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微型课程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微型课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微型课程

1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建设现状

在实施中忽视教师的“学习特点”培训课程在实施方式上还是采取集中讲授为主。在调查中发现,97.7%的教师希望在培训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践去认识和接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培训课程在实施中考虑到受训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特点,考虑他们不同的学习起点、生活教学经历,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一刀切”。在编撰中没有结合教师所在学校、专业的需求要达到培训所要求的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单靠纯粹的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操作技能模仿是不行的,必须要将知识技能和学校的需求、教师的科研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要求培训课程在编撰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最好能提供体现所讲授的知识技能和教师的科研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作品案例。

2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微型课程

针对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在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进行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微型课程也称作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微型课程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容量教学单元,它鼓励“教学决策、假设检验、合作”等高级思维或技能。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微型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1)灵活性。微型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不一定由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所决定,很多情况下是根据教师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需求以及所在学校的宏观需求等因素来建设的。

2)半独立性。微型课程和系统化的培训教材是互为补充、配套使用的,它既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培训知识的连贯性,更要体现时代要求和教师需求的“重点”知识与技能。

3)校本性。微型课程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社会需求和教师的学习兴趣,还要从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学科专业的建设等现实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服务。

3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建设

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任务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学习评价等方面任务目标的设计促进职高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是开展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所以,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的任务目标应该是情景性、开放性的,也就是:

1)任务目标要来自于教学实践,要根据职高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来设计课程目标,重点发展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深化、拓展目标;

2)任务目标要短小、凝练,既要服从教育技术学科的系统知识,更应该选择职高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课程目标,使得目标设计更具整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这一微型课程中的任务目标就是:教师要能够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能够播放细胞分解视频资料的多媒体课件。学习内容的设计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同时兼顾水平和垂直两个方面,既要涵盖现代教育技术学的“重点”知识,又要适应教师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教学的特点,与教师的兴趣、需要、能力、知识经验背景相适应。例如,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这一微型课程中,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既提纲挈领地介绍教学设计模式及其影响,又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给出运用“抛锚式”“随即进入式”等教学策略的案例。微型课程设计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强调的是“做中学”,“做”是为了“学”,也就是注重教师的学习建构过程、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实践和练习中去掌握教育技术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微型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注重“协作学习”的设计,教师按照“展示原有教学设计方案——讨论教学设计方案——修正教学设计方案——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的步骤进行学习。学习环境的设计乔纳森认为,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而且需要社会背景等因素的支持。因此,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学习环境的设计要注意:

1)提供数量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如书面教材、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

2)提供交互友好的技术平台,能够支持教师对理论模块进行网上的自主学习,可以支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在培训实践中,开发培训学习管理平台,在“学习资源”模块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而且在“学习论坛”模块可以允许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通过Agent技术为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学习评价的设计职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微型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是教师的学习结果形式多样化,包括电子作品(课件)、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等;另一方面是评价手段多样化,在评价过程中通常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对口头报告、展示活动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作者:付静单位:青岛市城阳区职教中心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