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从宗教看高校思政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家庭等客观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唯“智力”、“科技”效应而导致“客观在大学占据领军地位,诚然,自然科学研究应将“客观性”放在首位,但冰冷的客观也使得众多高校缺乏温情的人文关怀。“后现代”大学教育又过于尊崇专业教学及职业培训,社会的重压使得高校非常重视让学生掌握“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却忽视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与追问,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但就精神层面而言,他们是匮乏的,亟须精神的支持和价值观来填补这~空缺。而基督教又恰恰倡导“博大的爱”、“精神的永恒”、“上帝会在痛苦中光临人类”,在人文关怀缺失而学生又亟须精神引导的当口,基督教奠定了它在高校传播的基础。基督教的传播途径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选择。基督教比较普遍的传播方式是利用外在人际网络,吸引、带动周围的同学加入,笔者走访发现,这些信教学生中有些是来自一个宿舍或者一个班级。信教学生会首先向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传播基督教,对同学、朋友的认同感比较容易消除学生对基督教的陌生感,而他们的现身说法也不易引来周围同学的排斥,特别是当有学生需要帮助及遭遇挫折需要寻求安慰时,信教同学的及时出现会大大增加基督教对他们的吸引力。除了人际网络传播外,个别狂热的基督徒违规在大学校园里通过发放传单、随机拦住学生交谈等方式,公然传播基督教教义等有神论思想,这些做法客观上也创造了一些学生与基督教接触的机会。
(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虽是基督教滋长的温床,而真正令其蓬勃发展的则是大学生群体本身。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思维判断能力,加之从小所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几乎没有人表示他们是一开始就非常坚定地信仰基督教,绝大部分基督徒都有怀疑、接近、了解、最后选择信仰基督教的历程,他们接受基督教的过程并不是被动、消极和盲目的,与之相反,他们的选择交织着理性与情感,经历了复杂的内心斗争。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青年学生处于求知欲最为旺盛的阶段,在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交锋中,他们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思考生命的意义,但同时自身缺乏坚定的科学信仰。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求知欲强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基督教历史悠久、教义神秘而对基督教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又会被教义表层所要求的“不以功利为目的”、“爱人如爱己”、“净化心灵”等所吸引,不少学生会被“震撼”,成为信徒。
二、应对措施
(一)大力开展无神论教育,引导学生全面
了解宗教知识。并客观看待宗教的双重作用任何一名大学生信仰宗教,归根结底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不坚定,所以,在高校开展无神论教育,开设宗教选修课,普及宗教知识教育,揭露宗教的迷信本质,是高校宗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二)注重^文关怀和精神疏导
不少大学生信教的契机是面对迷茫和失落时的孤单和无助感,因而选择带有温情关怀色彩的宗教,如果他们在遭遇心理危机时能够及时地获得有力的指导和温暖的关怀,那么宗教对他们而言便不那么有诱惑力。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消除他们心理危机的根源,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全面了解学生隋况,深入个体,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精品、优质的活动吸引大批学生融入到各种学生团体和组织中去,在学生心中构建起归属感,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认识到个人在团体中的价值和责任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使他们在面对残酷竞争和就压力时积极、自信地面对。
(四)加强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及校园宗教的管理
许多信教者包括部分高校有关部门工作者认为信仰只是个人的事,并没有看到宗教信仰对社会影响的复杂1断口长期性,同时他们对国家的宗教政策了解甚少,个别狂热的教徒还会在校园内进行非法的宗教活动,因此,加强宗教的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学校应向学生宣传《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区分合法和非法的宗教活动,自觉避免参加并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学校也应明令禁止、严格查处校园内的各种违规的宗教行为。同时,各高校也应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打着宗教名义进行各种非法活动,杜绝由宗教引发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