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服务全民的现代教育体系策略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服务全民的现代教育体系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服务全民的现代教育体系策略探究

摘要:终身教育、全民学习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从服务“大教育观+泛在学习”视域,基于需求,梳理现状、聚焦问题、探究对策、提出举措。在丰富内涵、提炼要素、宣传理念、明确目标、找准定位的基础上,勾勒出覆盖“全员、全程、全面”的“三纵三横”体系框架,深入论述了“法制保障、完善体系、纵横贯通、资源整合、队伍建设、技术融合”六位一体的重要举措,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服务。实现由宏观“理念定位”到中观“实现策略”再到微观“重要举措”的层层推进,突显构建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突破、创新、重构的动态优化过程,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策略;六位一体;三纵三横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在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的座谈会上提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当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已成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已成为实现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大命题。为此,应从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以“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大教育观和系统论为指引,深入剖析有效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发展策略,并将实践探索的重点聚焦于如何在构建过程中抓住重点、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治愈痛点,进而探究实现强化弱项、补齐短板、满足急需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更好地满足全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贡献力量。

二、构建基础

(一)取得成就

据教育事业统计,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1],涵盖学前、义务、高中、高等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与此同时,在社会教育领域,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也不断健全,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已成立28个省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80多个地市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大学)、1457区(县)级社区教育学院,已有街道(乡镇)社区学校16855个、居(村)教学点363390个;建成了249个国家级、75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已有10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加入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全国老年教育机构快速增长,呈现出分布广泛、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特点,我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超过8万所,1400万注册学员,加上在线学习的学员,总数接近2000万[2],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有221所院校(含普通高校100所、职业院校75所、开放大学29所、社区学院17所),其中,开放大学体系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已在29个省份成立老年开放大学或老年教育专门机构,在216个地(市)、889个县(市、区)、6856个乡镇(街道)、46698个村(社区)设立老年教育学习点。

(二)现实需求

党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全体人民向往和期待的重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终身教育,促使全体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已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和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全体国民自身发展的急切需求。虽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尤其是国民教育体系已形成一套完备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但是与“服务全民”、实现“终身学习”、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目标还相去甚远,与建设教育强国和学习型社会的愿景还存在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很不适应。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列为十大任务之一,明确要求“构建更加开放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3]。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终身学习理念未能深入人心、社会氛围营造不够,依然存在对终身学习的内涵、外延界定不明、定位不清,致使全民对终身学习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不高,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宣传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等。

二是国家促进终身学习的法律制度严重滞后。由于国家层面终身学习立法的缺失,使得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

三是发展终身教育的“人财物”关系不畅。因现有用于全民终身学习的“人财物”等社会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导致未能实现有效共建、充分共享,未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作用。四是贯通衔接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未能有效搭建。实现“及时、有效、便捷的终身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的学分银行建设实质性进展缓慢和各地实施落地举措不得力,从而无法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动力、无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无法有效注入全民终身学习的持久力。五是政府对终身教育发展的监测督导评价不到位。在国家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中未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纳入督导内容,更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事业的“可选项”。六是“互联网+”终身教育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前属于不同教育形态的公共服务平台依然各自为政,存在信息不互通、资源未共享、成果不互认等弊端,致使学习者在访问平台学习过程中遇到使用不便、服务不到位、课程资源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动态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好地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助力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现实需求,明确目标定位、制定体系框架、采取重要举措,积极探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效策略。

四、构建策略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在不断优化国民教育体系中各阶段学校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从婴儿到老年”的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从而让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目标定位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已列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主要发展目标,这是推进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终身教育工作新格局,其关键在于加快形成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闭环、实现各种教育形态的“环环相扣”、打通不同环节之间的“赌点”、补齐整个体系中的“短板”,真正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连通”。“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定位,应锚定“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4]。首先,“全民”即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体系,也就是“Anyone”包括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所有人,这也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全纳性;其次,“终身”即强调服务于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学习,要具有连续性、持续性;再次,“现代”即现代化,区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强调以人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为宗旨,意在为每个个体在其人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个阶段,提供适合其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或学习机会[5];最后,“服务”是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学习机会、交流平台,通过多途径、多方式为终身学习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为全民提供有温度的教育,实现自主自助学习。显然,按照上述目标定位,构建一个完备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绝非易事,需要不断提炼其核心要素,做好顶层设计,扎实系统推进,更需要积极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举全社会之力,助力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体系框架

综上可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完备、系统、闭环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过程应做好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聚焦“纵向不够贯通、横向不够融通”的现实问题,扎实推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三纵三横”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宏观上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系框架。体系框架的第一个“纵”与“横”为:纵向上实现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将个人在每一阶段所接受的不同教育有效衔接起来,同时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横向”融通;第二个“纵”与“横”为:纵向上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等五级办学网络体系,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而横向上成立多部门联合的终身教育专门统筹协调机构,通过联席会议等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第三个“纵”与“横”为:在整合利用、共建共享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资源维度上,在纵向上汇聚服务于“从小到老”各类人群的优质学习资源,在横向上实现包括师资队伍、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学习平台等一切可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为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泛在学习奠定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实现上述“三纵三横”体系框架互联互通中“立交桥”功能作用,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整合利用各类社会教育资源、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畅通全民成长成才通道,助力全民学习由“阶段性”转变为“连续性”、实现终身学习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不断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内动力。

(三)重要举措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需要一个不断优化、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优化学习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等途径方式,使得“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进而发展成为居民的一种自觉行动,最终演变成居民的一种学习能力。经上述明晰界定其丰富内涵,明确其目标定位,提炼其核心要素,采取“法制保障、完善体系、纵横贯通、资源整合、队伍建设、技术融合”等六位一体的有效举措,以不断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综合能力,有效助力教育现代化。通过采取上述“六位一体”的系列举措,全面、系统、协同推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策略落实落地,实现由宏观“理念定位”到中观“实现策略”再到微观“重要举措”的层层推进,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服务。

1.强化法制保障。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针对终身学习的国家层面法律法规,而现有的相关法律文件中所涉及终身学习的内容大多简略而抽象,更多地停留在原则层面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02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终身学习相关政策的制定,使得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所需的“人财物”难以保障,从而难以实现发展的高质量与现代化。随着我国终身教育发展不断向纵深发展,所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类教育之间已有的壁垒,均亟须通过强制的法律法规进行破解。全国已有福建、上海、河北以及太原市、宁波市等十个省份(地市)开展了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立法,这些地方条例所进行的有益立法实践与探索,为国家立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有效借鉴国内外在终身教育相关领域立法实践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深入调研并进行充分论证,做到高点站位、统筹规划,既讲究战略又注重战术,使得国家终身学习法既为地方立法做好顶层设计,又为其留有足够的拓展空间。通过立法,锚定有效破除制约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整合、汇聚、优化终身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财物”,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实现对我国终身教育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和督导,对全民终身学习发挥有效的促进、规范和导向作用,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法治保障和坚实后盾。

2.不断完善体系。目前还存在对终身教育组织网络体系的构成界定和功能定位认识不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未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合力等问题。为此,完善组织网络体系首当其冲的是要科学界定终身教育组织网络体系的功能定位、理顺各自关系,方可有效促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简言之,可组织网络体系区分为职能管理部门和实体办学网络,其中,各级教育职能管理部门应更加侧重发挥规划、协调、指导、监督、评价等职能;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网络主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的大中小幼等实体学校以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社会教育机构,则应更加侧重于实体办学,重点开展教学活动、资源建设、项目策划、支持服务等,面向所有居民开放式办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等[6]。终身教育本身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一切社会教育资源,应在党政统筹领导下,由教育部门牵头、多方联合、共同推进,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健全协同治理体系。由多部门共同成立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或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监督评价等,协商解决构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促进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关键要在充分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和居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弱项、补齐短板、满足急需,以体系建设为抓手,将高质量发展贯穿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在深化推进现有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提质扩容”,核心在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提质创新[7]。与此同时,在社会教育领域,不断加大推进“省—市—县(市、区)—镇(街)—村(居)”等五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组织网络体系向纵深延伸的力度,实现重心下移,将终身教育融入城乡社区,办成居民身边的大众教育,不断扩大终身教育学习资源的有效供给,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在上述“双轮驱动”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将会发生“格局性”变化,基本形成校内与校外、学历与非学历、职前与职后、线上与线下“纵横交错、贯通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

3.实现纵横贯通。现有不同形态的教育之间各成体系,各类教育条块分割历史已久,将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划分为若干阶段,严重影响制约了全民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搭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各类学习成果认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学分银行”,已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充分发挥学分银行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实现将“阶段性”贯通为“连续性”,畅通“积少成多”的成长成才通道,将学习理念由“一次学习够用一生”升华为“终身学习一生受用”。学分银行建设应重点围绕搭建组织架构和资历框架、制定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研发信息管理综合平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等方面,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账户,实现“一人一号”,提供贯通终生的学习机会,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终身学习环境,打通原有各类教育之间的壁垒,畅通多种可供选择的成长成才通道。通过“导学、助学、促学”等途径,为学习者引导学习路径、辅助学习技巧、督促学习进度,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反馈和成果认定,有效提升学习过程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使学习者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不断激励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动力。

4.加大资源整合。目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尚未实现有效共建共享与最大化利用;课程资源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处于零散、无序状态,未形成系列化和标准化。加大资源整合、利用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协调”机制、“绿色”通道、“开放”引进和“共享”成果的发展策略与实现路径,建立多方共建的体制机制、依托开放性平台实现共建、以有效共建促使最大化共享,推动资源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已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当务之急。资源整合利用要紧跟时展步伐、紧扣时展旋律、紧贴居民学习需求,不断拓展课程资源载体和呈现形式,采取有效策略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原则,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教育作用,形成长效可行的终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系列化、数字化、一体化”,形成“纸质书、电子书、网络课件、学习包”等四位一体学习资源包,以便于学习者能够自主自助学习。资源整合过程坚持“统一标准设计、联盟置换互通、多终端充分利用”有效促使最大化共享,同时做到课程建设系列化、课程内容通俗化、课程形式多样化,以更好地实现学习资源“多维度、细粒度、全透明”深度共享。

5.强化队伍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师资队伍面临诸如社会认可度不高、任务重头绪多、多方管理多重考核、流失严重缺乏稳定性、成长通道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从事社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足和职业化发展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通常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师资分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可采取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师为骨干、以社会兼职教师为主体、以热心终身教育的志愿者为补充,使得师资队伍组成更加多元化,并不断动态优化。鉴于所需师资数量庞大、组成多元、管理复杂,加强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使其“发挥所长、人尽其才、奉献社会”。按照“分层组建、分类管理,广泛吸纳、资格认证,动态优化、重点培育”原则,在师资的“队伍建设”和“功能发挥”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桥梁”,实现建设与管理、管理与服务、服务与提升的“一体化”[8]。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措施以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搭配得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做好师资队伍的综合服务管理,有效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实现以专业人才引领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和基本要求、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双提升,同时畅通职业成长通道、实行双师型从业资格、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6.深化技术融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融合不够,未能有效发挥“互联网+”终身教育优势,数字化学习平台有待完善、资源有待优化、服务有待加强。教育信息化本身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显著特征,通过教育信息化可有效带动教育现代化,进而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以“技术服务学习、技术改善学习、技术提升学习”为基本理念,以“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大力提升数字化学习成效”为重要举措,以“任何人于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均可“随时随地”终身学习为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纵横互通和管理学习服务的一体化,打造“互联网+终身教育”“人工智能+终身学习”的教与学新模式[9],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终身学习的深度融合发展,在数字化平台功能、数字化学习体验、数字化资源共享和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实现更加灵活、便捷、多元、精准的泛在学习。“数字化”更好地迎合了全民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有效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断优化终身学习全程的管理服务,能够有效助力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提升服务,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进而创新区域终身教育发展机制,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终身教育新格局;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终身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实现学习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共建共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优质资源推介和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导学、助学、促学、督学”支持服务,积极培育学习者“愿学、乐学、享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全民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用任意方式、任意步调进行自主自助终身学习。

五、结论

立足我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紧跟国内外发展前沿,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充分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终身教育事业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从“服务”的视角深入探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模式、新策略、新举措和新成效,深化终身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渠道畅通、灵活开放多样的学习支持制度,促使“技能+学历”相互融合,大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助力教育现代化,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全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2021-03-01).

[2]全国老年大学已超过8万所,学习是最好的养老[EB/OL].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1-03-25).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2019-02-23).

[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2019-11-05).

[5]吴遵民.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0(1):3-8.

[6]范华,王连喜.新时代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论———以山东为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25-27.

[7]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在“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会”上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2021-03-31).

[8]范华,李笑梅.新时代社区教育“点•线•面•体”发展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2):49-53.

[9]周延军.新时代社区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339-340.

作者:范华  单位:山东开放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