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学前教育探讨(5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学前教育探讨(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学前教育探讨(5篇)

第一篇:高职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实践教学

摘要:“儿童文学”课程在学前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众多高等职业学院重点关注的课程。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学前教育作为人生的奠基阶段,对一个人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备受关注。文本针对高职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其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以期对儿童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儿童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儿童文学”因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而成为了高职学前教学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然而在“儿童文学”实践教学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与不足,良好实践教育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面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一、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现状

1.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课堂重理论

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其转化为实际行为方式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出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在一些老师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偏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教学,没有对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有部分学校在观念层面有所欠佳,所以在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指导效果不佳。很多老师还是持有“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的补充“的传统教学理念,并没有接纳先进的教学理论,实践教学在实际中也并没有受到很多重视。

2.课程体系不完善,对课程内涵理解错位

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然而现今实践教学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与安排,合理的教学体系并不完善。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理解错位,导致在实践教学的实行过程中问题百出,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缺乏一个全程化的掌控、系统化的理论以及时效性的监测。

3.未能充分引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渐渐融入教学,很多老师已经开始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讲述课程,逐渐突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但很多老师还是将粉笔盒黑板当成授课的主力军,多媒体和现代科技只是传统教学的替代品,只是将板书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屏幕上,而没有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图像、声像以及视频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就目前形势来看,高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习学前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高等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实行,影响了其实践效果,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的培养。时代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学生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着丰富完善的知识面、无限的热情、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文情怀,对儿童文学有独立思考与鉴赏与演绎能力。引进现代化教学资源,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教学增添乐趣,有利于加强实践教育的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丰富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育出未来学前教育的人才。

二、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基于所属专业人员的具体情况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础,“儿童文学”作为高职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该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实际,与其保持一致,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热情。高职学前教育“儿童文学”目标设定不是单一是,而是多样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授知识

通过学习“儿童文学”这门课程,学生们应该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基本型的认识,了解到课程的基本内容,并了解儿童文学的题材以及相关特点;教师还要进行相关的拓展,对儿童文学作者以及相关作品进行相关的介绍,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能力

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能力,如何去举一反三,以便自我学习儿童文学,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自行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能对儿童文学教学活动有着独立组织和设计的能力。

3.培养情感

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以及研读,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之后,需要培养的是自己的情感,对儿童文学自己的感悟的想法,能够将文学与生活相结合,认识到文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儿童文学,热爱儿童文学。

三、学前教育“儿童文学”实践教学路径

1.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儿童文学”理论学习与“儿童文学”实践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才得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儿童文学”本身而言,其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一些实践教学,运用一些方法,比如情境设定等等,在理论教学中重视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则重视一些世纪星问题的解决案例。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时,可以聘请一些一线育儿园教师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进行讲座学习,实践指导等等,通过一些经验之谈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与学前教育的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经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儿童文学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校方可以开展一些实习活动,派遣学生去相关幼儿园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贯彻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好地培育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切实感受“儿童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

在实习中,要培养学生组织调查阅读的能力,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教师们重视课堂,课堂内的实践与理论结合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在选取材料时候要用心,挑选一些与实践相符合的案例,在课堂内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理论结合也是相当关键的,课堂内的理论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将会大大增加。课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能力,锻炼能力,巩固能力。

2.引进现代技术,促进教学的多样化

多样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予以重视。如今技术高速发展,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中进行崇恩的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配合自己的讲解。通过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可以创新“儿童文学”教学思想,拓展“儿童文学”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通过对内容的多样性展示,将抽象概念性的东西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扩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儿童文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具体到通化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进行传授,而不是传统枯燥的理论传授,通过专题、比较以及讨论等多样性的方法增加课堂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儿童文学”的乐趣,让学生愿意研究“儿童文学”。在专题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多样性的分析方法,比如说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对比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以及作家不同时期写作风格分析等等,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并且用多媒体以及教师讲述使知识人格化以及感情化。在“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要重视讨论教学,“儿童文学”是活的,通过讨论能达到师生间思想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学生气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教学相长。

四、有效训练方法的制定

1.多样性的阅读鉴赏活动

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相当重要。校方要大力开展“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悟儿童文学的魅力;此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并且提供一个阅读平台,可以在班级内建一个图书角,或者举办班级内部的读书比赛,让学生零距离认识了解儿童文学,了解文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

2.多样性的教学创新

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如通过儿歌欣赏以及评析、童话欣赏以及评析等等,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章进行适当的创造,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加以相关的演绎,如特定情境表演等等。

3.加强朗读与演讲

“儿童文学”文学性比较强,反复诵读是学好“儿童文学”的基础,除了加强课堂教学之外,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如举办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以及演讲比赛等等。这些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五、小结

“儿童文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开设的重点课程,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本文的浅析,当前高职学院“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的现状还是有待改善,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决,相关工作者应该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在教学中引入现代科技,充分发挥科技对教学的推动作用,教师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儿童文学”课程的乐趣,促进实践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热爱“儿童文学”,做学习的主人,感悟到学习“儿童文学”的方法,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53-154.

[2]马国玉.多元智能观下的高校“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4,03:21-23.

[3]刘海利.高师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66-168.

[4]崔璨.高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1:156-157.

[5]虞雅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1-24.

作者:李娜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前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摘要:传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存在教学过程与学前教育工作实际脱节、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片面注重知识学习或片面注重技能训练等问题,制约了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培养。在教法课程中实施“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教育素养的全面、充分、协调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法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以下简称“教法课程”)是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方法类课程。教法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偏重于实践的应用性课程,对于学生教育知识、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等教育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教法课程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与学前教育工作实际过程脱节、“重教轻学,学生参与教学程度不高”“将课程按照理论性学科思路讲授,不注重学生教育能力培养”或“忽视理论学习,只重视学生教育技能训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约了高素质幼儿教师的培养。“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教法课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涵义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将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是教法课程的三种教学形式,其中,理论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前儿童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案例评析是分析和评价学前儿童教育案例的教学活动,实践训练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教育素养的教学活动。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三者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理论学习是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的基础和前提,案例评析、实践训练应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理论学习应为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服务。案例评析是联系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桥梁和纽带,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实践训练提供实践指导。实践训练是理论学习和案例评析的拓展和深化,可以检验理论学习和案例评析的成果,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三者有机整合,有助于实现教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学前教育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纠正片面注重知识学习或片面注重技能训练的倾向,促进学生的教育素养的全面、充分和协调发展,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教学依据、实施条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一)教学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全面发展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教育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教法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安排科学、合理、丰富、有趣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教育知识、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等教育素养的全面、充分和协调发展。

2.行动导向教学理论行动

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区别于传统学科导向或知识导向的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职业活动过程或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倡导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4]。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包括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实验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理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学、做”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的有机整合和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基本原则包括:关注知识的背景(让学生的学习尽可能接近真实情境),注重建构知识,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案例为基础的、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倡导合作学习,注重控制学习者的水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为学生的实践训练创造良好环境,重视合作学习,这些都可以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获得支持。

4.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从做中学,认为“在做事里面求学问”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教学应从学生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6]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反对忽视学生需要和兴趣,重视学生个性和个人经验,注重学生的个人探索,重视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这些教学思想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提出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领域的九个目标[8]。由此可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培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师德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这些都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二)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园教师工作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课题组确定了教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掌握系统、扎实的学前儿童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观念,形成主动、认真、严谨、勤奋等良好的工作态度,提高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评价和说课等教育能力。

(三)实施条件

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当具备如下条件:第一,教学贴近学前儿童教育实际和高职学生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整合性;第二,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应有机整合、相互渗透;第三,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具备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活动评价和说课等活动的指导能力;第四,学生具有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的意愿和行动;第五,具有开展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的良好教学条件。

(四)教学过程

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也是“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环节,三者有机整合、相互渗透。一般说来,教法课程按照“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这三个环节。

1.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反映了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高职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等教育素养的发展。理论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掌握系统、扎实的学前儿童教育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初步形成积极的教育情感与态度。理论学习包括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贴近学前儿童教育实际和高职学生实际,注重不同教法课程内容的整合,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整合性。理论学习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重心要从“教”转向“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布置预习、复习等理论学习任务,主要讲解重要的、难以理解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

2.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二者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它以针对性和启发性强的教育案例为内容,通过对教育案例的分析、评价,促进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分析与评价能力等教育素养的发展。案例评析的教学目标是:丰富学前儿童教育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教育情感与态度,提高教育分析与教育评价能力。案例评析包括案例准备、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评价和案例总结五个环节。适宜的案例是案例评析成功的前提,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教师应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案例,建立包括文字、图片、录像和实物在内的教育案例库。应结合案例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开放的、能引起学生探索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案例可以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或录像等多种方式呈现,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总结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融合。

以《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为例,学生观看、评析了《气球与飘动的彩布》《我们的心脏》等大量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录像。在观看幼儿体育活动实录《气球与飘动的彩布》前,教师提出以下问题:①这个活动好吗?为什么?②孩子们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③活动包括哪些环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上述问题,再进行总结评述。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一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评析,学生加深了对高水平教育活动的感性认识,感受了游戏活动的价值与作用,增强了学前儿童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意识,促进了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案例评析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使用。在案例评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与评价,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注重“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将对具体案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3.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在理论学习和案例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它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的教育实践知识、教育能力和教育态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引导未来教师“发展实践能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加强训练,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等教育素养才能得到更好发展。根据学前教育工作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实践训练的目标是:理解并掌握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评价和说课的知识;能设计实用、有趣的教育活动,提高活动实施、活动评价和说课能力;增强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评价和说课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形成主动、认真、踏实、严谨等良好教育态度。实践训练的内容包括活动设计和实施、说课设计和展示、教育评价等,实践训练的方式主要有模拟幼儿园教学和幼儿园现场教学两种方式。模拟幼儿园教学是指“职前幼儿教师模拟幼儿园教师教和幼儿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高职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师的备课、讲课、评课、说课等教育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首先要从活动名称、目标、准备、过程和延伸等方面设计好活动方案,准备好课件或其他教具,在小组内多次试讲、研讨,最后参加活动实施的考试。小组在模拟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模拟教学活动,引导小组成员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听课和反思,共同研讨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每个同学要按照“讲课(说课)→评课→调整与改进→第二次讲课(说课)→第二次评课→第二次调整与改进……”每个同学要进行多轮练习。模拟教学活动能为学生创设参与教学的场景,通过模拟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说课和评课的知识,提高活动设计和实施、说课和评课的能力,加深对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教育素养。幼儿园现场教学是高职学生面对幼儿进行的真实教学活动。在模拟教学基础上,一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修改活动方案、准备教具,面对幼儿组织和实施真实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成积极的教育态度。在幼儿园实习活动中,教法课老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学生备课、上课、评课、个别指导和反思等教育工作的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素养。活动反思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作为开展幼教工作的指南,作为反思工作的重要依据”。

要引导学生借助录像、录音、活动方案等媒介进行反思。“录像是最好的媒介之一”,通过活动录像,高职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自己的工作过程,包括自己的语言、体态、幼儿的活动等,明确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找到改进策略,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素养、反思与发展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平时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的评价,也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或说课设计与展示)情况的评价。活动设计(或说课设计)的评价采用笔试形式,活动实施(或说课展示)的评价采用面试形式。其中,活动实施考试采用模拟幼儿园教学形式,教师组成集体评委,从学生的活动设计、组织、表达、应变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现场打分,取平均分作为该生的考核成绩。这种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突出教育实践能力考核的评价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发展。

三、“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

“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具有全面性、实用性、主体性、整合性等特点,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紧密联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实践能力等教育素养的全面、充分和协调发展。

(一)丰富了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掌握了系统、扎实的学前儿童教育理论知识;通过案例评析和实践训练,学生丰富了学前儿童教育的实践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形成了对学前儿童教育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通过对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的评析,学生感受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了从教的兴趣;优秀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反思和合作,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做好教育工作的自信心不断增强;教法课程老师工作主动、认真、耐心、严谨等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学生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认真、耐心、勤奋和严谨等良好工作态度逐步形成。

(三)提高了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能力实践训练

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在实践训练中,学生不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熟练掌握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知识,提高了活动设计能力,具备了较强的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能力,提高了说课和教育评价等教育能力。实践证明,“理论学习+案例评析+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法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促进了教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教育知识、教育态度和教育能力等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梅纳新.高专学前教育教法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5(6):117.

[2]门燕丽.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4.

[4]郑晓梅,吕莉敏等.行动导向教学述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89-94.

[5]刘松林,谢利民.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论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85.

[6][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

[8]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9]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9.

[10]索成林.模拟教学:职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科教文汇,2008(3):15.

[11]索成林.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38.

作者:索成林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教学改革的进程速度逐渐加快。高职学前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专业之一,其学生对于舞蹈学习多比较陌生,很多初次基础舞蹈,舞蹈能力比较低。本研究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现状的了解,制定兴趣教学的具体对策,提出实效性建议,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并且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出谋划策,提高其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为传授基本学期教育理论和技能,培养可以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实践人才的专业类型。其舞蹈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不同舞蹈技巧、具备欣赏舞蹈作品能力、设计编排舞蹈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动学习舞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传授其舞蹈技巧,由此培养更多学前教育人才。因此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在于传授基本学期教育理论和技能,培养可以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实践人才。其舞蹈教学内容主要为培养学生掌握不同舞蹈技巧、具备欣赏舞蹈作品能力、设计编排舞蹈等。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对于学期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愈加重视,其舞蹈课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其舞蹈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形体、身韵训练、民族舞、幼儿舞蹈、幼儿舞蹈设计几个部分,民族舞教学课时最多,超过了整个舞蹈课的1/2,很多舞蹈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舞比较注重,但是很多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认为教师舞蹈动作难度太大[2]。与此同时,调查结构显示,学生超过4/5的对街舞更加感兴趣,仅仅有39%左右的学生喜欢古典舞。而在幼儿舞蹈及其设计方面,49%的学生提出只有偶尔有对此方面的教学,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设计幼儿舞蹈的能力。且超过一半以上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上过舞蹈欣赏课。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兴趣教学对策

(一)构建轻松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舞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其教学通常应该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舞蹈教学一般存在一种强制性质。舞蹈学习比较艰苦,难度较大,因此应构建一种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此保证舞蹈课堂顺利开展,保证教学效率[3]。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宗旨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学者,很多学生对于舞蹈并不熟悉。教师应建立与学生比较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及时沟通交流,加强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合理把握教学尺度,做好愉快轻松、严肃活泼。平时课下或者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来教师5分钟,与学生聊天,掌握现在孩子的喜好,创建共同话题,让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熟悉,这样更加有利于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舞蹈课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情况,如“课上说话”、“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反馈反思,找到自己教学的问题。同时,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表情和教学用语,不要将其他生活情绪带到课堂中,时刻保持微笑,讲解舞蹈动作技巧时多用一些语气词如“啊”、“呀”、“哟”、“哈”等,缓解学生对于初学舞蹈的紧张情绪,经常鼓励学生,如“做得好”、“你好棒”、“动作太美了”等等,由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即为“示范→模仿→反复训练”的模式,这种方式较为传统,已经沿用了很多年。由于舞蹈基本功训练非常枯燥,如果仅仅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无法对舞蹈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方式的丰富和教学内容的优化,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开始前,准备好计算机、投影仪还有LED屏幕,将设计好的课件通过软件播放投影在屏幕上,通过鼠标的点击翻页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于不同的舞蹈片段,如“新疆舞”教学时,可以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关的舞蹈教学视频,为学生播放出来,针对重点动作可以按暂停或者重播进行详细讲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民族舞当地风俗特点进行教学,如可为学生播放“新疆异域风情”的影片,让学生在体会到民族特点后在开始学习舞蹈,更好地掌握动作内涵和要领。或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最近比较火的“舞林大会”节目,让学生将其中的舞蹈技巧和演绎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中。

(三)丰富课下生活,舞蹈教学生活化

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教学,教师不应仅仅将其当做一门学科,不应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形式,还应该将舞蹈教学生活化,更多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由此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丰富课下生活,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同时还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可以组织舞蹈大赛,鼓励学生自己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编排舞蹈,舞蹈形式可以是街舞、蒙古舞、芭蕾舞、肚皮舞等等,如是现代舞,可以结合现今比较流行的《putyourhandsup》、《what’syourname?》、《troublemaker》、《shyboy》等曲目和视频舞蹈进行动作编创,对舞蹈大赛设置1/2/3等奖,相应的有奖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或者高职院校还可以举办“文艺晚会”,富有舞蹈节目,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由此丰富学生课下生活[6]。同样高职院校还可以组建“舞蹈社团”,让喜欢舞蹈的学生参加到社团中,并安排一个负责社团的专业舞蹈教师,所有社团的学生如有舞蹈问题可以找老师询问和咨询。社团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进行舞蹈练习,以此将舞蹈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舞蹈氛围,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并提高舞蹈技能,增加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舞蹈实践能力,学会怎样编排、演练舞蹈,成为更加优秀的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者,成为舞蹈实践性人才。

三结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教学宗旨即为培养实践性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在实际舞蹈课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兴趣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在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采用视频、音频等为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并且将教学生活化,组织一些舞蹈活动,以此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更多实践性的舞蹈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1):72-74.

[2] 张建召.对桂林市普通高校女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兴趣与动机的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11,08(06):116-118.

[3] 何扬.从幼儿舞蹈素质教育看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家教世界,2012,04(12):13-14.

[4] 任芬.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03(05):93-95.

[5] 金庆玲.基于《专业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05(08):71-74.

[6] 黄荷香.探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蒙古族儿童舞蹈创编》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13(07):22-24.

作者:赵一瑾 单位;湖北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中谈“唱游”的重要性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要结合被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唱游”教学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唱游”教学这项教学技能,在将来的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能够更好地施行“唱游”教学。基于此,笔者就“唱游”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唱游;教学;高职

“唱游”教学是一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动态性,多种感官的参与性,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唱游”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以课堂小游戏、班级性的集体舞蹈、边做动作边唱歌等形式呈现出来。“唱游”教学是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高职学生先在“唱游”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能根据音乐素材的需要自主创编“唱游”内容,高职学生在创编“唱游”内容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学校形成的这种技能让他们在将来的幼儿教师岗位上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

一、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是音乐教学的范畴,但是和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教学又有些区别,它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的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演唱的各种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教学声乐课,以便高职学前教育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进行幼儿声乐课的教学。“唱游”教学主要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将来要教学小学声乐的师范学生进行的教学形式。所以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唱游”教学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发声原理,不管是“唱游”教学还是其他方式的音乐教学手段,他们的本质还是音乐教学,所以在“唱游”的过程对声乐的基本知识进行掌握是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之一。其次,在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的学习当中要求学生要学会创编“唱游”内容。创编“唱游”内容是培养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将来学生在幼儿教师岗位中要面对的教学任务是纷繁复杂的,高职声乐课创编“唱游”内容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有效应对未来复杂的工作,能够更好指导幼儿在声乐课的学习中进行“唱游”,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

二、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存在的意义

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是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有效吻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结合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的方案的需要,不仅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课堂教学质量,能更好的“重技能,强实践”。

(一)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单一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的感官也是较为单一的,在课堂教学中单一化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的根源。假如在学前教育幼儿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教学乐理知识,传授演唱技巧,学习声乐的形式仅仅只是重复不断地记乐理知识和学习新的歌曲,要求学生会唱即可。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减弱,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往往能够让学习者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相应地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能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相吻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此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对幼儿园的小朋友,“唱游”教学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当中必定要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来进行教学。学生在高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伴随高职学生的一生,这些技能对未来的工作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当中形成的技能是学生良好专业技能的体现。“唱游”教学满足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需求,是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唱游”是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以发展和挖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为目的。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需要实现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唱游”教学需要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才能完成,幼儿的各种感官处于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唱游”教学在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让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唱游”教学,能够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在未来教学幼儿声乐时,能够把“唱游”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学生良好的“唱游”教学能力是综合人才的重要组成要素,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唱游”教学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所增强,更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

三、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的策略

“唱游”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为了提高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的教学质量,高职声乐教师应该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唱游”的教学。另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唱游”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创编“唱游”内容的能力,以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式运用自如。

(一)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实现更好地“唱游”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要学习的歌曲的歌词、歌曲的旋律来配以相关的“唱游”形式。节奏感较强的儿歌可以采用身体律动的形式来进行,像《幸福拍手歌》一样的节奏感强的儿童歌曲在教学中可以用身体的律动配合来演唱,学生在肢体的配合演唱的过程中达到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而像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儿童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歌词的情节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观看的学生得到听觉的享受的同时得到良好的视觉享受。用表演展示音乐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对学习的歌曲有深刻的记忆和认识,这样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的教学形式对学生将来采用“唱游”教学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编“唱游”内容的能力

高职学生一般都已经成年,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把学生当作未来的教师进行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职声乐课“唱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就学习过的歌曲进行“唱游”形式的创编,让小组的学生在对歌曲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创编,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合唱等方式把“唱游”内容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编“唱游”内容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其他的各项技能,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教育教学工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唱游”内容创编的能力。

总之,声乐课中进行“唱游”教学是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能够促进幼儿快乐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高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未来面对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所以高职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结合高职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声乐的教学,注重采用“唱游”教学,并培养学生创编“唱游”内容的能力,让学生的综合技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通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唱游”教学的学习,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君芳.谈谈我的“唱游”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3.(3).

[2]古梅芳.小学“唱游”教学特点例说[J].时间与反思,2014.

[3]符迪.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4]陈长玲.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时效性[J].艺术教育,2012.(3).

[5]郭靖.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4.

[6]刘消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得探索[J].科技资讯,2011.(29).

作者:文婷婷 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开放式美术教学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分为很多不同的科目,美术教学属于必须课的一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美术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幼儿教育的要求,而开放式美术教学则逐渐成为学前美术教学的主流。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放式美术教学,通过分析美术教学的组成部分、核心原则、实施方案,给出美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开放式

美术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符合时展的教学模式,开放式的教学也能够培养出开放性的人才。开放教育指的是将所有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杂糅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自由、人性化,通过讲授与生活有关的教材来启迪学生,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而学前美术教学是在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开放式美术教学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放式美术教学的组成部分

(一)专业素养与师德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的日常教学都是围绕着专业知识进行展开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感、美德的主要教学途径,学生能够从美术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品位。所以我们要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通过寓情于教的艺术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形成健全的品性与人格。我们在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自身的教学活动,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情感表现。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情感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因此我们说美术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传递美术的美感,传递高尚的人格操守。幼儿在学习阶段没有清晰的个人定位,也没有形成自身正确的审美品位。教师有义务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审美观念进行方向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师德培养同样在教师素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感染,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行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以严格的标准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好的表率。

(二)专业知识技能

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包括多方面内容,各种内容共同形成美术教学的开放式特征。在开放式教学中要保证教学的灵活多变,要能够以多种形成的创造式教学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学会必备的美术技能。开放式的美术教学更注重知识、技能的结合,注重综合的艺术感受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审美认识的培养。我国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入,使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教育目标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今的美术教学提倡引导教学,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感受美术教学中的美感,使学生创造出自身独具特色的美学形象。美术绘画的技能教学,是对学生专业绘画技能、雕塑技能、手工技能的教学。这些专业技术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专业技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式的美术教学提倡专业技能教学、美学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插入各种生动有趣的个人感受、美学特征,最终使学生沉浸在奇妙的美学享受中。因此专业技能教学必须多元化,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能力培养

开放式的美术教学强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能够灵活使用基础知识进行价值创造,才能说明美术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美术教学的专业能力培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开展实践互动,还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完成美术的创造活动。美术教学的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学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学。但若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则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讲授那些重要的学习内容;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学习内容,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其次教师也要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在学习完毕后,要投入到社会各个岗位的教学中去。而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又与其他方面的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为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面对的群体是幼儿,幼儿在心智方面、知识技能接受方面,还没有完全的发展成熟。因此学前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生教学。学前教育教师要选取那些启发学生心智的内容进行教学,重点是培养幼儿的美感与审美观念。

二开放式美术教学的教学原则

(一)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

开放式美术教学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进行适当的学习内容调整。目前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没有硬性的规定。根据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对学生进行不同等级、不同内容的知识传授。通过分班制的方式,将基础好、基础差的两类学生分别分在不同的班级。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设置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在分班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要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优质人才。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进行区别指导,才能使每个学生的能力稳步提升。

(二)以实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

开放式美术教学需要教学实践的指导,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看出学前教育教师的真正水平。没有专业的美术知识技能的支撑,学前教育美术教师就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但若没有经过长久的教学实践,学前教育美术教师也不能将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完全发挥出来。所以说教学实践与美术基础知识技能,两者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教师教学实验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四名在校大学生与四名在职教师,同时参加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结果显示他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不存在差别;而在教学节奏、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在职教师明显比在校大学生表现的更加淡定从容,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更好。

三开放式美术教学的实施方案

(一)制定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计划。通过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指导,使学生掌握符合自身需要的学习技能。例如: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方向,向学生传达符合社会需求的学习内容。在选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挑选那些近现代美术作品进行教学,带给学生一种亲近感。除此之外选取的教学内容覆盖面要广,要能涵盖美术教学各个方面的知识;但内容的讲述不能太深,太深的教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的就业没有任何帮助,而且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在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前美术教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完毕后,最终要从事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工作。因此开展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培训,对学前教师的美术教学具有极大的帮助。学前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天性、心智特征、学习习惯等,采取适当的方式开展自身的教学活动。学前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幼儿的艺术美感、审美观念,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成为学前教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

随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不能顺利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提出多种教学形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应当缩减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长,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同时还可以安排课堂训练,通过在课堂中进行美术欣赏、作业书写,来减轻学生课下的负担。课堂作业检测能够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指导。这样既节约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又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力量,进行教学内容的播放与教学。多种教学形式的灵活组合,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客观思考的教育评价

开放式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测,来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因此开放式美术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的技能检测,来检查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与否定自我,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客观思考的教育评价注重反思,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不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摒弃以往以老师为主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对话。同时学生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做出的评价也会更加的客观具体。

四结束语

开放式美术教学在学前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前教育工作者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美感、美学、高尚审美情操的培养。学前教师在学前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启迪幼儿心智、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任务,所以学前教师的道德素养、审美品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学前教育工作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专业的知识素养,才能完成学前教育规定的任务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松翠.农村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41-143.

[2] 侯宇杰.浅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4(17):111-111.

[3] 孙玲.探讨怎样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5(11):116.

[4] 李万林.浅谈县级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作者:刘洋 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