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技术与德育似乎并不着边际,但是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大家都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已经充斥了我们生活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也就是说: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我认为教书是为了育人,也只有一个人有了道德、有了灵魂,你才算教书成功了。
1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在共性的道德品格规范基础上形成个性品格的重要过程。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小学生的好奇心都特别重,他们还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认识还比较幼稚,而且他们的自制力也很薄弱,因此,当他们面对各种不良网站时,自身不懂得鉴别,当独立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时总是不知所措。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学生能够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得多,稍不留神就会影响到他们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广开路途,积极开发各项精彩课程内容,潜心地进行德育研究,不断地去拓展德育活动内容的外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中来,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日益高涨,师生的精神生活也会更加快乐而健康。
2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并能通过这些媒体,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组织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点评、自我对照,引导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组织设计制造班级主页、或成立班级网上交流中心等方式,在网上积极地学习、交流,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班集体建设,加强其集体主义的教育。
(1)每个学期开学,教师都应该将网络管理和网页制作作为重点,在校内的局域网上将优秀班级网页出来,并让全体同学在设立的论坛上进行讨论,大家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
(2)在信息技术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始计划并分工合作班级网页的建设。各班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别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如技术组、资料组、美工组等等,还可以联合班内原有的兴趣小组,充分地利用起课余时间,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展示班集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
2.2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指在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就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个时期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小学生的大脑、触觉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处于逐步发展提高中,所以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非常好动。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很难自觉地学习或独立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头疼学生为什么总是自觉性差、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德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如何适当地渗透德育呢?这就要结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了!
(1)欣赏课。
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有一些欣赏课,例如“认识电脑”、“我喜欢的机器人”等,在欣赏课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呢?其实很简单,如“认识电脑”这一课,这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要和电脑交朋友,就要完成电脑教给我们的任务”,出示机房守则和计算机的保护方法,乘机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学会尊重朋友并实现与朋友的约定。再如“我喜欢的机器人”一课,这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懂事,不能像三年级那样哄了,所以在渗透德育时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教材,我在教授这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智能化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机器人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及完美的外观,希望同学们都能努力地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贡献”,六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引导他们专心学习并热爱祖国,努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践课。
实践课也可以叫操作课,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最常出现的课程类型,在实践课中,学生要努力根据老师的教授与平时的积累,完成一些基本的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并提交自己的作业。这类课程如何渗透德育呢?举个例,如教学生用电脑画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当然也要介绍一下,同样地,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珍惜友谊。在实践课中,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还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阐述了自己的作品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最好,学生会认真思考,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交流课。
交流课就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是同位合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会安排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课程渗透德育时要注意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因为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再注意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适当修改或补充,引导同学们一起去思考、去理解、去感受。
2.3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德育
(1)结合信息技术课堂,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开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不得传播各种计算机病毒;不得传播任何不健康的内容;不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的信息……)。
(2)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沉迷于网络(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培养他们自觉抵制网络黄毒的意识,能够对不良信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活动中让学生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人际交往准则,不得阻碍正常的信息交流,不破坏网络环境与安全。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如待人待物细心、耐心,遇到困难能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尝试、决不放弃。
(4)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珍惜友谊、热爱祖国。
3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传统的德育工作只是单调的讲述或谈话,对于学生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内容却非常丰富,它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德育内容。例:在班会时,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形式,注重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资源的带领下,轻松愉快地感知德育教育。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丰富的网络技术,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使得老师与学生能平等地进行交流。如此自主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己渴求的知识,寻找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也才能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学生会印象更深,也会让学生愿意去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在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愿意自主地进行德育学习。另外,还要关注某些胆小的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交流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不用担心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时还可以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而教师通过单独交流,能够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愉快的道德道路。最后,我认为应该有效地利用学生信息技术的特长来引导那些特殊的学生,让他们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地点,如教室、机房和家里进行浏览学习,使他们能够从中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同龄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增长见识。让学生在了解外界信息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更利于完善孩子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理更健康。
4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心理健康
每一个接触到网络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便捷,可是网络上的信息错综复杂,很多不良的信息会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之中,其潜在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要特别加强学生网络上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相关的教育措施,巩固学生的思想阵线,提高学生的思想免疫力,使他们有效地抵御各种诱惑,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可以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其次,我们可以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青少年违法违纪事件、学校在校生事件等网上新闻事件,重点剖析,以达到指导学生辨别是非,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的目的;然后,我们还可以结合音乐、图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既掌握了必要的网络知识,又提高了个人的思想素质,有效地消除了网络垃圾对学生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能把握好它们的关系,并适当地引导学生,就一定可以让学生全面的、多样化的发展,更能让他们健康地、和谐地成长,也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作者:曹英英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洪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