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音乐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学校要从音乐学科课程设置、学生素质、教学条件和师资等方面入手,推动学前教育音乐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地位;课程设置;专业素质;教学管理
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学前教育发展重要的一环,这对于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相关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音乐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却没有得到重视,严重影响本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音乐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
第一,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学校开设的音乐课相对多一些、齐全一些,训练系统些,有利于全面提高其的音乐素质,也能突出师范的特征。第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要求其既要会讲、会画,还要会唱、会跳、会弹等等。因此,音乐能力是其毕业生的必需技能。这就要求党阀教育专业要将音乐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来看待。第三,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唱、跳、弹等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聘主要项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音乐各课程的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二、影响音乐学科学前教育地位的因素
第一,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一是学科特征不突出:音乐教育学科大部分是技能技巧的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练习,但是学前教育的专业各学科设置又没有体现这一特点,学生专业学习时间相对不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二是学科不平衡: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综合素质,但也必须视专业情况有所侧重。
第二,学生专业素质的因素。学生专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目前招进来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音乐基础比较差。有的根本没有接触过音乐,连最基本的音准、节奏都做不到。这样的学生对于教学的老师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学生对音乐各学科重视程度的因素。我们是培养全面、合格、综合素质较高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方面的主、次存在误区,认识不高,没有主次之分。最后既没有把专业学好,也没有把文化课程学好。
第四,教学设备的因素。近几年,有些学校大量招生,使该专业人数剧增,相关的教学设备却跟不上,有的连基本的教学场地都不够,钢琴数量,舞蹈房等其他教学设备配齐就更不用谈,这样别说提高教学质量,就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
第五,师资的因素。师资是中师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在职教师工作过重。有的学校到外面请一些代课教师,其资质、责任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质量也就没有保障。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由于教师经验、方法、水平能力等方面不足,使得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教学管理的因素。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制定具体的规定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其专业的特点,没有听取、采纳专业教师的建议,没有按专业规律办事,教学管理不细,制度不清晰,落实起来就很乱。
三、提高音乐学科学前教育地位的教育策略
第一,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1)学校音乐教师根据各音乐学科特点,提出各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方案给学校教学管理层作为调整课程设置的依据与参考。(2)学校教学管理层从学校的高度,根据音乐老师提供的方案做出一份详细的课程设置计划,并组织音乐老师以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形成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设置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针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差的状况,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在招生的时候,招生学校在保证一定生源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对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挑选。即组织一批音乐老师对报考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养的面试。教师在新生进校开始,应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且要详细讲,反复讲,教学进度不宜太快,要强调学生多练习,配合好老师。老师还要跟踪教学等教学手段,尽量使学生前期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长期的铺垫。
第三,从就业的高度来强调学生对音乐学科的重视。我们的教学管理者、任课老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要从思想的高度加强教育,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以分析,解释学前教育专业有什么特点,培养方向是什么等各种因素。还要强调音乐各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这的份量,要从就业的高度来强调,能使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尽可能的达到对音乐学科的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质量的目的。
第四,加大力度提升教学硬件、软件以及教学管理水平。(1)校领导应根据学校的财政实力和专业学生人数,按标准配齐相应的教学设施,其中必要的教室、舞蹈房、琴房、钢琴、电钢数量以及其它的乐器和音像设备、资料等等,使教学能正常开展。(2)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一方面把教师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听课等作为制度性的任务每学期应该完成多少次,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进修、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等手段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3)学校教学管理按专业的特点,制定详细、清晰的教学管理制度,并由专门的行政人员进行督查,使教师上课、备课、改作业、艺术实践等等按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促使教学计划落到实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彭苍森 单位: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
第二篇: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探讨
【摘要】近年来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愈加重视,音乐学习的低龄化成为普遍现象。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训练出一批音乐大师,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审美方向,由于这种对音乐的审美会影响到以后漫长的音乐学习道路,所以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好坏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音乐
在学前教育音乐中,我们更注重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审美与乐感,帮助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选取优美的旋律、优质的作品,给孩子带去音乐的享受,促进孩子达成对音乐的领悟。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音乐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与音乐课程的设置是直接挂钩的。于是我们今天就要对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的设置做简单的研究和讨论。
一、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中介,所以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由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在现阶段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各方面的问题都有出现,以下就是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在走访调查中,我们看到,有许多学前音乐教育中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结构。学前音乐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音乐学习,由于学生们的年龄大多处于七岁以下,所以课程的设置更应该为孩子量身定做。
各学年的课程都要差别开来,课程设置的顺序也应该按照更合适的方法来安排,实现各年级各学科的“无缝衔接”,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还有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就是各地各校的音乐学校大多把“学前教育”的特质磨灭掉了,我们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很多学前教育中心刻意追求高难度的专业音乐方向,忽略了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这样片面强调专业音乐性的教学,不仅使得教育目标无法达成,更会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立即正视起来。音乐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艺术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融会贯通的。在当前的学前音乐教育中,许多教育中心只单单设置音乐类课程,或者除了乐器的练习外,学校只增设了乐理、唱法等理论知识。这种过于强调技能与理论的教学,只被限定在了音乐范围内,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艺术性。一个好的音乐作品,靠的不仅是优美的曲谱、高难度的指法,对音乐的情感对艺术的理解感受也是同样重要的。
二、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探究
上面我们简要说明了目前音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行动刻不容缓,我们应当找寻各种途径去缓解或补足这些教学漏洞。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与学生沟通最多的就是老师了。许多教育中心在选择老师时,会比较偏向音乐专业的人才,却忘了学生群体主要是低龄儿童,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学生群体,我们应该寻找更偏向幼儿教师的人才,去进行学前教育。其次,在最重要的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当明白,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特别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用音乐的方式帮助其发展才能、塑造优秀性格、训练器想象力创造力,而不是单纯的音乐技能培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贴近生活情感的课程,加入一些与音乐相通却更加生活化娱乐化的课程,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增加歌曲游戏环节,或者在音乐的伴奏中学习舞蹈和创造。这样既能让学生听到更多歌曲,还学习到了音乐以外的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直觉,是一举多得的举措。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课程向下向细发展,划分不同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年龄和音乐素质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阶段的课程,以客观科学的方法规划课程教育,才更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
同时,在划分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课堂本身也要“分门别类”。即使是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也要把孩子年龄较低这一客观事实摆在前面,我们仍要选择比较适宜儿童接受的歌曲进行教学,以实际需求为指导,加入个学校教育特色,才能培养出具有不同音乐领悟的学生,才能体现音乐的艺术性。当然,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中,我们也不能忘记最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是学生日后学习音乐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应当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着重教授基础音乐知识,加强基础音乐的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更轻松的学习难度更大的音乐。
三、结语
对于选择音乐这条道路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是路的起点,只有在起跑点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学习道路才能更加宽阔,未来音乐的可能才能更加丰富,所以对于学前音乐教育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我们只是阐述了一部分,还有更多隐藏着的不易暴露的问题存在在学前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的传授,不断改革完善学前音乐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敏丹.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11).
作者:余海明 单位: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互动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使用音乐互动模式的理由,表述了音乐互动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音乐互动模式的操作阶段与环节,总结了音乐互动模式常用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互动模式;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是发展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源泉,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与普通师范类的音乐教育是不一样的,它有自身的独特性。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不但需要总结研究幼儿的音乐教育对目前学前教育音乐素养的标准要求。还需要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这个专业的音乐教育应该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概述
互动就是交往,它是人和人在相同的活动里发生的作用还有联系。它将行为导向别人,在其他人那里取得一些信息。互动不但可以指人和人的互相作用还有影响的过程,还可以指在一些情境里人们利用信息的交换导致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互动。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和学互动的活动,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能够进行交换位置互动。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或者学生自己之间都可以进行互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活动过程是一个选择文化价值的过程,也是提高人自身价值的过程。如果离开了主体人的活动特别是人主体意识的有效发挥,教育的活动就只是动物的本能延伸,不能成为人创造性的活动,那么教育的过程也就只是机械生产的流水线而已。
互动的教学模式就是把整个的过程当作是正在发展的一种形态,教和学进行统一影响的过程,将教学的过程当作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之间的沟通。进行活动的过程里,它是利用调节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作用,转换成和谐的互动,有效的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互动的教学模式使用一类全面的视角对待教学的活动,师生和环境看做是整体,整体内的要素是互相的影响和作用的。音乐教学的过程比较复杂,音乐教学的内容又有着多样性这个特点,这些都决定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应该去机械进行套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应该进行筛选不一样的教学的观点,把它们放在比较有效的构成里,变成非常综合的教学结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为教师提供比较好的一个参照体系,不但对于教师加深教学过程理解有很大的好处,也可以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合理的指导。音乐互动教学的操作过程需要具有逻辑的顺序,具体来说就是规定了音乐教学每个步骤需要进行的任务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好这个任务。
二.音乐课互动模式
七种状态音乐互动的教学模式操作的顺序基本是启动,联动,能动这三个主要的环节,三个环节也反映了学生在教学活动里各种行为的状态,一共有七种,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须充分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可以产生很大的内驱力,才可以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望以及热情,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的去进行学习。音乐课是一个需要感知能力很大的学科,有着很多的情感因素以及对人身心的感染能力。要是进行普通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就在比较枯燥的练习中对于音乐美好的感觉就会逐渐的消失掉。
2.感受新知。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的目标就是承上启下,音乐老师应该设置好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在衔接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引出一些思路,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激发他们进行学习音乐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学。在这个阶段,音乐老师应该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参与弹,唱,想等等这些活动的形式,引导他们对知识产生正确和明确的认识,让求知的规律积极的转变为认识的过程,这样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研究新知识的想法。
4.激励并设疑。要让学生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应该在学习进行过程里适当的提出一些疑问,创造一些问题。提出疑问是预示有新发现与新突破,因为既然可以提出来一些疑问它就包含着新思维,就需要很多的胆量以及勇气。
5.多向互动。多向互动主要是反复的训练,以它作为基本的手段,利用很多的形式进行互动,将新的知识整合为完备的系统,让学生们加深自身的理解。
6.深化巩固。通过前面的五个阶段,基本的音乐学习内容是能够被学生掌握以及理解的。不过因为学生在认识的水平上有差异,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思维的层次上不同。
7.运用迁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老师,不能只重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需要有更多方面的考虑:如何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的知识来发展学生们自己的个性以及潜能,让他们可以变成可以真正掌握音乐技能的人。运用迁移这个阶段,事实上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个巩固,发展自己的知识做到延伸以及综合。音乐互动模式的最主要的就是互动,要让教师和学生可以真正的互动起来,应该让学生在情感上可以主动的参与到音乐课的课堂活动里来,在课堂上师生的关系是轻松的,教师应该允许让学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参与进课堂来。音乐互动模式的实施应该构建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比较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互动教学的三种方法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人类可以认识事物或带有倾向的意识。出现这样倾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情感,像人们喜欢音乐自然就对音乐产生兴趣。第二个是需要,尤其是精神的需要,像人们对舞蹈,电影,文学等等这些艺术的活动有兴趣。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应该让教学变成发现美和欣赏美的统一,利用艺术的手段以及方法让教学变成学生发现自然美和科学美的途径方法。教师应该饱含情感,学生和老师之间需要进行情感的沟通。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兴趣有暂时兴趣以及稳定兴趣。暂时性,不能持久的兴趣为暂时兴趣,可以持之以恒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兴趣为稳定兴趣。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暂时兴趣逐渐的培养成稳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
参考文献:
[1]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
作者:石琳 单位: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学院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培养
音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也是他们相对容易接受的教育。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非凡的魅力,故能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在学生的学前阶段,音乐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很好动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度过欢乐的童年时期,为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他们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培养目标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乐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学前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会成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学对象自然便是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尚幼,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不全面,所以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比较模糊,无法开拓出相对广阔的音域。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的时候更多的要注重学生节奏感以及乐感的培养,让学生发现自身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再进行不同程度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不同于专业音乐教学,前者不必对歌唱技巧以及演唱技能进行专业的培训,而是要去涉猎更多种类的儿童歌曲以及适合儿童学习的民族歌曲,为以后要进行的幼儿音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教学课堂处在一个活泼、和谐的氛围中。音乐学前专业的学生这不仅要掌握音乐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有引导幼儿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能力。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本身有很多正面的影响,例如:学生对待人或事的热情提高、责任心增强、学会感恩等。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音乐,不适合的音乐容易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反感。教师一定要运用有限的资源,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华丽的音乐殿堂,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减少一些专业性的训练,让他们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音乐的作者以及生平等相关知识上,从全方面入手,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技巧
自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目前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发声练习认识不到位,常常会忽略掉,其实很多学生的声乐方面的能力是有待提高的,不能很好地完成学前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无法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上课体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会把弹奏和演唱做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并且可以熟练地弹奏一些简单的曲目,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演唱能力,为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职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地增加,所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教师要应对是还处于最为初级阶段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奇心强、可塑性强,乏味的课堂教学往往会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添合适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尽量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应该由易到难了解以及熟练不同声乐作品,保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以及连贯性。很多学校把注意力放在理论知识的教育,这就导致学生实际演唱能力以及讲台展现能力无法达到标准,这就造成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无法适应目前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中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上台展示的重要性,学生只有熟悉了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有了熟悉的实际操作才能在以后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能力解决在以后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一些学生精力不集中,个别学生学习耐性差等。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过程当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传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率会降低很多,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试唱、领唱等一系列手段帮助学生找准曲子的节奏。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只有在理论知识与识谱能力都过关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由于幼儿的某些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教学方法,要尽量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熟练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些活泼的因素。这就需要在对学前教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要训练他们对于活动设计以及情景创造的能力。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一些精力去关注音乐的表达方式,例如:故事、音频、视频等,让幼儿有更好的音乐体验。同时,边唱边跳也是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一项需要具备的能力,这是对进行学前教育的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一项考验,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幼儿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
幼儿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努力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多的去向音乐专业学生去学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隐患,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声乐技能技巧,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沈玉国 单位:江苏省射阳开放大学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摘要:音乐教学是一门陶冶情操的学科,且音乐教学设计有很多特点,其最主要的特点综合性比较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就能够体现出音乐的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又能够营造一种非常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活泼的气氛当中学习到音乐专业知识。本文具体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当中的音乐教育应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的一名著名的音乐教学家创作的一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法,由于这种教学体系有其丰富多彩的特点,因此被很多音乐教育专业所采用,而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这种教学法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比较强烈,又能够体现出音乐的创造性,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儿童能够快速的接受音乐的熏陶。根据这些特点来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对于3-6岁的儿童的音乐课堂,不能直接教授音乐知识,怎么样才能够使音乐教育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有效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采用肢体语言、舞蹈等一系列的方式与儿童的心性相结合,让儿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把音乐的兴趣植入到儿童的身心当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大特点:
1)综合性较强。因为音乐是一种通过感官来表达人类的情绪与情感,同样这样的情绪情感也有可能受到音乐的熏陶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对于音乐来说,最适合表达音乐的有语言,舞蹈等一些肢体动作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就需要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来将其贯穿,奥尔夫教学法是在音乐课程当中将唱歌,跳舞,肢体语言,游戏等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将音乐戏剧和音乐情感植入到儿童的身心中。
2)良好的参与性。很多人认为,音乐教学只是在聆听音乐的活动,或者在演奏与演唱一曲音乐的乐曲,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音乐并不是单纯的聆听和演奏,而是演奏者或演唱者根据音乐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让观众和听众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在思想情感上达成一致性。所以音乐本身就是分享的,能够让每一个人都参与、感受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奥尔夫教学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就是让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参与到音乐的创作,音乐的演唱、演奏,音乐的感受与音乐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传达自己心中的音乐概念,将音乐教育回归到人本教育。
3)丰富多彩的元素性。音乐具有众多的元素,所以在音乐当中含有很多的元素,要想使音乐学习得更好,就要将这些元素贯穿到音乐教学的始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采用关键元素,将音乐当中最朴实最原始的材料进行演奏,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最单纯的情感,这样儿童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去定位现实中的音乐,是音乐生活化,是音乐人本化。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当中的应用
1)游戏在儿童教学中的应用。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的年龄结构又具有好玩的天性在其中,怎样才能能将好玩,好动,好奇结合在课程的始终,无可质疑,游戏是最为恰当的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将游戏的学习方式贯穿到教学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有兴趣,在良好的兴趣状态下去参与到音乐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够起到音乐学习的效果。
2)多元素结合,表现音乐素养。因为音乐是由多种元素混合而成的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要想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相结合,就必须要将多种元素进行综合,学生可以采用朗诵,歌唱,舞蹈,演奏,等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内心的音乐情感,这些艺术的表达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符合学龄儿童的年龄结构特征,同时也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结构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去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3)鼓励即兴创作。在学前儿童教育当中,由于深受当前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轻哼一些歌曲,而这些歌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任何的逻辑性,对于音乐的表达也没有任何的科学性,但能够将他们内心的愉悦所表达出来,一些儿童在即兴表演歌曲的时候,老师会刻意的去指正他们在音乐当中所犯的一些错误,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儿童丧失即兴表演音乐的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儿童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老师发现儿童有轻哼歌曲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时候,应该给予儿童充分的鼓励,让儿童在这样的方式之中培养音乐情感,不断升华自己内心的音乐世界,只有这样,儿童的创作性就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对未来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
4)采用合唱的方式。合唱在音乐教育当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合唱也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艺术,对于很多儿童来说,他们天性胆小懦弱,或者是羞涩,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音乐情感,所以在音乐课程当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他们都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如果能很好地采用合唱的方式,他们就会在合唱当中根据气势而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逐渐突破儿童的心理壁垒。而且在合唱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音乐的共鸣,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想象空间。
5)采用说唱的方式。说唱是一种民间艺术,因此很多正规的学校教育都不愿意采用说唱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说唱这种方式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大众艺术。如果班级当中大多数的儿童是来自大众化的家庭,他们对于说唱这种表演方式是非常常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会采用这种民间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通俗易懂,简单好学,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无疑是最有帮助的。6)坚持回归音乐本质。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来说,千万不要将功利化的思想植入到儿童的身心当中。因为音乐是单纯的,一旦掺杂了这些功利化的思想,人的心性和创造力就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对于音乐的学习是不利的。因此一定要将音乐学习回归到音乐的本质,理解音乐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三、结论
因为奥尔夫教学法体现了音乐的本质,综合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学习音乐知识,对于当前社会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先进的,所以将会成为日后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各位音乐老师在教授音乐知识时,应该秉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156-157.
[2]肖玉.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4,17:157-158.
[3]贺定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贺州学院为例[J].学园,2014,10:65-66.
作者:杨延文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第五篇:新教师视野下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音乐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才培养的需求,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也势在必。以往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相对传统、落后。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等,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政府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学前教育音乐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专业技能课程和理论课程相对独立,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演唱或演奏水平较高,而对作品缺少分析和理解,造成不能充分表达作品的艺术风格。教学内容也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文化理论知识全面得到发展,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一直受传统的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影响,重视学生的高、精、尖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平衡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应以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为幼儿园和社会各种培训机构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不规范
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音乐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一些受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影响的因素,以师傅带徒弟形式进行授课,缺少与其它各学科间横向交流学习。例如钢琴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技能技巧,声乐课以发声及声乐演唱为主,教学内容单一,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训练不足。
(三)教学手段简单落后,教学效率较低
目前高师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手段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示范和讲解是主要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单一的模仿,反复练习。缺少音像、视频的直观学习感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一)课程目标清晰明确
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师范性较弱,培养对象是歌舞团和文艺团体的演员、歌唱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区别于音乐院校。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的教学实践和音乐理论相结合,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为幼儿园及社会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多元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技巧。以往课程设置一直沿袭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忽视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演奏或演唱领域的高水平,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不能真正适应幼儿园工作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除了学习钢琴、声乐技能课之外,应开设儿歌创编课程,使学生能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改编创作一些自弹自唱曲目,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合理完善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章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演奏或演唱技巧的讲解,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介绍不足,使学生演唱的歌曲缺少饱满的热情和震撼力。在小组学习中,每组的人数大约10人左右,大家可以相互参考对照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研究。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和音乐基础学习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可以将一个班级分成两组,经过分组后的学生经过一段学习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有些学生进步比较慢,基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相对缩小。分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力得到提升。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计算机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声像,直观、形象的创造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转变观念、加强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玲.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2(10).
[2]林敏丹.学前教育音乐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11).
[3]苏立.音乐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2010(4).
[4]陈志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报学报,2013(5).
[5]郭静.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J].新课程,2013(9).
[6]张倩.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
作者:马山雪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