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会体制转型学前教育定位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体制转型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影响,并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重新审视对学前教育的性质,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事业定位,以便为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关键词:学前教育社会体制定位
1概述
计划经济体制背景,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帮助女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国家将学前教育定位为地方性福利、单位福利事业,所以在此期间,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状态为集体办园为主,单位办园为辅。计划经济体制下环境下,我国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群众性福利事业在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的政策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教学委员会再次进行明确:“学前教育具有福利事业性质,而且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所以我国学前教育坚持社会力量(机关、单位、集体)办园和教育部门办园两个途径,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教育部门开办的学前教育仅占4.4%,集体办园超过70%,其余为其他部门办学,学前教育这样的体制格局维持了进二十年。
2社会体制转型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资源有效分配,我国社会体制开始进入转型时期。社会体制的转型必然引起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以往的“大包大揽”政府转变为服务性、责任性、法制性政府,对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进行明细化,建立责任明确的现代社会。社会体制的转型必然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于是以往被定为福利性事业的学前教育就面临着重新定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新环境下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一方面,国家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机关事业在改革过程中剥离了大部分单位办园,体制改革后的学前教育地位不明确,很多针对低收入阶层开办的学前教育更是面临生存危机,而且学前教师身份尴尬,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表示担忧。政府在此期间虽然提出明确指示由政府机关接管事业单位的中小规模办园,而且指出企业单位开办的托儿所从以往的福利型地位转变为社会职能型地位,企业办园情况业绩相关处理没有给出明确指示,很多企业办园在体制改革的情况下地位不明确,改革过程中操作混乱,而且很多企业办园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就导致学前教育的定位更加模糊不清。随着行政机关改革的不断推进,机关事业开办的学前教育也进入同样的困境,最终导致社会力量办园数量锐减。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办园自1996年后持续下降,到2007年减少了近3/4。由此可见,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此期间进行极大的调整。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作为福利型事业以集体办园为主,办园经费主要由集体承担,国家很少提供财务支持,而社会体制的转型必然引起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情况下就使农村学前教育陷入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开始瓦解,此后便由乡镇政府出资支持集体办园,而九十年代税费改革后,县级、乡级政府财力更加薄弱,在这些情况下仍然对学前教育给予全力财政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也面临困境。
3社会体制转型背景下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仍将学前教育定位为福利型事业,仍维持社会办园为主,政府办园为辅的办园格局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而是要紧跟社会进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对新的体制环境下对学前教育进行重新定位,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开辟道路。
3.1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从产品属性的角度分析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属于公共产品,应该被定位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学前教育不仅可以为个体带来收益,为家庭带来收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2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
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应该明确学前教育公益性质,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然而就近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社会并没有对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引起重视,政府对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方面的职能不明确,相对于其他办学教育,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一直偏低,甚至几十年停留在一个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质,并通过立法的手段给予保障,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学前教育的社会地位。
3.3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
就我国学前教育目前的费用情况来看,幼儿的学前教育费用主要是家庭承担,政府财政投入较少,而且县级、乡级的分担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被定位为公益性事业的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分担机制,结合各阶层家庭的经济水平以及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制定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家庭、地方政府以及国家中央政府分担比例。
3.4加大对农村以及低收入群体的财政投入
目前,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被列为国家的重点投入教育项目,唯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较少,而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生活困难的幼儿更容易被忽视。因此政府以公平为基本导向,加大对农村以及低收入群体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针对经济困难的家庭建立资助体系,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入学的机会。
3.5明确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和地位
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不明确,尤其是事业单位办园教师身份不明的问题极为严重,以及农村集体办园教师身份也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无法保证教师的基本权益。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问题导致优秀教师大量流失,影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根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定位,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公益性事业从业人员身份进行明确,以此保证学前教育教师的基本权益。
4结论
社会体制的转型使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环境下学前教育办园格局的变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必然要对学前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将学前教育由福利型事业转变为公益性事业,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让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韩小雨.中国学前教育立法:思考与进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20.
[2]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7-22.
作者:兰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