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认真全面剖析基础教育需求,对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础教育需求入手,对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当下教育理念转向以及实操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研究认为,基层体育教育人才与教学服务目标的双向需求加速了高师教育转型,进而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加以革新,基于基础教育与社会需求,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应进行调整,与时俱进的向“育人型”“探索型”“创新型”等方向推进。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树立全方位“育人”发展导向,要不断加强专业设置与“育人”内容的提升,探索体育课程类型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需求;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重要来源基地,其人才培养的水准直接影响基础体育教育的发展。自20世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评价体系给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师教育带来诸多挑战。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云南中考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同为100分的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也引发了教育界的重大舆论和对中学体育教育的重新思考,把体育放在与主课相当的位置,不但提升了学科地位,更是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此举必将推动基础教育对体育教育全方位重视。对此,本文拟从基础体育教育需求入手,对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进行积极探讨,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更好地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1社会基层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加速高师教育改革
1.1基层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强化,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的体育课堂,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单纯的指导,只能通过重复的动作训练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教学模式枯燥,方式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平淡[1]。如何在有效锻炼学生身体、掌握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是我们需要思考并实践的问题。教学方式方法应灵活运用,在教授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及学生持续锻炼的优秀素质,锻造终身体育理念,进一步改善基础年级“小胖墩”“小糖人”“小眼镜”的形成,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发展,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集体存在体育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不达标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已迫在眉睫,高校学校体育应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理论到实践,转变已迫在眉睫目前人才培养的重点。
1.2教学服务新目标要求。自国务院2011年提出全民健身的五年计划后,全国多个省市随之制定全民健身的五年计划,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从而促使了五年内实现体育健身运动的社会化建设。在全民健身政策的指引下,社会群众也愈发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科学运动锻炼的认知不断加强。意识的提高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这也使得健身房、广场舞等各种社会体育锻炼的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种对体育专业高素养的人才需求,使得体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越来越广泛,针对这以现状,提高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科管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高素质技能管理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现有形势下所需要改善的重要而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改变发展的要求。
2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转向
2.1由运动技能型向体育“育人”型转变。随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新时期教育理念推进,基础体育教学也随之发生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对个体成长的培养,则是当下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向[2]。其中,具体体现为体育教学由偏重于运动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在传统基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技能性知识的掌握一度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随之导致“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学习挫败感极强”的尴尬。归其根本原因则是以“技能教学”为主导的体育教学,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皆以“运动技能”为核心点,然而,一旦个体的运动技能不佳则在体育课程中处于弱势,则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显然,并非是学生不喜欢体育,而更多地体现在由于“技术失能”而使得个体被推出体育课程,如何战胜畏难情绪,克服自身弱点,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强大内心,这不仅是育体,更是“育人”的课程,它对个体多方面能力有触发与提升作用。
2.2由传统教育教学向探索型教学的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革,主要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素质和教学方法等开始逐步转变,要改变从知识教授、传统单纯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教师直接灌输知识结论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为互动、探索、研究、自主及乐趣式教学,从而,探索性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成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3]。改变课堂教学内容由封闭转为开放,学校应引进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如多媒体、质量过硬的自媒体、先进的课程软件等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转变的难点在于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的特点的诠释,改变传统的教授类及学练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力度推行及运用创新类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促使专业知识运用的高级形式之一,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知识的运用和体现知识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挖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有趣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最终使学生体会学习体育课程的乐趣。
2.3由“规训”型体育向“创新型”体育转变。从更宽泛的意义来讲,培养“自由而有约束性”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下社会教育的集体共识[4]。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学科都应起到一定的推动性作用。其中,体育学科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理念应该有所更新,突破由重视运动学习能力的同时,转向重视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转变。高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及学习能力。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教授为目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被忽视。体育专业教学也不例外,术科课时比重过大,运动技术标准要求过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给学生展现一个标准的技术动作,而后在用书本上的依据去佐证这个动作的正确及合理性,同时强调学生按演示标准进行持续重复的练习,导致学生很难冲破“单一”思维的盲区,从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从根源上来讲,体育教学的“规训性”过重,对个体的“创新型”能力的培养有了诸多的限制性作用,其中,如何在各项运动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身体能力自我拓展,则是诸多体育学习者一直未能完成的课程。显然,新时期体育课程要更为深入地理解体育教学“本身”的“规训性”,要明晰“规训性”的双向性存在,从而,降维“规训性”,给学生以“创新”性思维训练。
3高等师范院校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策略
3.1体育专业要树立全方位“育人”发展导向。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能型”体育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从社会供需满足的角度上来看,体育人才对社会未来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具有高文化素养、既懂运动营养保健方法又懂运动技术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新型体育人才,必然将替代只会运用竞技训练技术及运动方法的体育人才[5]。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要求也必然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体育专业人才既要懂本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懂营销和管理的体育人才。从国内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来看,我国目前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主要是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培养营销和管理能力,这远远还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基础体育产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显然,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定位需要不断结合并加以调整,不断地调整定位。不过,可乐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正在逐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努力。但归其动力而言,树立“全方位”育人导向的培养定位则是极为关键的,即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要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要接轨方面来进一步完善实施。
3.2优化专业设置,树立育人目标。专业化培养是基础教育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任何教育均无法回避这一基本规律。而专业设置之前,目标定向则往往是决定如何培养的前提。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的改革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诸多新目标与要求,推进体育乐趣化、体育生活化、体育人文化、体育现代化、体育新颖化、体育多元化、体育实用化、体育社会化,一度成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6]。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专业体育教育培养更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师资,则必须实行相对应的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应当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的结构、规模和品质上的需要,才使得基础教育具备活力、动力和生命力。体育专业的课程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应及时更新知识,改变老套、落后的课程内容。普及学科类课程比例,逐步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兴趣课程和非竞技类课程。细化课程内容资料管理、教学过程、考试组织等教学体系,课程内容要强化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多种学科知识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渗透与交汇。形成课程多样化、兴趣化形式,兼顾多种学科,注重基础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素质,加强体育专业学科与社会发展相融合达到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
3.3服务社会探索课程改革。在传统观念中,基础体育教学主要集中于服务于学校体育教学,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重要事实。然而,从社会服务需求来看,体育教学人员除了学校体育教学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及社会健康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也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情况,也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这也使得基层体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趋近于社会服务型,形成能够胜任全民健身体育专业人才指导工作紧缺,而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体育专业人才无法胜任体育专业指导的工作。因此,在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课程类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当下社会这一系列的需求,在体育教育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在进行运动基础课程、运动专项课程与顶点课程开设的同时,还要基于社会服务需求的考虑,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社会体育内容的相关培养,以备其进入社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方面,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开设的同时,可以俱乐部服务的形式使学生进入社会体育,了解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院校教学中“新兴学科”的开设,在“开放”探索课程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培养,以使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的启发。
4结语
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理念、结构以及对社会需求的呼应,将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人才的培养[7]。高等师范院体育专业育人直接影响着社会基层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显然,充分调研基础教育需求则是极为必要的,依据高等师范院校的顶层设计,结合基础教育需求,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应不断加以调适,其中,要突出应以人才培养为主,改变以往的教育培养方向,改变以学科和科研方面教学内容的扩展课程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课程。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时期,唯有知识与技能、素质与管理兼具的人才,具备探索、创新精神的个体,才能够更好地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与之相应的高师体育人才培养,要突出基础教育经验,充分关注“底层呼声”,则是当下急中之急,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发展。
作者:盛洪涛 史文虹 米宏伟 王晓晨 单位: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赤峰二中 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