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中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摘要: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疾风怒涛”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会出现烦躁难安、暴躁易怒、反复多变等不良情绪,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引导,还会发展成为抑郁、躁郁等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影响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入手,对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精神健康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心理健康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就当前而言,关于这项工作的实际效果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主要一个原因就教师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帮助关系,本文就主要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因素。首先需要明确,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就是遗传因素,这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心理甚至性格,有一些高中生,在遗传基因中,就比普通高中生有更大概率出现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大多数人一生下来,最先接触到的都是家庭教育,并且大部分高中生以前的经历都是以家庭为主要背景,所以人的心理发展因素很难不受到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的影响。其实这不仅是对青年人而言,当研究一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成长经历时,会发现有相当一些患者都回忆了他们幼儿、童年阶段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心理上的伤害。

(三)学校教育。如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课堂,那么学校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并且学校的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因为学校会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特征、社会发展大背景以及国家统一制定的教育方针和纲领来帮助学生获得最为集中、多样的教育,对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四)多种交际关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地处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学生会有一种心理上的“趋同”,如果学生在任何一种人际关系中受到比较极端的对待,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的对策

上文探讨了影响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于一个人的,也就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同时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育时,教师就需要同时从这四个方面努力。首先,遗传因素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因素,但是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些因素,比如,有些学生比较内向,那么在教育中,教师就不要过多地强迫他们表达,一些学生比较活泼,那就可以用更加生动的方式来和他们交流。其次,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方面,需要进行有效联动,家长要多向教师反馈一些学生的异常心理状态,并且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心理表现,自身也要主动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手段;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纲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家庭教育技巧,同时学校自身也应该开办、举行一些心理教育讲座,向学生科普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还要设置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室,为学生提供求助平台。最后,人际关系方面,家长和学校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多种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学校还要加强校园管理,对于校园霸凌等恶劣现象要严查严惩。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更多时候需要的是鼓励和赞扬,而不是一味地打击教育,摧毁高中生的自信,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方面,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共同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展示教师良好的个人形象。第一印象的树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更是如此,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第一印象的塑造,让学生产生一种信任的感觉,这样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提升整个对话过程的心理。教师在迎接学生时,不要用坐姿等待学生到来,而是尽量采用站姿,并且在站立时肢体不要过于僵硬,应该以一种比较随意柔和的肢体状态迎接学生,面对学生时,目光要尽可能地柔和,不要用一种审视的姿态打量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打造健康教育师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平等对话交流的氛围。

(二)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很多时候,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他们对整个教学过程缺少重视或者难以与教师进行配合。所以,在开展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教师有必要先科普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或者是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摆放一些关于各种心理问题的科普杂志和宣传页,让学生在正式健康教育之前,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不同心理问题的特征、表现。对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可以通过开办一些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来科普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在学校的不同学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比如,在初入学阶段,需要注重引导一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更快地融入到班级、宿舍群体中。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压力疏通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下一个学段或者人生阶段中,帮助学生摆脱一种迷茫、无目的、慌乱的心理状态。总而言之,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并且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沟通基础。

(三)巧妙使用语言沟通技巧。1.尊重学生。人与人之间平等对话交流的基本前提就是尊重,特别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学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必要的语言上的尊重,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产生了一种抗拒交流的心态,最终导致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效果,所以在语言沟通上,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首先是称呼方面,需要结合学生本身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来进行选择,在学校中,教师可以尽量使用“同学”作为后缀,如果觉得这样的称呼比较冰冷,还可以灵活使用“孩子”“姑娘”“小伙子”这样的称呼,能够拉近彼此距离。除了基本称呼的尊重之外,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使用否定句,多用问句代替,比如“是吧”“对吗””“是不是这个样子呢”,对学生的观点要多予以认同,而不是一味否定。2.为学生着想。对于教师而言,同理心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但也要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后,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坦然接受、积极面对的心理,予以充分的理解,而不是表现出震惊、讶异的心理。当学生进行倾诉时,可以使用“对,会这样的”“我理解”“很正常”,这样的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的一些态度和做法,不要着急用传统的观念进行否定和批判,而是应抱有一种开放、接受的心态,鼓励学生说出来。3.多鼓励学生。很多心理问题都是源于自我认知的偏差,特别是源于一种自卑心态,所以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鼓励,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一些肯定式的语句,比如“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4.坚持基本的保密原则。首先,不能泄露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即使学生的身份比较特殊,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是知名度,都不能出于各种目的而泄露。其次,对于整个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各种表述都应该严格保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录音和文字资料都应该密封保存,不要随意让他人翻阅。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经过调查发现,体育活动虽然是一项体力活动,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体力是一种消耗,相反,有时候会促进和补充学生的体力。同时,如果学生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进行脑力活动,那么大脑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下,各项机能就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对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也受到限制,那么,难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但是如果通过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大脑恢复机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调节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无论学习工作如何忙碌,也不能占用体育教学时间,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可以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通过一些比较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放松学生心情的效果,尽量避免一些竞赛性质或刺激性比较大的体育项目,比如赛跑,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打开心结,愿意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秀英.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J].科学中国人,2015(15):261.

[2]杨倩,李义鹏.高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4(33):32—33.

[3]杨靖国.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4]宫喜超.拓展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8(3):52.

作者:刘丽萍 单位:桦川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