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教育课程群创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教育课程群创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教育课程群创建

一“、全实践”理念与“全实践”课程诠释

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全实践”的课程理念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1]一种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观念需先行,特别是在知识和方法的取舍上,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全实践”理念以既有课程为前提,作为新的课程群的整合基础,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实践”理念的关照下“,全实践”课程的整合变为可能。“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群落。因此,我们引入了课程群的概念。所谓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至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2]“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小学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全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3]全方位的融通和整合是“全实践”课程群建设的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性质

实践证明,完善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实效。鉴于当前存在的实习课程管理不足等问题,我们建议构建全程性、系统化、分阶段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

(一)全程性

全程性是建设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不间断的实践科目,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连续性。复杂性科学中的融贯论告诉我们,要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4]。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微观来考虑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应设置哪些,还要从宏观综合上考虑实践课程的全程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全程性实习课程应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实践课程安排,包括第一、二学期每学期至少两次教育见习或者教育活动;第三、四学期每个月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五、六学期每周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七学期开始教育实习,在校内实习一个月,即教育实习的准备阶段,在实习单位实习两个月,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如玉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模式,成效显著。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性质,也是贯穿“全实践”理念课程始终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人们综观全局、立足整体,把整体与部分、系统整体与周围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5],从而为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全程性,再将各种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进行系统安排,对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因此,在安排全程性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考虑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系统性。除了安排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与必修课外,可适当开设如下课程来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在第一、二学期安排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或专门开设“课堂研究”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门研究小学教材的小学教材解读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各科教学策略课程;第六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育实习全程性的有效实施。

(三)阶段性

全程性、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进行的。实习课程内容的实施是由简单到复杂,实习时间由短期到长期分阶段进行,只有在成功完成了上一阶段的实习课程与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实践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全程性,更要注意课程实施的阶段性。首先,这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刚步入大一的的学生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完成角色的转换,直到大二或者大三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角色转换,以免造成学生的角色冲突,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次,这是由实践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而且实践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其基础阶段上的,没有前期的教育见习作为准备期,也就很难较好地实现良好的实习。

三“、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群模块

对基于“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可具体分为5个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协同作用,达成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实践课程模块

认识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以及亲身体验获取对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实践过程。认识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实践训练;最重要的是认识性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遵循了认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发展的。因此,可以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认识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如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小学去观察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管理实践课程模块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管理实践课程模块的确立有其充分的存在价值。第三、四、五学期进行专业性实践,配合开设教学与课程论、小学德育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或是听课、指导小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

(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师范生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甚至部分师范院校把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固然是最重要的,也直接关乎师范生就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实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当中,保证教学实践的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那么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则会在有序的实践课程群中实现,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会随着整个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而得以保证。因此,除在第六、七学期继续第三、四、五学期的实践内容外,应配合学科教学法课,训练学生进行备课、评课教学实践,和微格教学训练。

(四)科研实践课程模块

虽然目前的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是本科或以上学历,但本科学历毕业学生在现在的小学并未普及。随着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校本教研走进了小学,而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理所当然的担任起了这一艰巨的科研任务。由此看来,培养小教本科专业学生的基本的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科研问题则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一线的教学工作,因而在实践课程群中建立科研实践课程模块,并融入到实践课程的全程中很有必要。可以在第八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安排毕业论文的撰写。这样,就能实现师范生边学习边理论边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便于他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