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化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
(一)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陈旧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余年,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在一些人心中生根发芽,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还是以成绩论英雄。尤其是每年一度的中、高考招生考试的存在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难以落实。这种教育现实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的幼儿教育。这是问题产生原因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家长的社会盲从心理的驱使,据笔者观察,幼儿家长在一起聊天时,常会提及他们家孩子能背几首唐诗宋词,或者会写多少个字,能算几位数的加减乘除,他们认为掌握了这些的孩子聪敏,自己也有面子,久而久之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暗地里竞争,从而关注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家长教育理念是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学前教师队伍鱼龙混杂,专业素质层次不齐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准入机制尚跟不上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老龄化、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层次不齐、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都困扰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老龄化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年纪偏大在精力和体力上力不从心,工作创新热情不高,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将新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教师的专业素质更令人堪忧。学历普遍偏低,大多是大专学历甚至更低,而且很多老师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匮乏。很多老师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师,大部分是中小学剩余师资通过转岗培训获得幼教资格,甚至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无教师资格证。这些教师缺乏管理幼儿的经验,对于幼儿缺乏耐心和爱心。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选择了小学教学模式,促使幼儿园教学“小学化”了。
(三)教育资源失衡,小学向下施压在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背景下,尽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叫停了小学入学考试,采取了片区就近入学的办法,但家长还是竭尽全力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同样部分小学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源而组织了入学考试或入学面试,并按考试成绩分班。在“择校”热的背景下和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中,幼儿园不得不配合部分名校的要求,满足家长的进重点的期望,让孩子们提前进入小学阶段的教育。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把成绩不好诉诸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问题,幼儿园为了提升自己园的声誉,不得不“小学化”,本末倒置地在幼儿园中开始了小学知识的学习,使得幼儿教育内容“小学化”了。
(四)课程管理的不完善,日常监管疲软首先,我国幼儿园现行的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之后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教育指导意见,而幼儿园则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自行决定本园的具体课程和指导方法。我国幼儿园教育缺乏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以来幼儿园有了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和最终决定权,由于部分园长和教师课程开发和领导能力的薄弱,还有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小学入学考试的需求,加上政府对学前课程管理不严,导致了小学课程提前进入幼儿园。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忽视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和督导,一味地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如,玩具和游戏设施、校车、校舍和饮食安全等。他们认为幼儿园不发生事故就万事大吉,不可否认幼儿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不符合《指南》提出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要求。再次,教育部门和部分幼儿园在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考核方面不能按照《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试行)》执行,在对幼儿园的评定和审核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而是执行中小学的评审标准,评审机制“小学化”。最后,对于出现“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督导和处罚力度不够,致使“小学化”日益严重。
二、摆脱学前教育“小学化”几点建议
(一)宣传新教育理念,营造学前教育新风尚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使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当前的幼儿园适龄儿童的父母主要是80后,因此可以采用新型大众媒体,利用网络开辟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教育专栏或者开办专家讲座的形式,做好“幼儿家长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和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加做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普及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使是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和长远的眼光。例如定期的召开家长会或者定期组织类似于“亲子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家园共育,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科学发展注入“正能量”。
(二)提高幼教准入门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遵循《教师法》、《教育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试行)》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幼儿教师准入机制,保证持证上岗,无证不上岗的原则,组织全方位的考核,筛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去充实幼师队伍。其次,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对于在职幼儿教师建立起定期培训的机制,形成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和“园本培训”三者相统一的培训机制,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引进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师的专业水平。再次,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师范院校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力度,完善招生机制,吸引优质的考生报考,尤其是男考生报考,缓解幼儿教师中男教师的缺乏。同时师范院校要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和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所需。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当前我们要继续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做好学前教育资源的布局,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园所倾斜,使得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赢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让一个学龄前儿童掉队。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好幼小衔接,以免学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不适应而丧失学习兴趣。同时管理制度上也要做好衔接工作,比如幼儿园大班或者学前班在作息时间的安排上更接近小学阶段。
(四)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加大课程监管力度教育部门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课程设置框架和系统的原则要求,结合《指南》的教育建议,尽快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学前课程标准,使得学前课程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专人负责的幼儿教育督导机构,加强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实行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督导,抽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对于出现“小学化”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并形成长效的奖罚机制。奖励那些在教育教学方面遵循幼儿教育理念的机构,对于存在“小学化”机构给予处罚或媒体曝光。同时还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引导正确的办园理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的普及,主流媒体要关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传递“正能量”,使学前教育“小学化”无立锥之地。学前教育“小学化”在我国存在历史久矣,要根除“小学化”需要政府、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应对措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对策略。
作者:张喜强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