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儒家思想与现代教育的相通性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儒家思想与现代教育的相通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各方面都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实现民主、平等、自由是现代人类共同追求的理念,也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挑战。教育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体现了这一点。我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毫无疑问是说明教育具有平等性。在《论语》曾中提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过去有很多人以这句话断定孔子认为普通民众愚笨,不能接受教育,说孔子倡导愚民教育,因而在研究儒家思想中对教育思想不够重视。对此,现代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异议,相反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他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具有鲜明的追求教育平等的倾向,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而且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启迪价值。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经济上,工商业突破了官府的束缚,有了一定自由的发展,这些变化使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发生了变动。一些传统思想被打破,一些新思想开始萌生。其中突出体现在教育中就是了孔子设“私学”。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孔子设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而私学的办学方针就体现在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虽然“有教无类”一词在历史注解上有分歧,关键在于对“类”作何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有教无类”打破了过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无疑是历史的进步。我们现在理解,从人的社会属性看,“有教无类”含有不分民族与国别,也不分贫富与贵贱,只要诚心求教,都应当加以教诲的意思。孔子弟子中,不仅有来自华夏族的国家,也有来自蛮夷族的列国。这种在教育上不分华夏与蛮夷的民族平等精神,对于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形成统一的民族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我想这正是孔子实行“有教无类”这种自由、民主、平等教育的结果。另外,孔子的弟子中,既有贵族出身的弟子也有贫贱之家出身的弟子,而且以贫贱之家的居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的观点,也就是说,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接受教育,都应当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况且,在孔子的学生中很多并不是出身于富贵之家的学生,但却成为扬名天下的士人。在《吕氏春秋》中提到“,刑戮死辱之人”经过孔子、墨子等学者的教诲,成为“天下名士显人”,那么,还有什么样的人不可以通过教育来革新自我呢?这也证明了教育对塑造人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在教育学中提到十七世纪的夸美纽斯提出普及教育,教育具有平等性原则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民主倾向,那么我国的孔子早在春秋时期提出的这种“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是具有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进步性的。这说明,孔子私学招生,以“有教无类”作为方针,在入学权利上实现了人人平等这一理想目标,开创了学术下移的道路,使大批的贫贱之人接受了原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享有的文化教育,这对于教育的普及有很大的作用。范文澜称赞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是表现了汉民族在文化特点上的某些精神形态”“,影响了中国境内非汉族的各族,在汉族与各族之间起着精神联系的作用。”[2]当然,孔子的教育对象扩大的是不彻底的,如未包括奴隶和妇女,但是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的,就他所处的当时的背景来看,孔子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有一定的革命的意义。除此之外,从人的天赋及后天来看,“有教无类”含有不论智愚,也不论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给予热心教导的意思。孔子的弟子天赋素质各不相同,性格各异,这只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依据,而不是教与不教的条件。孔子设学,为平民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了条件。孔子弟子有德才高下之分,但不论年龄大小,贫富贵贱,孔子对他们一律平等对待,任何人都没有特权。这一点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中体现着一种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做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而且也体现了教育平等的精神。可见,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虽然我们一再倡导教育平等,但是目前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依然存在受教育权平等但机会不平等,仍然存在城乡差别、男女差别、贫富差别等。现在在社会上,一部分“贵族学校”应运而生,另一部分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受教育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受教育权的均等,是世界各国在推行民主政治时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我们应当弘扬孔子的教育精神,以《教育法》为武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切实保证每一位学龄儿童的就学权利。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体现着一种师德,广大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不宠爱“优生”,也不歧视“差生”做到一视同仁,让教育的平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教育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aulLengrand)在法国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的会议上做了一篇题为《终身教育展望》的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保尔提出的“终身教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为终身教育思想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大力倡导终身教育理论,包括我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教育方针时都以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其实,我们这种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早在春秋时期的儒家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了影子。孔子认为,人一生中的任何发展阶段,教育都是很重要的,哪一阶段缺乏教育,哪一阶段就要落后以至于发生偏差。也就是说首先从时间层面上,孔子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样才使知识的掌握和道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要到进入坟墓才算结束。这个思想与保尔在《终身教育展望》的报告中指出“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还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要求。”的意思是相同的。可以说终身教育是从一个人出生到生命结束的不间断的所受教育的总和,包括教育各方面和各项内容和教育发展各个阶段之间的有机的联系。《论语•为政》中说,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说明了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这一点和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是一致的。孔子自己本身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曾经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也就是说,如果不学习、不修养、止步不前,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这是值得忧虑的。孔子自觉努力学习,对学习永远不满足,认为“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要用心学习各种技能,会了一样再学一样,这样才能技能众多。从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中看,终身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时间层面上,也体现在教育应该打破学校单一抽象的学习模式,给受教育者多方面的教育,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孔子及儒家思想同样也体现了这一点。孔子反对不能学以致用的死读书,所以他的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式教育,这点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要早几十年。这种启发式教学包含三个基本点:第一,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够明确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原则,再类推于同类事物,从而扩大知识面。围绕这种启发式的教学,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孔子还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因为学生之间是存在个别差异的,这样只有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也正是因为因材施教,孔子培养出来一批有不同才干的人,如德行方面、言语方面、政事方面、文学方面等等。同时,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还认为实施教育的人不应仅仅只由教师来承担,而应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社会整体提供机会。在这一点上,孔子及儒家的教育思想也有同样的理念和实践。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中教育行为社会化观点的最早源头。孔子及儒家弟子们也是这样实践的。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教导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这些观念都闪烁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光辉。另外,在终身教育思想中特别强调应该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要自发的学习,而不是强迫去学。所以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好学”、“乐学”就是说要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乐趣,我想这一点这也是能否坚持终身学习的关键。

孔子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大变革时代社会矛盾的反映。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但仅仅从教育方面说,总体是倾向于革新的,从而儒家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珍贵资源,而且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许多的启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它。要真正认识儒家教育理念并使之成为现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可以利用的有益资源,不仅需要正视它作为一种传统资源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给予它新的解释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文化,使之成为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一个民族要真正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必须要有自己民族的科学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优秀传统,而这个传统是在世代教育的传承中被保持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儒家创造了一种不完全同于西方的、东方式的协调式教育理念。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的教育既要与世界接轨,也要保留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家的成功经验早已走出国界,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中的瑰宝。对于这一份珍贵遗产,我们应当科学地认识和整理,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服务。真正认识儒家教育理念并使之成为现代中国和世界文明可以利用的有益资源,既要正视其作为一种传统资源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给予它新的解释和重构,使之获得一种现代文化的品格和能力,只有这样,它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文化,真正成为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