿等制备胶凝材料,还可以利用此类废弃物生产砖、砌块及板材等制品。土木工程材料用量巨大,所以工业固体废弃物能够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得到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固废的资源化力度,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土木工程材料生产的绿色化和节能化。随着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环境友好型土木工程材料出现。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尤其要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到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为代价,而应该珍惜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绿水青山,尽量减少地球的负荷,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二、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主题思政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价格相差悬殊,而且用量巨大,因此,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对土木工程的安全、适用、美观、耐久及经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保证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并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土木工程材料,世界各国均采用标准化管理,即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来规范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及使用。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既是企业生产产品的技术依据,也是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1]。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各级标准分别由相应的标准化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布。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局的全国性的指导技术文件。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代号GB)和推荐性标准(代号GB/T)。行业标准也是全国性的指导技术文件,是各行业(或主管部门)为了规范本行业的产品而制定的技术标准,由主管生产部门,如建材行业标准(代号JC)、建工行业标准(代号JG)、交通行业标准(代号JT)等。地方标准是地方主管部门的地方性指导技术文件(代号DB),适于在该地区使用。企业标准是由企业制定的指导本企业生产的技术文件(代号QB),仅适用于本企业。我国的技术标准全称由标准名称、标准代号、标准编号和批准年份等组成[1],部分技术标准如图4所示。世界各国均有自己的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德国的“DIN”标准、英国的“BS”标准、日本的“JIS”标准等。另外,还有在世界范围统一使用的“ISO”国际标准[1]。技术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大量工程实践的展开,技术标准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以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

(一)增强标准化意识

技术标准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一方面,技术标准以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促进技术标准的不断改进和修订。通过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标准、为什么要遵守技术标准、我国技术标准的分级及我国技术标准名称的认读等等问题,同时还应该了解一些其他国家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相关标准。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技术标准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应该让学生了解,技术标准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终身学习的宝典,是学习专业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及参与工程实践所需要遵循的法条,教导学生一定要养成认真研读技术标准的习惯,认识到遵守各级技术标准是重要的职业操守,在专业技术领域中要按照技术标准做事这点毋庸置疑。举例———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名称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标准代号为“GB/T”,标准编号为“50081”,标准年号为“2019”。本标准是在对《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次一共修订了15项内容,其中有对GB/T50081-2002技术内容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技术内容。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试件的制作和养护;5.抗压强度试验;6.轴心抗压强度试验;7.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8.泊松比试验;9.劈裂抗拉强度试验;10.抗折强度试验;11.轴向拉伸试验;12.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强度试验;13.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14.耐磨性试验;15.导温系数试验;16.导热系数试验;17.比热容试验;18.线膨胀系数试验;19.硬化混凝土密度试验;20.吸水率试验。标准中前5项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土木工程材料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涉猎到的内容,结合“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该标准,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标准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的学习做一定的准备。通过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教学,牢固树立起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培养其工程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树立职业理想

技术标准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技术标准既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又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无论何种产业,当技术进步使规模化成为可能时,技术标准就会作为实施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必要工具出现,也就是说,技术标准的出现是依托科技发展到规模化大生产后的经济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旦产生就会带动科技研发活动的投入,继而出现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并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在此过程中,技术标准与科学技术互动提升,同时,技术标准的制定及修订是科技研发的重要成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进行标准化战略研究,试图在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技术标准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的产物,是工程建设成功经验的集合,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本领域技术标准的执行者,同时也可以成为本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为此,科技工作者不仅应该具有足够的学术储备,而且还应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依托自己强大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背景,不断探索本专业的科技前沿,掌握先机和主动,制定出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各级标准,并力争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被世界认同。大学生终将是明天的专业技术人才,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勇于担当,争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为国家做出较大的贡献。

三、结束语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第4篇

1·构造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大平台。21世纪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土木工程领域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与本专业其它方向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基本相同的。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上主要还是沿用传统各专业的基础课。有一些课程仍是分别讲授,其内容和学时数上存在差异。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按现有教学计划,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采用多学时,岩土工程方向采用少学时;介绍荷载时建筑工程方向不介绍车辆移动荷载制式,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一般不介绍房屋建筑荷载制式;且各方向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力学教材。其它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制图、建筑材料、结构设计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不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某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内应该统一采用相同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且讲授内容与课时数也应统一。尽管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专业基础知识时会有差异,但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来看,还是统一为好。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该采用兼顾专业内各方向的统一教材,并安排相同的教学时间。

2·用发展的视点定位建筑工程培养方向的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除必需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理论,如砌体与混合房屋结构、混凝土房屋结构、建筑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建筑结构实验与检测等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侧重增设城市道路与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城市道路设计、城市立交桥等课程。同时,紧跟现代科技与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如结构数值分析、工程结构隔震与减振、建筑CAD等课程。为了使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还可考虑适当增设土木工程专业其它工程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如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等。这样,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具备了扎实宽广的专业学科知识,不仅能适应房屋建筑工程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也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其它工程方向的基本需要,在知识结构上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发展空间。

3·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现在值得探讨的培养模式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是否必要再增加土木工程专业其它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各种工程方向(如建筑工程方向与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已出现相互结合、共同参与企业生产行为的趋势。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已可承担相当数量的道桥工程,一些路桥建设公司也能承担建筑工程项目。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资质已向着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岩土工程等综合具备的方向发展。就城市建筑而论,近年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猛,这种客观形势已经要求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岩土工程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顺应土木工程界的这种发展趋势,有侧重地综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毕业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使企业在吸收了这样的学生后,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具备创新和生存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方向学生,除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如房屋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地生产实习、建筑勘测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可考虑增设交通土建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的课程设计或实践环节,如道桥工地生产实习、道路勘测实习、道桥毕业实习、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以建筑工程为主,兼具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基本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他们以后适应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工作打下更扎实的能力基础。

4·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开设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个人特长的必要手段,是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本科生选修课普遍存在门数少、课时少等现象,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然而,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都在要求学校增设选修课。作为选修课既可以是跨专业方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实验课,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也可以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其它选修课,如各类土木工程造价计算、高级计算机语言编程;或是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专业上相互交叉发展的机会等。

土木工程教学范文第5篇

1.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积极进行教材建设针对“土木工程CAD”教学内容优化、授课用软件版本低等问题,我们组织“土木工程CAD”和“建筑制图”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将基本教学内容分为CAD软件的基本知识、绘图准备、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与外部参照、尺寸标注、设计中心及查询功能、图纸空间及打印输出等九部分,并通过实例深化对每部分内容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土木工程CAD》教材,该教材以AutoCAD2013软件的基础命令为基本教学内容,结合土木工程图纸的基本元素和制图标准阐述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将CAD基本制图方法与土木工程制图规范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完整的内容体系。为了保证内容的全面性,教材中设置了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着色与渲染等内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制图相关规范和标准,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图的制图步骤和制图方法。教材的每一章都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思考题和上机题,方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2.改善教学方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改变“土木工程CAD”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与实训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在教学实践中,第一,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对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演示,学生“一人一机”进行学习;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必要的动手操作时间,并在每节课中保留十分钟的时间为学生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下或上机实训中解决;第三,通过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缩短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训之间的周期,做到即学即练,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将CAD绘图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在第一节课将某建筑平面图大作业发给学生,该大作业既包含应用CAD基本命令绘制建筑平面图纸基本元素的内容,又包括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将该大作业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内容融入到各章节内容的讲授中,使学生在学习CAD基本命令的同时,掌握这些命令在土木工程制图中的具体用法;在讲授完最后一章内容后,指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完整地完成大作业的绘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形,寻找图形绘制的快捷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上机实训效果,采用任务引导型教学方法。首先,制定详细的上机实训计划,明确每一次实训的具体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其次,编制针对性的习题集作为实训任务的补充,使学生实训的任务充足,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最后,要求学生将实训成果上交,在批阅时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对比甄别,防止出现抄袭或雷同现象,并将实训成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

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动手能力培养为了改变传统的纯粹上机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问题,采用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即将学生的考核内容分为上机考核、上机实训和平时成绩三部分。其中,上机考核采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图纸绘制的方式,上机实训成绩以学生上机实训提交的成果为依据,该成果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其上机考核成绩的真实性;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出勤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来确定。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外,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指导学生在做好实训任务基础上,多动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通过对往届学生实训操作中常犯的错误的总结,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中少走弯路,并且掌握一些必要的绘图技巧重视认证考试,构建纵横交叉学习模式为了使学生对“土木工程CAD”的学习得到社会的认可,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在“土木工程CAD”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掌握从绘图准备到打印出图的全面知识,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纵向的提高,以认证考试为契机,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扩充和巩固,将课程教学与认证考试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纵向提高和横向巩固,形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动员学生参加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建筑CAD模块)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应用工程师考试(建筑设计方向),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通过率,增强其专业竞争力。

二、土木工程CAD教学改革效果

在“土木工程CAD”教学实践中,将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应用到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包含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材建设、习题集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和认证考试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系。教学实践表明,“一人一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操作,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方法改变了枯燥的CAD操作命令的讲解,将CAD操作与土木工程专业制图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任务引导型的实训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评估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一年来的教学考核成绩表明,这种考核方式能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任课教师提供了客观的教学信息,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积极动员和认真辅导,大多数学生参加了相关认证考试,通过率在90%以上。由于教学效果的改善,课程的教学氛围更加融洽,教与学中的问题被提出来并及时得到解决,真正促进了教学相长。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