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历史环境意识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历史环境意识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历史环境意识教学

1提高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理论水平

历史教师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力军,对在校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立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的是老师的最高本领。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文化修养。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中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做更多的课外积累,向杂志、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要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眼界,做真正的有心人。其次,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理论,适时更新教学观念。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创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参与者。再次,历史教师也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做绿色教师。教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品行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是高尚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把环境意识和保护行动结合起来,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的环保意识是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的前提和关键,只有教师自身的提高,才能将自己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意识。

2充分挖掘历史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

第一,用古代先贤关于人与自然的精辟论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便是自然。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河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他在治国实践中,将保护资源环境与改革发展综合考虑,取得了很大成功。儒家十分强调“天人合一”、“顺人守时”,荀子则将山川林泽的管理和自然的保护更是上升到制度的层面“,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古代先贤的这些主张辩证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深层次上揭示出和谐不仅是人类处理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对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要利用史实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就必须钻研教材,挖掘和积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环保素材。我国古代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及水利工程的兴修无不体现了对环境的保护:秦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的兴修;汉武帝和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在关中修建六辅渠和白渠;诸葛亮在成都西郊筑成“诸葛堤”等。这些水利工程,主要用于灌溉农田,少数用于航运或其他用途,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起过积极作用。第三,用历史上典型的生态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早期的农业靠天吃饭。抗洪排涝,兴修水利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秦昭王时,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平原兴建了著名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它是典型的生态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典型生态工程建设,这对我们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适当补充,与现实紧密结合,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讲到战国时期儒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补充史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告诉学生这是孟子提出的主张。让学生知道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认识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向学生说明,人类的每次进步,每一种发明都曾以牺牲森林为代价,如:建造房屋,纸张的发明等。人类无限制的索取最终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例如我国陕西、甘肃、山西一带,到处是荒山秃岭和移动的沙丘,十年九旱,人民生活十分艰辛,但在古代并不是这样。据考证,在先秦时期,这一带是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黄河上游森林覆盖率达50%,只是由于人们盲目毁林开荒,加上战争和林火,森林消失,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气候巨变。再如长城以北以由“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变成了沙漠。通过这些材料的补充展示,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追求,面对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很多棘手的问题,人类幡然醒悟: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环境污染形势比一般人认识的要严峻得多,而且日趋严重。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