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区域教育配置均等化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内涵界定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展开所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具体而言,也就是教育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教育的人力资源是能动的教育资源,因而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最重要的群体;财力资源说到底就是一个经费的投入问题,它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经济基础;物力资源是保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基础教育资源是投入到基础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确定基础教育的合理结构,创造基础教育的良好环境的总和]。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基础教育活动中,由政府主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的基础教育资源(师资、生源、物力、财力、教育结构、教育环境等)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分配关系。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人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公平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中,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公平的关键;而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区域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基础[3]。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该地区、该民族以及个人的发展[4]。
均等化概念最早源于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思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指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群体之间得到大致均等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促进教育的民主与公平]。但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平等”,而是兼顾供求均衡效率的差异均等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每时每刻各地区都能从不同的渠道获得基础教育资源,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本身也需要付出成本与费用,而当配置所花费的成本高于非均等化所带来的损害的时候,进一步的均等化配置也是不经济不必要的。因此,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是在一个令人满意的区间内的均等化,也就是说,如果各地区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异在某一个可以认可的区间范围内,就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配置。由此,可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界定如下:在满足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需求且获得相应教育资源供求均衡效率的基础上,保证受教育者获得相对公平(在一个可承受范围内的相对非公平)的教育机会与权利(享受相同的基础教育条件和保证基本相同的基础教育质量)而对国家总体基础教育资源在各地区间进行合理分配。
因此,所谓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更确切地定义,应该是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均等化,它包括双重差异的内涵:1)兼顾“效率”基础上的差异均等化。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并不是在各地区都配置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教育资源,而是根据各地区的教学需求,保证各地区的教育质量,在国家计划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实施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追求区域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均等化(完全平等)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中国目前的现状是东中部地区的学生受教育条件要强于西部,不同区域师生享受的受教育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已经影响到基础教育质量。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目的,是要保证各地区的受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基本相同或者差异较小。因此,就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需求状况确定供给,而由于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需求状况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供给也必然会相应的存在差异,而差异化的供给正是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均等化的内涵。2)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均等化。相对意义上的差异均等化,就是指非完全均等化,而是均等化状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比如均等化指数最高为100,那么可以假设均等化指数达到7O以上,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就是相对均等的。
2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2.1宏观经济
教育与经济是一种互动关系],它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是教育投入的增大使得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提高,从而促进人才开发与培养,进而从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双方面的提升来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如董艳_7]、甘巧林_8等对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做了实证分析,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其二是经济发展对教育的促进作用,经济水平的提升会为教育提供更为充足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如王婷婷就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对象验证了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正向影响]。而郑茂刚则就教育与经济的交互作用关系构建了一个经济与教育低水平均衡的恶性循环模型口。宏观经济发展若是出现问题,首要的就是会引起教育投入的减少,而教育投入,无非就是三种教育资源,因此,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水平,而当各个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时,也就会连锁反应,导致各地区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而这就体现为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因此,宏观经济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2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法规的总和,它以措施、方针、法律、规定、规划、准则、计划、方案、纲要、条例、细则等文本形式存在。教育政策是教育领域乃至社会领域中社会政治和教育政治活动的形式和结果,教育政策活动是社会政治行为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教育政策决定着不同主体之间的教育利益分配,教育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口。谢湘等报道:政策原因是教育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甚至是主要原因。很多教育差距是由政策本身造成的,这些政策有些制定的时候就存在偏差,有些制定这些政策时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些政策已经不能反映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些政策经过努力创造条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进【1引。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教育政策的核心就在于调节各种教育利益分配关系,教育公平问题源于教育利益相关者对教育资源或利益的不同占有,表现出分配的不公,是教育政策调节所致I1,这其中就包括基础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从宏观上而言就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因此,教育政策也是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3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与教育相关的社会需求主要是指社会人才需求。教育是对人才的开发与培养,而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社会需求在质、量、结构上的变化都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需求与教育相互关联的视角,沈肠等提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是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_】;杨刘送论证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提出一方面社会需求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教育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_1;田贵平、袁建荣提出在高职教育中存在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是高职教育不能充分与社会就业相结合的关键问题[I;而李力则提出了社会需求是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切人点的命题_1胡;罗亚萍验证了1979—2007年劳动力的平均教育程度、新增劳动力中的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和大学以下学历人口数与中国城镇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大学以下学历劳动力增长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增强,中国应调整教育结构,使得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以此促进就业增长。由此,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当社会需求需要不同的人才需求量和知识结构时,教育也就要伴随着进行调整。但与社会需求产生真正关联的主要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输送的人才一般不直接面向社会需求,而是面向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基础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是一种间接影响关系。但社会需求增加,在影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基础教育的繁荣,而基础教育的繁荣也必然意味着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由此可见,社会需求的变化,最终会导致地区之间对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改变,而变化量的不一致就会带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问题。
2.4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问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制度是当代教育的架构,教育公正依赖于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公正是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诉求或公正伦理的审视,目的在于确立符合教育公正理念和要求的规则体系及其行为模式[2。教育制度引起的偏差与失衡是引起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是对趋于失范的公共教育制度的一种及时调整和再规范_2。李源田提出,除了经济社会、教育投入、师资质量等因素外,教育制度设计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最大,教育制度创新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王香丽则认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教育制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高校录取指标分配以及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收费等,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改善高校布局等,可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有效措施[2。;张宝贵则从教育制度的视角提出了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重要性的问题,提出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道路,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意义,依法科学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_2;李江源提出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建设的首要价值。。教育制度的类型分为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单纯的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都已经不存在了。我国目前采取的学制是小学、中学与大学相衔接,但中间又分支出职业教育的混合型教育体系。从国家层面而言,我国各区域采取的教育制度是一样的,而这种教育制度也是由我国统一的教育政策制度决定的。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却总会在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上发生调整与变化。如,某些地区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也就会倾向于发展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资源分配相对要少;再如某些区域,由于地方政府特别重视教育,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经费上给予大量的地方财政投入,而另一些地区,则主要采取社会资助的方式,大量发展民营教育事业。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虽然执行的宏观教育制度相同,但具体在教育偏向和资源分配上却可能出现不同的格局,而这也会成为影响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2.5模型构建
综上可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教育政策、社会需求和教育制度等四方面,但它们之间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存在交叉作用和间接作用等关系: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下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产生影响,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则是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下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产生影响;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产生的是间接影响,其中宏观经济通过引起区域财政收入和支出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产生影响,而社会需求则通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产生影响,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则是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产生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社会需求、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如宏观经济的繁荣会引起社会需求的增加,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教育制度发生相应调整(如职业性人才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力度),而宏观经济的繁荣又会对教育政策产生导向调节作用(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相应增加,对教育的资源投入也会有所增加)。
3统计检验
3.1基本思路和测量设计
首先,由于数据采集的有限性,难以直接测量较多年份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也就无法直接测量各影响因素对均等化水平的作用系数,但我们可以测量各区域在某些年度各影响因素与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之间的关联性或一致性,如果二者在趋势上体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则可以认为这些影响因素确实对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产生影响,顺其自然我们也就可以认为这些影响因素会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产生影响。然后,需要确定影响因素和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统计指标。对于宏观经济,可选择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对于教育政策,可选择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指标;对于社会需求,可选择就业人员数指标;对于教育制度,可选择本级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指标,说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偏向程度;对于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可采用普通小学生师比和普通中学生师比两个指标测量;对于教育物质资源配置状况,可采用基础教育年末固定资产总值进行衡量;对于教育资金资源配置状况,可采用基础教育事业费指标进行衡量。第三,需要确定统计检验的方法,由于需要检验的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与四大影响因素间的因果联系,因此,本文选择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检验,其中自变量为四大影响因素测量指标,因变量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测量指标。
3.2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在进行统计检验之前,需要获得各测量指标的数据,本文数据来源主要为国研网。由于原始数据量纲不同,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直线折算法,其公式如式(1):,Xij—minx0z“一————————上—一(1)maxx一minx其中,z’为无量纲化后数据,z为原始数据。
3.3统计检验结果
根据无量纲化处理后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普通小学和普通中学的生师比和宏观经济、教育政策、社会需求以及教育制度等四大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本能够成立,但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作用效果要相对较小,并且宏观经济起的是负向作用,而社会需求起的是正向作用。该结果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较为清楚的解释:首先,生师比是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的比率,生师比越大,学生数量相对增长要快,师生比越小,教师数量相对增长要快;其次,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的是教育投入,也就是主要是影响教师数量的增长,因此宏观经济与教师数量增长成正比,而与生师比自然就成反比,这就是宏观经济指标对生师比起逆向作用的原因;第三,社会需求的增长主要是人才需求的增长,此时学校倾向于多招生,也就是学生数量的增长,因此,社会需求增长与学生数量增长一致,因此,社会需求与生师比成正比例关系,社会需求在基础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中起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是两个长效性指标,对基础教育人力资源配置起的作用自然要相对不明显。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总体非常显著,具有很好的拟合性。从参数上而言,区域基础教育物质资源配置状况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是社会需求,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对物质资源配置的影响仍旧比较小。这说明对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而言,进行教育物质资源的投资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作用,如果宏观经济繁荣,政府教育经费和社会资助经费充足,就能进行较多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如果宏观经济萧条,固定资产投资就要相对较少。另一个因素就是取决于社会需求,当社会需求增加,学校学生数量增多时,中小学校也不得不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显著性系数显示,基础教育事业费对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非常显著,总体拟合效果良好,资金资源配置确实受四大影响因素的影响。由变量拟合参数可知,资金资源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宏观经济和社会需求,但此时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也对资金资源配置起正向促进作用。该结果验证了四大影响因素对区域基础教育资金资源配置均等化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命题。
4结论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依据和首要价值。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普及的重点,其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就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基础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差距,但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在基础教育资源总量有限、优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远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普遍需求,难免区域资源配置上出现比例的不均衡,从而引发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非均等化。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是一个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其影响因素并发现关键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非均等化配置难题具有重要的决策借鉴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不是来源于教育政策或制度本身,反而是来自于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性人才需求状况的差异,它们决定着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供给与需求,而正是供给与需求的动态性匹配调整导致了区域之间基础教育资源投人的差异。因此,我国下一阶段进行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优化的重点不在于改变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基础教育政策或制度,而应该将重点放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强区域间人才资源自由流动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教育、人力资源系统的协同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