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前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艺术能让儿童获得幸福感
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艺术不仅可以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让儿童获得幸福感。
1、艺术能够使儿童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儿童把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一种感性的把握,这种感性的把握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儿童不经意间的涂涂画画、哼哼唱唱,实际上是以他的方式在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探究。艺术给儿童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儿童通过纸笔、舞蹈动作等和世界沟通,从而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儿童思绪纷飞,充满激情的徜徉在艺术的国度里,获得的是一种发自生命力的满足和愉悦,这样的情感使得儿童感受到幸福的滋味。体会到幸福滋味的儿童,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也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2、艺术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并为儿童的创造提供途径,增进生活的幸福感儿童作为一个人的生长,他在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应该满足其精神世界的需要,丰富其精神世界。儿童是在与所处的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艺术正好能够给儿童提供这样一个途径,在艺术世界里,儿童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利用身边的材料创造出一个个惊人的作品,从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
3、儿童对美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表现,也是一种生命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儿童也不例外。儿童对美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儿童喜欢鲜艳的花朵,喜欢漂亮的面孔,喜欢动听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不用学习的,是生命最初的向往和追求。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艺术不断记录和描绘美好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满足自身的需要,儿童是在艺术的海洋里逐渐地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
4、艺术对于儿童来说是情感发展和完整人格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可以用艺术这种符号形式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感,并且由艺术这种符号化的人类情感形式泛化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丰富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世界,按照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将他们感受世界的审美能力转变为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成为行为的一种内在自我调节,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
二、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有价值的学前教育旨在使儿童获得幸福感,有一个完满、愉悦的童年,艺术教育也不能例外。而在我国,儿童在艺术教育中并没有尝到幸福的滋味。原因主要有:
1、家长的幸福观有偏差。在许多家长当中,经常把幸福等同于物质需要的满足,幸福等同于成人为儿童创设的各种成人认为十分优越的机会。不可否认,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的确能够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但是这仅仅是外在的方面,物质优越但是仍不能感到幸福的大有人在。对儿童也同样如此。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儿童真正的幸福生活所必需的,但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丰富,就越幸福。对于有的儿童来说,钢琴让他兴奋不已,乐此不疲,但有的儿童却在钢琴面前焦躁不安,苦恼得很。因此,只有当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所获得的体验与其生命成长尤其是精神成长取得一致,内在生命潜能得以不断激发时,个体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受。所以,对于成人来说,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了解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儿童精神世界成长和发展规律,并为儿童的成长、为儿童生命法则的展开提供适宜的而非奢侈的条件,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2、部分家长和教师对个体需要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个个体能否真正体验到幸福,关键点在于当前的生活和活动是否与这个个体的需要或兴趣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常常把自己的需要认为是儿童的需要,认为自己需要的,儿童也一定需要。许多家长认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便让孩子学艺术,帮孩子报了各种绘画班、舞蹈班等,而家长却从来不考虑儿童是否对这些感兴趣,这些培训班强调的是艺术技能和成绩,对儿童艺术潜能和情感的激发涉及很少。还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优质的小学,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等级考试,却不曾想过这些是否是孩子真心需要的,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样的艺术教育中,孩子的成长是否有幸福可言。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儿童一切需要中最合乎人道的需要,即他的精神的、心灵的迫切需要,却被忽视了。在儿童心灵活着的人依然被压抑着。”因此,艺术教育当中,要重视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那些毫无幸福感可言的艺术教育,对儿童实际上是种摧残,那样的艺术教育还不如不要,还不如多腾些时间出来放儿童去自由感受自然的、生活的美。
3、许多人对儿童学习认识存在偏差。儿童是怎么学习的?这个问题是艺术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学前儿童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学前儿童的学习是与其生活紧密相连的。目前,我国儿童艺术教育中存在脱离儿童生活,基本按照学科的角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现象。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儿童艺术教育不仅要体现艺术学科内部各艺术门类的联系,还要体现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综合等。儿童的学习活动是在特定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通过生动具体的、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缺少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学习。儿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儿童是在动作中学习的;儿童也是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学习的。限制了儿童动手、动身,也就是限制了儿童动脑的机会。另外,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艺术教育不应着眼于儿童画得像不像、学得像不像,而应该鼓励儿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去激发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总结
艺术能给儿童带来幸福感,我们应该以儿童的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给予儿童科学的艺术教育。科学的艺术教育,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激起儿童的幸福感受。儿童的明天是人类的明天,儿童的幸福也就是人类的幸福,为了人类的幸福,广大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儿童的幸福,用心、用爱让儿童在艺术的世界里尽情的享受生命!
作者:周卫蔚殷瑛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