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以学校为本位,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
1.1提升认识,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乎学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和谐稳定的工作,是一个新的有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领域,必须依赖广大领导、教职工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改变轻视心理成长的想法,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下去。
1.1.1相关领导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领导掌握的学校发展的大方向,决定着高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程度。在国家层面,已经下发了好多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文件,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各个省教育厅也都响应国家号召,下发了本省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文件,但是落实到各个高校却大不一样,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主管领导的重视程度。要想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相关领导必须重视该项工作,这是其他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
1.1.2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高校中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不多,所有的辅导员都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但不论是心理健康专任教师还是辅导员,都只是大学教师群体的一小部分,二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全面、最多,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心理观察、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使他们不但能够达到“教书”的目的,还能够实现育人的目标。
1.1.3大学生自身要有心理健康意识
目前,所有的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据我了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了解却很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来心理咨询就是有精神问题,羞于求助心理咨询。这说明很多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也没有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到发生严重问题时,才措手不及,甚至酿成悲剧。所以,高校要做好心理健康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注重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1.2健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调查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现状,发现目前高校一般都会建立学校、院系、学生三级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这样便于层层深入,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一级,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配备有一定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主要职责是负责统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划、部署和开展,包括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心理测评工作等等。在院系一级,也要有专职的辅导员负责本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涵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状况都比较清楚,他们负责与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联系,在院系中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并负责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在学生层面,可以设定专门负责本班或本院系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干部,据我所知,某些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设立有关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组织,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委员会、心灵大使、心育委员、心理健康社团等等。每一名大学生都生活在学生群体之中,他们之间接触较多,没有多少戒备心,而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类的学生活动,更是使很多学生受益。
1.3与其他学生工作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工作的每一部分都不是独立运作的,它们只有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营造出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校园心理文化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作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党建、就业、思政教育等各个环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陶冶情感,培养能力,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党建工作,激发学生党员的正能量;运用认知心理学调节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容易产生的思想偏差,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将团体辅导运用到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等等,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其他学生工作领域甚至教学领域,不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为这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2以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为抓手,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以课程和讲座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中对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课,学时在16—32之间,积极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是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对心理健康工作的一种重要宣传,能够从理论上给大学生以指引。除了课程之外,讲座也是直接、迅速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更具针对性。
2.2以心理咨询为手段,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服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心理咨询的对象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针对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要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答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运用心理咨询及时帮助他们调整不良情绪,重建正确认知,建立良好行为,促进全面发展。正如前所述,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做好宣传工作,有些学生并不是没有问题,不是不想来找老师咨询,只是碍于外界的“眼光”而不好意思前来咨询,要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敢于寻求帮助。另外,也要主动走进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同时,也要开辟多种咨询方式来方便同学们来咨询,例如开通心理热线、网上咨询、邮件咨询等等。
2.3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实践的经验需要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理论的成果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用新的理念去指导心理健康工作,用新的方法去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才能使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顺应历史时代特征,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3.1积极推广朋辈心理辅导
许多研究都发现,朋友是大学生解决困难时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在心理学上,朋友也是人心理上除家庭成员、夫妻之外的第三艘护航舰。对于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不在父母和亲人身边,遇到问题时最多的就是找好朋友倾诉和解决,所以,重视朋辈心理辅导,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力量,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不失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3.2努力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心理素养
在高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健康工作的学生工作队伍,这些学生干部肩负着宣传心理健康、帮助同学解决心理问题的任务,但是由于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在学生组织层面要特别注意对这些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组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中的作用。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办法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者:陈晓蕾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