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幼儿个性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性格中有许多消极的方面,如自私、娇气、任性、不合群、缺乏同情心、独立生活能力差等,这些不良的个性一旦固定下来,再想去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幼儿个性品质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人的一生,包括才华的积累、才能的增长和才干的发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说有些绝对,但其中包含着一层意思,就是说幼儿从三岁到六岁就要加强其个性品质的培养。从三岁以后,幼儿产生了自我意识,逆反心理、好强、好表现、图赞扬等个性特征不断反映出来,在人与人交往中,模仿、暗示、顺从、竞争等行为特征相继产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基本观点就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个性化发展是指个体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需要;二是发展兴趣;三是实现潜能。
一般说来,幼儿的个性倾向是在家庭和幼儿园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学习、生活和劳动逐步形成的。家长和教师对幼儿是否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对幼儿今后坚强的意志、负责精神、谦逊态度、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密切配合,遵循教育规律,从生活细节入手,坚持不懈地加强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二)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家庭、幼儿园是幼儿发展中的两大环境,但长期以来在狭隘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下,让我们误以为幼儿教育即幼儿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陷入了幼儿教育的误区。幼儿园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幼儿的成长、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都会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对于孩子而言,有2/3的时间是和家长一起度过的,正所谓“最好的老师也不如最差的母爱”,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来源于家长。如果幼儿园的教育能够得到来自家庭,来自家长的充分有效配合,自然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社会化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幼儿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提出的要求,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幼儿园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必须取得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育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这就意味着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搞好家园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建立一种亲密的感情。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他说:“幼稚园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在他的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方案(2)《家庭教育》一书中对家庭教育问题有非常详尽的阐述。同时,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隐潜行等特点,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能发挥出学校教育所不具有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与学校教育具有相互替补性。因此,如何将家庭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之中,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也正是当前社会所关注和重视的。
(三)创建特色幼儿园的需要
太阳人幼儿园是一所市一级幼儿园,创办于90年,创建于92年,扩建于02年,经过步步为营的战略部署,太阳人幼儿园终于有了崭新的局面:如今,占地面积有7亩多,全园教职员工70多名,幼儿人数700多位。园区分为教学区、活动区和生活区。教学区具有二幢三层和四层的教学综合大楼,并设有大礼堂和多功能厅;活动区分为大操场和游泳池;生活区建有现代化餐厅和厨房及教工宿舍。
办园多年来,我们始终把“爱心献给孩子、把微笑留给家长”作为办园承诺,坚持以“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创一流”为办园目标,致力于提升幼儿园品位。1998年太阳人幼儿园成立了灵溪镇首家“幼儿家长学校”。自成立以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坚持做到每学期给家长学校学员上一次课、做一次调查、进行一次家长助教活动、发放专题性学习材料、进行一次家园共育研讨,参与节假日活动等系统性活动。每次活动,家长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参与率均达95%以上。几年来,我园连续被评为县先进集体,文明幼儿园,先后又被评为省、市、县“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市、县示范性“家长学校”,市卫生先进单位,县级文明单位,工团委先进集体等等。
太阳人幼儿园站在全县幼教改革前列,向着以艺术教育、家园共育与幼儿园基本课程相结合的鲜明办园特色的优质名园目标迈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高质量幼儿教育机构评价标准》中家园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在日本,家园共育早已列为幼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以及巴德利、怀德海、沛西•能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摩林、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瑞典教育家爱伦•凯。他们主张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国家建立“新学校”,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创建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在我们国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他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也都有他们的认识。蔡元培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论新教育和旧教育之起点》;陈鹤琴先生把活教育作为旧教育的对立面,他没有明确提出新教育,但是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教育;黄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的论著中多次使用新教育的概念。到了1949年,主席在阐述我们国家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一系列教育问题时,也明确提出,“建设新教育要在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东西”。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的幼教界也已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九五”科研重要项目来研究。并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家园合作。教育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沿城市——北京,将“家园共育的途径、实施手段及实效性研究”列入了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课题指南中。我国不少研究单位和教育机构积极进行家园共育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一些幼儿园对家长工作与家园合作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尚未树立大教育观,满足于封闭式的辛勤耕耘,忽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有些幼儿园光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而很少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开展家园合作还缺乏经验与必要的技能。朱永新教授在2000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教育理想》,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2002年开发了“新教育实验”,规划设计了各项实验项目,全国二十几所学校参加了首批实验,各省市的一大批老师主动加入实验的大军,为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和推广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奠定了大规模实验的基础。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家园共育:家园共育既是一种现代教育观,也是一种教育措施,如何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研究方案(3)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
2、个性:个性又称非智力因素,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它包括人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还有自我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重要的心理因素,幼儿时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二)理论依据
1、新教育实验理论
朱永新教授予2002年9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玉蜂实验学校启动了“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目标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一个人的内在追求,其实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属于人的精神追求中最本真、最高尚的追求。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对理想的追求正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原点在于“理想的教育”,即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老师,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化教育”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有二:其一,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虽然并非每个方面都能达到最高水平,但有一方面是最佳的,并且人人的最佳智能单元是平等的,从而确立了个性平等价值观;其二,智力一种潜能,人的发展就是对内在潜能不断开发、挖掘的过程,教育的介入则可以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这样,人的智能就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峰值,而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幼儿尤其如此。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拓宽了认识智力的视野,为尊重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开启了新的天地。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加德纳的研究不仅揭示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而且提出了新颖适用的智力概念。这一新型的智力理论与当前的幼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要求尊重幼儿的个性、幼儿自身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以及把幼儿智力表现的不同方式作为幼儿教育的着眼点。
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她强调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创新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其教育理念可概括如下六点:①使人成为人;②自发性的智能;③人的创造性;④协助孩子自我发展;⑤有准备的环境;⑥给孩子自由。
她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她说:“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只会增加对儿童的误解。”并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她发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儿童具有自我学习,使自己趋于完善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致力改善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人不适当的引导或环境的影响,孩子会出现偏差行为,如不整洁、不顺从、怠惰、贪婪、自我中心等等,因此蒙台梭利强调环境和成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看见孩子的本来面目,将无法协助孩子正常地发展。
4、《纲要》相关论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四、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幼儿个性内容及表现
2、幼儿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3、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作用
4、不同类型家庭幼儿个性差异及行为分析研究
5、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个性化教育
6、游戏与幼儿个性发展
7、教师个性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8、家长个性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9、区角活动与幼儿个性发展
10、幼儿健康心理培育
11、家园共育的途径与策略
12、家园共育中的工具开发
13、家园共育中家长作用的发挥
14、家园共育中家长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15、家园联系形式的创新
16、学校网站的开发及其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
17、家长与教师良好关系的建立
18、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学中应用
19、幼儿个性培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研究目标
1、积极地探索、创新、研究具有园本特色的家园沟通、共育策略,努力让幼教网家长走进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拓展家长参与各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家园教育共同体,形成家园互动的局面。
2、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四方面构建具有我园特色的幼儿个性发展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全面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3、培养一支适应幼儿个性发展的教师队伍,提高保教质量,凸显幼儿园个性特色。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的思想,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新《纲要》为指导,以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为参考。收集家园共育和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资料,分析、整理后保存,供研究过程随时查阅,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调查法:通过各种方式调查了解幼儿个性表现类型、家庭对幼儿个性影响等,给幼儿园个性化教育方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经验总结法:各子课题承担者及时积累经验,总结家园共育,培养幼儿个性方面的成果。超级秘书网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5年12月)
(1)建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作好立项申报工作和子课题计划工作。
(2)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的操作方法。
(3)建立汇报交流和研讨制度。
2、实施阶段(2006年1月—2006年12月)
(1)将总课题分解成各子课题,并落实各班所研究的内容。
(2)根据本课题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把具体目标转化为操作方法,制定详细阶段操作措施和内容。
(3)开发家园联系栏、联系袋、幼儿成长资料袋等工具。
(4)开展教育研讨活动,积累资料,形成阶段成果。
3、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5月)
(1)撰写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汇编论文、案例集。
六、研究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共识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教师与家长交流等形式,向家长渗透“新教育实验理念”转变家长教育观念;通过教师集体学习“新教育实验”理论、教科研讲座、教师自学、外出考察等途径,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从而使家长与教师形成家园共育的共识。
2、开展园本教研,共享经验
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系列活动,教师论坛等园本教研,交流、共享家园共育、培养幼儿个性的经验。
3、拓宽沟通渠道,实现互动
通过建立家园联系栏、学校网站等,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宽原有家园沟通渠道,实现家园互动,在“新教育实验”理念指引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局面。
4、搭建活动平台,发展个性
以传统节日活动、区角活动等为平台,丰富活动内容与内涵,发展幼儿个性。
七、预期研究成果
经验总结、研究报告、教师论文、案例、学生成果展示、录像资料、研究公开课等。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长:吴曙晖,负责课题的管理和协调
副组长:曾苏云,负责课题的策划、具体研究的开展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