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远程教育和人格结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远程教育和人格结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远程教育和人格结构

一、测试结果

1.能力测试结果

参与测试的学生包括大专层次学生和中专层次学生。其中中专层次学生为初中毕业后没上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中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较好的中专班;大专层次学生为职中毕业或私立中学毕业后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普通的网络学院大专班。以中学、高校学生通用的智力测试工具和创造力测试工具对上述中专层次学生(31人)和大专层次学生(36人)进行能力测试,并用相同的工具对城区普通中学初一级(52人)、初二级(46人)、初三级(48人);高一级(55人)、高二级(53人)、高三级学生(54人);对市重点中学初一级(50人)、初二级学生(52人)对省重点中学初一级(51人)、初二级学生(52人)的能力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确定他们的能力层次。测试结果如下,显示方式为能力平均值±标准差:参加实验的各校中学学生均从6.5±0.5岁开始读书,普通中学初一平均年龄12.6岁,初二级平均年龄为13.5岁,初三级平均年龄为14.6岁,高一级平均年龄为15.6岁,高二级平均年龄为16.6岁,高三级平均年龄为17.7岁;市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5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省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4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远程教育中专班平均年龄18.1岁,大专班平均年龄23.2岁。中专班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按道理应该与高二级学生同龄,但他们大多为农村学生,上学时间比较晚,所以年龄比市区的中学生大。大专班学生已参加工作,他们当中或职中毕业,或读不上职中而读私立中学,有少数学生甚至读私立学校(或职中)前已参加过工作,因此年龄较大(这个班已经是大专层次中年龄较小且年龄差别较小的一个班)。测试结果显示,省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重点中学学生,市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普通中学学生,省重点中学初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已达到市普通中学高二级学生水平。远程教育中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高于普通中学初二学生,创造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三学生;远程教育大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创造力水平相当于普通中学初二级学生。从测试结果来看,中专班学生不读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他们去读普通高中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较难的内容不一定学得进去。网络大专班学生不读正规大学更加明智,他们现有的能力水平应该很难学会大学的内容,读普通高中都困难。

2.人格测试结果

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中专班学生和普通的大专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测试,中专班学生结果如下表中数字表示各选项的人数,中专班共31人,但收回的量表只有28份。得分统计:“一点都不像”得1分,“不太像”得2分,“有点像”得3分,“比较像”得4分,“非常像”得5分。中专班学生的人格特征统计数据反映出,宜人性中的第1、6、7、8、9、16题得分中等偏上,其余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这个班的学生富有爱心、注重合作;第17题得分偏高,内倾性的学生多于外倾性的学生;责任心处于中等水平,12题得分较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神经质维度中5、10题得分中等偏高,自信心不足,其处于中等水平;开放性维度中第4、11、23、25题得分中等偏高,24题较高,有助于他们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其余处于中等水平。统计结果显示中专班的学生人格结构中没有妨碍能力发展的因素,也没高创造性群体所特有的怪异人格存在,与普通中学学生相似,属于正常的人格范围。因篇幅所限,大专班学生的具体测量数据在此不再展示。大专班学生在宜人性、责任心、外倾性等维度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接近,但在神经质(负偏12.7%)和开放性(负偏19.6%)两个维度有点不同,有部分远程学习的大专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想象力难以发挥。到底是长期能力相对较低才产生这样的习惯,还是这样的习惯导致能力较低,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二、研究总结

远程教育的出发点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但学生能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即智力或创造力水平达到学习内容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目前普通高校扩招,连普通高校都招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招到的学生能力就更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提高远程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想办法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然而现有的能力训练措施只适合于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对于超过十八岁、大脑发育已基本成型的成教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大脑机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目前笔者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训练的方案已初步确定,并投入到实际的训练中,经过半年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果。

作者:陈宏才严家怡单位: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