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理念的反思及建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满足教育需求建设学习之邦
中国的古代文明延续有年。但在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西文明的交锋中,中华文明处于下风。中西方文明在近现代的碰撞,本质上来说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是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之间的对话。在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谴责列强的暴行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反思封建帝国的立国资本,也不能不分析西方强盛的文明资源。对这个问题,20世纪初就有志士仁人通过“科学”和“民主”两个关键词给出了答案。但提出一个口号是容易的,践履一种理念、实现一种理想的路是漫长的、坎坷的。意识形态是可以超前的,而经济起飞却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时间。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背景,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不只是工业文明的品质提升问题,更有信息文明的追赶问题,对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则还有一个走出乡土社会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论述经济起飞的时候,谈到了经济利益与科技发明的关系。
他从正面阐明了英国工业文明兴起的条件,也论及中国社会在科学、哲学和发明创造方面缺乏激情的问题,这就从反面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①作为亚洲大陆国家,中国走出相对封闭的乡土社会的历程自然漫长。“文字下乡”②与社会生活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联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中国超稳定社会延续的一种合理解释。如今,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处在多种文明成分交织的背景中。在这种交织中,虽然我们确实还有相当成分的农耕经济,但伴随政府推进城镇化意识的增强,新型工业经济的拓展,知识经济的端倪初露,更加之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改变这种格局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越来越取决于我们的国家能力和个人能力,取决于我们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而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的学习,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反过来,由于无形资本的价值不断得到承认,知识创价的回报不断得到提升,个人收益与知识、能力、技能的联系日显突出,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主选择。我们确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学习可以兴邦;学习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学习可以立人。
全球化使国际竞争加剧,同时直接使我们进入了国际化学习的场域;信息化向我们提出软硬两方面建设的挑战,同时也使我们外接世界、内联僻壤成为可能;市场经济调整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调动了我们的教育需要,刺激着我们的学习欲求。为进民德、启民智、开民力,建立一个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学习型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的必然产物。在知识型社会中,知识资本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本,国民学习能力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基础,善于学习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因而,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主动学习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不再是学校一种实体,而是由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多种学习型组织所组成。因此,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是迎接知识型社会,实现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跨越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投资人力资本,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
过去的20多年间,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热情高涨,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亿万人民为教育发展慷慨解囊。如今,知识在改变着国家命运的同时,也改变着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命运。2000年底全国范围内“两基”目标的实现,更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强烈渴望,人们逐渐意识到投资教育乃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投资。学习变成全社会的需要,也成为个人和家庭投资的热点。与20世纪80年代踊跃的捐资助学有所不同,今天的投资教育热潮持续高涨,是因为知识的价值日益得到了市场经济的重新标价和认同。党的十六大更加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教育不仅能强国而且能富民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百姓从投资教育中获得了回报,使他们更渴望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新的学习是以个人主动自愿为基础,以个性化、多样化、非职业化学习为特征,以个体发展多样性、个体享受丰富性为原则的,它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品质为优、能力为先、服务为核,它的关键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需求就要有供给,能否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必然成为教育本身如何发展的一大新课题。
真正的学习之邦应该是: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中,人人想学习,人人爱学习,人人有能力学习,人人需要学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处处是学习企业、学习社区和学习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必须不断地学习,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将包含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我国目前实行的传统的教育制度——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在学校内进行的一次性国民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变成他自己”,教育应该与就业、个人发展及经济增长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教育“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③政府只有构建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开放的和灵活的教育制度,打破不同教育之间过时的藩篱,改变学校教育与职业能力开发的割据,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网络,才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
正规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它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它所惠及的范围是广阔的,它所惠及的人群是普遍的。从根本上来说,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是大众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它具有极强的外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随着教育为个人福利的贡献价值越来越成为常识,教育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民间资本、甚至国外资本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在不断提高,教育的产业性质得到社会的承认。但从基础上来说,教育的公共性不能也不应该消解。
相反,越是在社会进入到高级文明阶段,越应该强调教育的公共性。教育关怀是指以政府为代表的所有利益主体或利益人,从教育的途径在总体上关注并致力于改善所有人的生存状况,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是富人还是穷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是沿海人还是内陆人,是平原人还是山区人。地理位置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家庭的遗传素质差异是无法改变的;地域性文化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短时内难以改变的。一些人一出生就比另一些人有着更加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文化资源乃至社会资本,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社会分层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然而,承认差异、承认不平衡、承认分层并不是默认其存在的理由,也不是对此表示无可奈何的借口,相反,它应该是我们努力要改变的。人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家乡,但只要他拥有健全的大脑,只要他有学习的条件,只要他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就不会陷入命运决定论的泥沼,他就有可能摆脱分层给他带来的负重,他就有可能在自己求得流动和发展的同时,做出有利于公共社会的贡献。所以,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未来,关怀教育就是关怀未来。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我们不能允许出自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未来社会是远离正义的社会。正义的社会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创造。教育就是我们创造未来的“利器”。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平包含了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起点的公平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几乎无所不在地存在着激烈竞争时,教育不能放弃它自身特有的缓冲社会矛盾的重要功能。教育关怀作为对人的终极关怀,不存在时空制约。教育关怀和教育公平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教育关怀的核心是关注并致力于改变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消除由于外在各种差异而带来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关注并致力于消除由于各种差异带来的歧视。教育关怀的对象是全社会,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文化、地理等环境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和管理者,乃是教育关怀最大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
时至今日,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共有的一片天空底下,当有的地区已经吹响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号角的时候,有的地区还苦苦地在“普初”线上努力;当有的学校已经开始以集团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四方经营教育品牌,收取“教育红利”的时候,有的学校却找不到一方供孩子们活动的操场,有的民工子弟学校甚至在“非法”惨淡经营;当有的教师已经可以在收入上“议价”的时候,有的教师仍然在拖欠数月工资的生活水平线上劳作;当有的学生的私房已经被书籍、文具、电脑、游戏卡充斥的时候,有的学生连“286”的电脑还没有见过。当年出台的重点校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由政府部门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勒紧腰带办几所高质量的中小学校,那是以物质短缺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和产物。如今,重点校政策的收益已被家长和社会所默许,但由它所滋生的负面影响(如学校之间的隔绝,学生之间由于歧视而引起的敌视),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今天的政策不能再继续加大教育不均衡这个现实,而这一现实,正是教育最应当关怀的角落。市场经济不是放任经济。市场经济不是不要政府行为。凡是市场能做,并且能够自律自为地做好的领域,政府就应该退出;凡是市场无法承担的职能,政府必须介入。市场经济是讲利益最大化的,逐利是市场的动力。教育投资运营形式的多样化乃是公众选择的结果。
人们垂青什么样的教育,资本倾向什么样的领域,乃是一种市场选择的行为。从人们获取现实利益的角度讲,不管谁来提供,谁来管理,只要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的教育就是好的选择。政府鼓励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与政府撒手是两回事。事实上,如果完全放任由市场主导教育事业,教育的公共性就有可能受到侵蚀,教育的公平性就有可能受到背弃,社会的长远利益也因此会受到损害。同时,在承认三类教育劳务供给④存在的前提下,政府的供给多少与供给方式都与市场机制有关,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政府始终应该是公共教育的最大提供者,因为它必须守住公共教育的底线。政府无法包办教育,也没有能力包办。新涌动的民间教育投资热情为政府重新考虑其教育政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认为,政府在保证维持基本的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应该将关注点更多地指向处境不利人群和弱势群体,必须倡导并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没有理由不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起点上的差距。“一刀切”的办法是最便捷最省力的办法,但往往是最靠不住也是损害积极性的办法。“锦上添花”自是美丽,但“雪中送炭”更知冷暖。现代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而且还应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平衡器”。前者和发展相涉,后者与公平关联。没有一群人离开了另一群人能够孤立地发展,同样地,也没有一群人离开了另一群人而能够享受孤立的公平。倡导教育关怀,维护教育公平,政府为先,人人有责。
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价值
没有学习之邦不会有小康社会,没有教育关怀不能维护社会公平,学习之邦总归是学习者之邦,教育关怀终究是对人的关怀。而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假设。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与人的自由联系起来,与人的尊严联系起来,与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乃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非常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真正实现“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
毫无疑问,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样。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无论是生产者、技术发明者还是思想家,都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有可能从理想变为现实。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培养人格健全、个性发展、具有职业能力的现代社会的公民,以及具有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能够思考和解决创新问题的专门人才。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过程,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应将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惟一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这样的教育宗旨加以衡量,我们的政府、学校和整个社会在许多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到位,还需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事实是,教育“买方市场”和市场调控机制的逐步显现,“唯学历主义”之类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挑战,人才市场对培养“通才”、“完人”的要求愈发突出。社会不仅需要高科技领域的尖端人才,而且需要大量各级各类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高学历固然重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更重要。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比许许多多迅速过时的专门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性,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不仅是为了防止知识的割裂、技术和工具对人的异化,更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度适应性、创造性、和谐性、丰富性的现代人的需要,使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素质综合发展,使他成为一个完人,使他成为其自己。现代化社会发展是一个逐步树立知识权威的过程,教育与国家的命运、教育与人民的命运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和紧密。教育要以人为本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共识和公民的一种必然需要。现代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同时,不仅使人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并对后代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教育曾被视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培养劳动者的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
所有这一切如果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人的需求层次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由维持基本生存,保障物质生活条件为主转到以追求个性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丰富人的精神享受为主,既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条件约束的过程,也是人对自身发展的自我认识过程;教育由单纯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发展成为追求实现人的幸福生活的重要目的,并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甚至艰辛的认识历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时,当一个社会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生活作为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党的十六大响亮提出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对我们所处历史阶段的一种既理想又现实的价值表达。
改造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品质
学习之邦的教育状况如何,说到底是一个教育品质的问题。现代教育的发展意味着教育在更大程度上的普及,教育在数量、规模和培养能力上的发展;意味着充裕的教育经费、完善的学校设施、先进的教育技术等等;然而,教育的现代性,主要是体现在其“软件”的品质上。一个自上而下严密控制的体系,一个家长、学生、教师、学校没有任何选择权利的制度,很难说是现代的、有品质的;一所即便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装备的设备精良的学校,如果实行的仍然是死记硬背、分数至上、题海战术,很难说是现代的、有品质的。
进入社会的中心和前沿的教育,需要归真返璞,需要切实地改善人的生存处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传承人类文化的文明源泉、成为提升社会道德的文明灯塔,以及成为社会和社区创造性的文化中心。这是教育的应有目的。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品质。教育品质包括体系品质、组织品质、内容品质和方法品质。它关涉我们为学习设定的格式、选择的材料,以及组织的活动。灵活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充满合作和乐群精神的学习型组织、内容丰富而有趣味的学习材料、生动活泼而涌动创造激情的教学活动、以发展为导向的评价系统,是教育品质提升的方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为适应现代知识型社会的需要,重新调整并完善原有体系,更客观、更实际地面对本国教育现状,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有利于实现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过程。
这样的体系适用于社会上所有的学习型组织,并以能力为先,以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为目标。它突出体现在强调非正规、非正式教育途径与形式,鼓励三级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非正规教育;提倡学有所用,边学边干,技能为先;初步将职前的正式与非正式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连通;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衔接;将校园教育与校外多种形式教育相互补;将在岗进修与脱岗学习相交叉,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环境下受教育者以学历教育需求为主的公共教育体系。教育品质最终可以归结为学习品质。学习是超空间的。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从农村到工厂,从办公室到实验室,从课堂到田野;读万卷书是重要的,行万里路更重要。学习是超时间的,学习从人出生前就已经开始。
学习是人全部器官的参与:大脑是学习的枢纽,但人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是学习的重要通道。学习是社会性活动,学习不是个人的独角戏,君子独学,则孤陋而寡闻。个人可以学习,组织可以学习,社会也可以学习。学习能不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能不能转化为个人的幸福,能不能丰富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能不能推进和谐、健康的组织氛围和促进全社会福利最大的提升,乃是学习品质的最后判据,也是教育品质的最后判据。所有的教育环境以及所有的教育内容都应是围绕为人真正享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服务的,能充分为消费者服务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在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更大程度地普及教育,满足全体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实现全民教育的理想,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公民的基本学习需求在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必将对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维护教育公平的要求日益强烈。我国的教育需要从数量、规模、培养能力的增长,转向内涵的发展,这就需要更新教育的“软件”,建立符合社会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全方位改善和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将愈来愈成为全社会普遍推崇的时代风尚与积极倡导的自觉行为。因此,全面创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更新和重建教育理念,这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