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互联网新型教育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移动教育的含义
移动教育是指以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为理论基础.以无线移动网络为访问渠道.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使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通过教学双方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移动教学服务器来实现的交互式教学活动一个实用的移动教育系统是学生、教师和教育资源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移动教育系统主要由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四部分组成:①移动通信网络:采用多个频段,由众多基站、移动台、移动交换局组成的通信系统.通过空中接口将移动设备与互联网实现无缝连接.是架在两者之间的信息传输的桥梁;②互联网:庞大的Internet.海量资源的承载平台.将遍布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和客户机互联.是移动教育系统的依托平台;③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本身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存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提供具有访问权限的教学服务;④移动设备:移动教育系统中的用户端装置.除了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之外.本身也具备一定计算能力.比如PDA随着以3/4G通信为代表的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教育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宽,移动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移动教育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等优势.它突破了有线连接所带来的束缚.为学习者创造灵活高效的学习条件.从而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信息交流:同时.移动教育确保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自由选择.并自己决定学习进度.从而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
2移动教育的实现
根据现有的移动通信协议.移动教育主要有两种实现模式:一种是面向无连接的消息模式.另一种是面向连接的实时通信模式.后者为未来移动教育发展的重点
2.1无连接的消息模式
消息服务是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面向无连接的、基于字符的通信服务。消息服务占用通道的时间短、费用低,支持两个网络用户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按照发展阶段划分消息服务可以分为SMS、EMS、MMS三种,与之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移动教育实现形式:
(1)基于SMS的点播式SMS(ShortMessagingService),是最简单的基于移动网络的通信交流手段.其内容可以是文本、数字或二进制非文本数据。SMS具有无线媒介的基本特点.融合了多种媒介优势.是一种更为优异的媒介形式SMS同时融合了书写和互联网的异步交互.具有比语言和文字更为丰富的多媒体功能.适宜任何希望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按需点播。
(2)基于EMS的增强式。EMS(EnhancedMessagingService)将文本、音频、图像、动画集成为一体,在支持EMS的移动终端设备上显示出来.较大程度上弥补了SMS表达方式上的不足.丰富了点播式学习模式.且EMS完全可以依托已有的消息中心.无须对基础网络进行升级.因此具有最为广泛的使用。
(3)基于MMS的富消息式。MMS(MultimediaMessagingService)是多媒体信息服务.运行于WAP协议的上层.同时支持电路交换数据格式fCircuit—switcheddata)和通用分组无限服务格式。依靠MMS.可以支持语音、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电视教学等多种高速数据业务,传送包括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在内的富消息基于MMS的移动教育模式是消息模式的极限.为学习者提供了面向无连接状态下最为丰富的资源。
2.2面向连接的实时通信模式
由于面向无连接的消息模式无法实现移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实时交互.因此很难实现移动教育资源的传输和显示。面向连接的实施通信模式,利用无线接人技术(包括GSM、CDMA、GPRS、CDPD、固定无线宽带接入、DBS卫星接入、蓝牙、HomeRF、WCDMA/CD—MA2000/TD—SCDMA、无线局域网、无线光系统等)实现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的结合.使移动教育者不受网络种类、网络结构、运营商的承载业务以及终端设备种类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入互连网和教育服务网.实时地与教育网站保持连接.适宜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也适宜他们开展协作面向连接的实时通信模式符合移动通信发展的需求.因而成为了新型移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移动的网际网。将有线互联网、移动通信网集成在一起.形成集有线互联网、无线连接和移动设备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网内的所有用户联系起来.打破了学习行为在空间上的局限.近乎无限地扩大了教育平台的地域性.使学习者得到一个可自由发展个性的空间移动用户使用无线终端访问教学服务器.像普通的互联网用户那样.对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浏览、查询以及实时交互。
(2)海量的资源库互联网几乎无限的容量和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检索功能.确保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可以得到共享施教者从这一资源库中海量的图像、声音、影像以及图书资源中检索出所需的素材并加以组织.建立起丰富的教育资源数据库。得益于第三代以上通信技术的高传输率.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访问资源库.迅速准确地锁定并获取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
(3)无界的社交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用户之间可实现数据、音频、视频多媒体通讯这使得随时随地的交流成为可能。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为众多用户协同交互提供了不限于空间交流的平台无论学习者还是施教者.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终端查询内容、发表学术观点、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无界的社交化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施教者与施教者、施教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国内外发展现状
移动教育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早期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年的时间从研究发起者及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和管理.例如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开发的移动教育初始模式.选择以外语学习作为移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让用户练习生词、做小测验、查阅单词、与现场教师实时交流.通过实验论证出移动设备在一个安全、可信、个性化以及即时需求的环境中能够提供复习、练习的学习机会:另一类则由电子教学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电子教学的经验,把移动教育推向市场.更多地用于企业培训以欧洲的“IST计划”为例,该计划资助并正式开展移动教育研究。Ericsson、NokiaInsiteT—MobileITFornebuKnowation等众多厂商及英、美、德等国的诸多大学参与了此项目。在我国.移动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运用移动通信的新方式来实现教学.能确保学习者灵活方便地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自我学习.因而备受教育界青睐.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多家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移动教育正规划着建立新的移动教育体系.在此体系下传输反馈教育信息及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和手机向特定学生群发送教学内容、教务信息、教学课堂、重要学术报告、一般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并与功能齐全的移动教育管理系统有机结合.支撑并监控管理体系。移动教育高度的连通性、广泛的适应性.方便灵活性。地区的广域性,决定了其对促进我国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化社会.塑造学习型国家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结语
未来将是一个移动互联的世界。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移动教育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它帮助学习者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此.移动教育是未来远程学习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