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小学教育问题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乡村小学教育问题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乡村小学教育问题探讨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见小学教育又是农村教育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已渐见成效,农村小学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毋庸讳言,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客观上制约着教育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小学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甚至不惜花巨资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尤其是最近又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提上日程,这无疑给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春天。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与城市小学相比较差距仍然很大。大部分农村小学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缺乏或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这些20世纪70~80年代的仪器设备由于使用时间长、损坏多,在教学中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学校的办学经费缺乏,现代化教学仪器的购置十分有限。尽管按“普九”硬件的标准要求已达二类或三类标准,实际上是将陈旧的、损坏的仪器设备算在内的。这种现代教学技术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接受现代化信息的机会。另外,农村小学图书馆的书籍拥有量很少而且书籍陈旧,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图书馆,只有一间简陋的阅览室,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一些图书不仅损坏严重,影响阅读,还有很多图书已经不适宜今天的孩子去阅读,那一摞摞泛黄的图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地躺在书橱里,无人问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在最美好的年代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而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探索课本以外知识的机会。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个破旧的篮球,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许多农村小学开展音体美教学的全部家当。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专门的音体美教室或者活动场所,老师就在学生的所在班级简单的进行教学。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音乐、美术、体育器材短缺或过于简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队伍质量偏低,直接影响教学水平

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有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教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其中大部分的教师仍然坚持“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听、写、读、背、考”的五段式教学法依然是当前农村小学的主流教学方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更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且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但由于经费、师资及硬件条件的制约,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都难以实现。这种整体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必然在教学上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目前农村小学教育还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因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资待遇较差,发展空间小,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再加上有工作经验的中青年优秀教师被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或其它更好的学校调走,农村小学只留下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或者代课老师,教师年龄出现断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使素质教育成为了纸上谈兵。同时,教师负担重、待遇差等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改善。专业教师不足导致许多农村小学尤其是村级小学,一个教师要上几个班的语文、数学课,还要兼上音、体、美等课程。平均每个老师每周大概要上25至30节课。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农村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和城里的教师相比,普遍偏低,他们的收入除了工资卡上的基本工资外,其他福利待遇也很少,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据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可以说是开设齐全,但是由于缺乏音体美的专职教师与教学设备,这些课程往往形同虚设,大多数是由班主任兼任。小学一般应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和计算机课。但是由于缺少专职的英语老师,一些农村小学只能从附近乡镇的中心小学聘请或者直接由本校略懂一些英语的老师担任,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此外,农村小学使用的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县城中小学淘汰的二手机,由于反应太慢,一周一节短短的计算机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课程结构还存在偏重分科课程,学科门类繁多等问题。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所用课时占了小学阶段总课时的38%~47%。而且,在以往的课程计划中,这两个学科所占的比例甚至达到60%。此外,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需花费的时间也较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课程内容“难、繁、偏、旧”,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严重的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家长轻视学校教育,挫伤孩子学习积极性

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之一,在社会、学校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数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认识不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当前国内就业形势不乐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使许多农民家庭又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这种环境和认识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不屑和管理懈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减弱。他们常常告诉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坏无所谓,混个小学毕业证或中学毕业证,能给家里干活或是出去打工挣钱就行了。”许多孩子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务活或农活,很少有自己的时间用来学习,更有甚者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了。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而现实情况则是,农村的学生家长农忙时要忙着田间管理和收割,农闲时为了生计,往往外出打工,把孩子寄养在父母或其他亲属家中。由于缺少对孩子的管理,有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放学后匆匆完成作业就跑得无影无踪,有的甚至根本不写作业,看电视,打游戏,还欺骗家长说写完了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老师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家长往往会说:“我们也没文化,老师,就全靠你了……”或者说“:要是不听话就使劲打,别手下留情……”把教育孩子的重担全都推给了老师。有的家长从骨子里就不重视小学教育,看不起小学老师。他们片面地认为小学教育根本算不上什么,有时还会数落老师的不是,认为是老师教坏了自己的孩子。

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考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发展农村教育遇到的比较大的阻碍。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针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投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上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小学倾斜。要想真正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水平,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加强对农村的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改善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该有计划地对农村小学的校舍进行统筹改造,对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进行统一充实,确保学校教学需求,这样,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过硬的情况下才能有条不紊地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从政府到学校,要逐层建立健全联动的资金管理机制,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坚决遏制教育腐败行为。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偏低以及年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各类学历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通过各类教研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各类师德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教育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完善现代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水平。二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减轻工作压力,完善福利政策,重视建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的激励机制,吸收高素质的人员加入小学教师的行列。教育部门要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逐步改变教师老年化的状况,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尽快达到年轻化、专业化。

(三)加快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比城市小学差,很多设施都不齐全,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课程的设置就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应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自身条件,另辟蹊径。例如利用农村的自然风景、民族风俗等开展一些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分科课程过多,会造成农村学生知识的割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所以,在分科课程当中应当让综合课程起到穿插连接的作用,故分科课程所占比例应适当下调,给综合课程一个活动的平台。巴甫洛夫曾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个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提高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改革。

(四)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摇篮,家长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因此,要提高村民素质,改变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和人才观,例如用“知识改变命运”替换掉“读书无用论”这种消极思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教育意识、教育方法的匮乏,因而影响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基层教育管理部门应该从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观念入手,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教育,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陶行知说过:“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为此,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沟通。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与交流的最好途径。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深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尤其是弱势学生的情况,教师更应该和家长一起制定和参与帮扶计划,明确各自的责任。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支持,是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必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