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信息化创建思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信息化创建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育信息化创建思路

一、信息设施建设快速进展

2002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各地普遍加大“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力度,促进了各地中小学教育信息设施的建设.截至2。。2年底的统计,全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84万台,比2001年增长”%.每35名学生一台,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仍继续领先,例如在上海市的中小学校中,每8名高中生、每10名初中生和15名小学生就可以拥有一台电脑。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已初步建成的中小学校园网26000个,比2001年增长143%。在许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初见规模‘上海市的教育城域网已经覆盖了80%以上的中小学,北京的教育城域网主干初步建成并正在向郊县延伸发展,广东、天津等东部省市和一些东部和中部的中等规模城市,也结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并利用社会电信网络资源,大多以光缆方式使这些大多数中小学实现连接。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的进程中,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安排了3.6亿元专门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这些地区的一些城市和重点扶持的乡镇可以通过卫星数据广播方式接收教育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已成规模,具有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和20套以上IP广播(基于因特网协议的数字广播)的能力。目前,已播出34套数据节目,其中有关中小学的节目有:扶贫信息、面向中西部乡村中小学的青少年教育、面向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小学英语同步课堂(三年级)、初中二年级同步课堂(数学、英语、物理)等。

二、配套项目进展顺利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和建设项目,2002年开始或继续进行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一)继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

该项目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主要内容之一。项目总体目标是:制定适合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初步建成一个形式开放、内容丰富并可以持续发展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资源“开发、管理、指导与服务”体系,使更多的中小学学生能够使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开展主动学习,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能够应用教育资源组织启发式和研究性教学,扩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供有效支持.该项目在2002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组织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开放性、可持续性、适用性、规范性和前瞻性”等基本原则,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批准成为部颁试用规范(编号CELTS一42)。2002年1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并向全国中小学推广应用,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配合《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的应用推广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和企业力量研制开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平台”、“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环境平台”、“基础教育元数据资源定义编目工具”.该设计思路是让各地中小学师生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能够快捷方便地检索和使用各类教育资源,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求,实现同一规范下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传输。

(3)选择并依托部分省、市、县级进行区域性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和教学应用实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共同组织下,协同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等地,参照《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实验“分级建设、分布储存、共享使用”的技术方案。在实验基础上,通过筛选、转换、开发等方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优质资源,同时探索在网络环境下,以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为纽带,结合教育资源认证工作的实施,形成基础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基本模式,搭建一个资源分布各地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基本建设框架和应用框架。加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是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主要展现方式和重点内容之一,是面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中学学生,提供多方位、多渠道、多类型、多形式资源服务的一个系统性工程。

(4)开发中小学英语教学网络课程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络课程。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牵头,鼓励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IT企业开发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通过“企业申报、专家评议、中心监理”的开发形式,充分调动rr企业开发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二)采取多种项目方式和技术模式,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1.实施“教学电视光盘播放系统”项目.该项目具体目标主要是为西部部分省区中5000所小学配发大屏幕电视机和DVD播放机以及教学光盘,使这些地区中小学的英语和语文教学能够充分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解决师资短缺和资源曦乏问题。配发的教学光盘内容包括:初中和小学英语、语文,中学生电脑课堂等学科的光盘。国家已为此项目投人2000万元。

2.实施“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在西部六省(云、贵、川、陕、甘、桂)建立远程教育教学收视点1040个,在北京市为这些地区培训女教师1040名。

3.实施“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通过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在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乡镇以下中小学校建设1。。0。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收视点,培训4000多名教师。

4.实施“乡镇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站”项目,主要目标是扶持中西部部分乡村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信息技术和上网学习条件,通过卫星数据广播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教师和农民进行远程培训;为当地农民提供经济又市场信息。已建设52个示范性乡镇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站。

三、信息技术教育持续发展

遵照教育部于2000年10月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精神,2002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继续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14907所,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高中学校比例已达到92.15%,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万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到65.32%;全国共有小学49.13万所,独立建制的小学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的开课率达到10.33%(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与信息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课程建设,包括组织制定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编写和建立评审制度等。目前,高中、初中、小学各层次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个版本。其中,高中阶段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国家课程”范畴,教材必须通过国家审定。从2000年至今,教育部共组织进行了4次信息技术教材评审工作。送审教材共57套,通过评审的信息技术教材18套,已批准在全国中小学选用。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别到2。。3年和2005年,才正式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目前,各地列人地方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的教材基本都通过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材审查。

四、信息化教学蓄势待发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成功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来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另一面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

(一)教师培训新模式喜获成效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已有许多中小学积极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发展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条件进行课堂演示性的辅助教学。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教育领导和广大教师开始认识到:信息技术不能作为维持传统教学模式的手段,而应该用于创建具有革新意义的新颖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产生根本性转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条件是教师应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革新。虽然过去几年广大教师普遍接受了一轮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操作使用技能,但在信息化教育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还比较薄弱。在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培训方面,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这是Intel公司提供资助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该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技能与方法。在我国,该项目是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指导下开展的。从2000年开始,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进行教师培训实验,到2002年,扩展到全国18个省市.,培训了n万名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大多数教师能够设计体现教育革新理念的信息化教案。2002年12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目的成效进行评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训教师普遍认为,该项培训对自己改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受训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提供的反馈更为令人信服,87肠以上校长认为培训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90%以上的校长认为培训后教师对推进学校的教改和研究性学习很有帮助。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其富有特色课程教材,它将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巧妙地体现在课程学习活动中,强调动手实践,围绕信息化教案设计的实际任务,让受训者亲身体验创新学习过程的诸多要素,如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型学习、案例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绩效的评价等。这样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具有良好的可迁移性,能够很快的将培训中的所学所做迅速移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教育科研开辟信息化新领域

由于信息化教育涉及许多前所未遇的问题,需要通过深人研究来把握其发展方向和创造一批行之有效的新颖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育的研究成为教育科研所的增长点。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评审中,首次成立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组,在2。。2年2月批准的第一批教育科研项目中,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的项目多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两项,教育部重点项目若干项。

(三)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深受中小学生喜爱

2002年,在教育部指导下,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活动。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丰富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发挥出独特优势。为了体现对这一活动的扶持,教育部于2002年4月决定,对在高中阶段获得一、二等奖项的高中生,可以免试保送进人大学。

五、规章制度建设紧锣密鼓

为了保障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2002年,教育部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其中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工作:

1.设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前身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以制定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技术标准为使命,并提供与标准相关的测试、培训、资讯等项服务,从2。。o年开始,已经制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并且了十多项使用规范。2002年12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分委员会,专门从事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及远程教育的应用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2•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实施《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该规范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编制的,经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批准为CELTS标准系列中的一项专用规范,编号CELTS一42。

3.200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该标准是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力量开发的,从1999年开始,历时三年才编制完成的.该标准也归人CELTS系列,编号为CELTS一30。

4.2002年4月,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其中有许多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争取用2~3年时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和网络技术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轮训一遍,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国家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此外,许多省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了一批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例如,广东省在评定教育强区、强县、强镇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指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2000~2。。2两年间,教育部已经了多项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规制和指导意见,如2000年7月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n月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200。年11月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了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和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2001年n月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从总体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间题,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并努力创造条件加以逐步解决。

(一)转变观念的问题

一方面是领导者观念的问题。有些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发展教育信息化对于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存在消极等待思想;有的地区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单纯追求名誉上达标,忽视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作用,忽视教师队伍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另一方面是教师观念问题。有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革新的重要作用,也不敢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对策与建设:(1)组织力量开发具有革新意义的培训项目,对领导人员和教师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2)发掘先进典型和筛选优秀案例进行示范和引导.

(二)师资严重短缺问题

据统计,全国约有专兼职计算机教师近7万名,其中多数教师是从其他学科教师转行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数量、水平、能力和培训机会等因素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师资短缺在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仅以上海市为例,2001年随机对上海市的70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占15.7纬,且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余均为转行。转行者当中平均62.2%以上的没学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有50纬以上的人没接触过多媒体,有高达74.3%以上的教师还没接触过网络,其中,还有一部分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匆上岗代课。对策与建议:(1)扩大教师来源,吸收懂信息技术的非师范毕业生加人中小学教师队伍:(2)利用学校结构调整中多余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3)建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证收制度。

(三)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有53万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88%,在校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这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市14.8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上海市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省18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贵州省118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甘肃省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对策与建议:(1)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投资方面继续实行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2)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征集优质教育资源向急需地区调配;(3)加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互动。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施主要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用于支持各学科教学还不普遍,尤其缺乏具有革新意义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目前,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单纯呈现上,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在课堂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学习和利用因特网搜索新闻信息的比例很大,而用网络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网络资源用于解决教学问题或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利用因特网准备课程教学的比例很小。从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转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有根本性的变革。对策与建议:(1)对全体教师进行以教育观念革新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新一轮培训,特别注意利用国内外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先进范例进行引导;(2)改变教育评价方法,鼓励各种具有创新意义教学方法的应用。

(五)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问题

“十五”期间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基础教育规模扩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后,“十五”期间人学高峰即将到来;二是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在2004年将在全国范围实施,支掌课程改革理念实现的信息技术条件更为显得重要;三是素质教育的需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只有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条件才有可能大范围、大容量地传播与使用。要实现既定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十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加大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投人,必须进一步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才有可能实现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实现初步信息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然而.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人,教育经费的不足与教育信息化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必将形成尖锐矛盾。‘对策与建议:(l)在国家增加投人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投人渠道,(2)通过国家政策对教育系统实行电信优惠费率;(3)通过优化教育信息设施和资源布局和采用高性价比技术来降低建设和使用成本,防止超前、超标配置造成的浪费。

(六)教育软件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严重反乏问题

数字化教育资源匾乏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过去几年各地学校自行开发了一部分教育资源,并且国内有些企业开发出一批商品化的教育资源,但仍然数量不足,质量上不尽如人意,真正能够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适合网络特点的技术标准,无法互相沟通和交换。在教育软件方面,为传统教学模式服务的多,但适合学生主体化学习的工具软件严重缺乏,教育平台和工具软件方面也存在技术标准不一的间题。对策与建议:(1)建立基于标准的、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建设机制,通过政策导向推广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应用;(2)拓宽教育资源来源,鼓励有特长的教师结合自已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创建适用的资源,如信息化教案、专题网站等;(3)进一步加大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力度,通过扩大实验联网范围和完善建设基础教育资源门户网站来丰富和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共享程度;(4)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政府号召和政策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包括科研、文化、社团等)共同建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资源网站;(5)重视保护并发挥IT企业的积极性,制定积极扶持的政策,完善运行机制,诚意欢迎国内IT企业参与中小学信息技术建设进程。

(七)网络信息安全和道德教育问题

网络的不良信息资源对中小学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没有管理和指导的BBS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更需要关注。出于对安全和道德方面的担优,许多学校不敢放手让学生上网学习、严重妨碍了信息化教育的深人发展。对策与建议:(l)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创建相对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包括网址过滤、内容分级过滤、虚拟因特网等技术;(2)开展网络环境下儿童心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索创建良性网络文化的积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