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以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变、课程设置内容的特点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视角,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在市场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需求的整体结构等方面发生巨大转变的情况下进行了相应改革,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特点的同时,却面对毕业生就业面单一、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率下滑的现实。因此,怎样结合课程设置体系,从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等方面出发,对该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是每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受多方面条件影响,目前全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形势比较严峻。为加强对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管制和实行预警机制,我国大学开始实施“红黄绿牌”专业制度,对高校所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失业以及薪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社会予以公示。据权威数据机构麦可思公司就全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半年以后再次面临失业的人数在此次调查中排名第四,而体育教育专业更是滑落为红牌专业,被限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当然,体育教育专业此次“被亮红灯”不是社会不再需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其原因有社会影响因素,也有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以后,普遍会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面狭窄”;二是“学非所用”。在“就业面”方面,近些年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是非常理想,尤其在我国高校实行扩招制度以来,在体育院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学校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对办学思路进行及时调整与干预,导致就业率明显下降。因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到教育领域从事工作,这种情况在高校实行扩招以后使得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得尤为困难,这种情况如不做出改变将使本专业开设前景不再被看好。而在“学非所用”方面,相对于考公务员、竞聘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因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使得企业工种增多、发展空间得到提升,使得选择在企业工作或者干脆依靠自己技术技能自主创业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呈增长趋势。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所聘的此专业毕业生在大学所学专业与岗位技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要说依靠自己技术技能自主创业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运用市场营销、人事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壮大自己的事业。因此,针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定论。高校进行扩招,学生数量增多,但社会提供的岗位不足,即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而引起的失业是总量性失业;相对大学毕业生盲目选择前往沿海城市就业,高校主管部门并没有针对社会人才实际需求,从专业设置、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来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而导致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还有因为高校人才技能的培养、知识能力的传授等方面的教育供给结构和社会对人才所需要的人才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就业失调,而形成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和就业市场岗位空缺两种情况同时出现的现象,属于结构性失业。所以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口径方面比较狭窄、学生适应能力不足,没有把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完全呈现出来,而在就业市场竞争机制下这些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
2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来实现。学生必须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前提与引导下来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体育院校课程设置主要是在政府教育部门要求下来依靠相关学科专家的意见确定相应课程,从而使其灵活性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与质量到底怎么样,并没有一个比较权威或者明晰的衡量标准。我们认为需采取以下的措施。
2.1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提高毕业生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在许多体育院校都开设有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但基本上这门课程往往是在大四即将毕业之际,所进行的2-4个学时的就业指导或讲座,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我们认为,良好的就业能力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教育与培养才能形成的,因此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一定要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通过学习态度的端正、专业思想的巩固、学习方向的明确和未来求职市场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自主创业的规划与实施,来使学生清楚地评估自己,适应社会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2.2课程体系要综合考虑教学领域专家及其他领域专业人士意见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仍然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等作为必修课,和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要求作为限选课,以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任选课的模式,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然而,这样的一套模式和方法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使得人才培养并没有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要构建前瞻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要综合考虑体育教学领域专家及体育其他领域专业人士的意见,对现有的课程以及教学时数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改变。
2.3鼓励和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方面提出,面对当前社会发展形势,高等教育应加大学生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并将其放在首位,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通过“一专多能”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修读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学位,促使学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就业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培养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自己将来择业、创业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以此改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单一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白波,张应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52-154.
[2]郝德勇.社会化定位与适用性人才培养———我国当代教学型高校的出路与作为[J].教育研究,2005(5):54-57.
[3]彭贻海,王莉.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92.
[4]刘延波.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学范式的反思与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80-83.
作者:吴鲲 李海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