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高校艺术教育供应链管理研究
一、艺术教育供应链的由来
供应链是一个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最终用户构造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模式。供应链具有应激性、兼容性、风险低等优势,它关注的是产品的生产与供需之间的系统关系,强调的是供应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学者对供应链研究的不断深入,供应链应用的领域已从盈利性组织向非盈利性组织的管理实践拓展,比如公共教育、公益事业、公共卫生、公共服务等。供应链管理理念给非盈利性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拓宽固有的管理思维,从而提高公益服务效率和社会效益。供应链管理方法同样在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人才的培养上行之有效。可根据高等艺术教育的职能,以受教学生为中心、社会需求为导向,将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社会整体需求连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性网链。
二、艺术教育供应链的特性
由于教育自身具有特殊性,艺术教育供应链也有特殊性。首先,高校艺术教育的产品是隐性的。高校的效益是让受教育的原材料——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全方位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难量化的。其次,艺术教育供应链的载体——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是课程的接受者(供应链的客体),然而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又参与到整个学科的研究,因此也是艺术教育供应链主体的一部分。由于学生既是受艺术教育的客体又是研究艺术教育学科的主体,所以艺术教育供应链是不断变化的。最后,艺术教育供应链是相对封闭的,仅存有高校、社会等几个节点。从目标性质的角度看,艺术教育供应链具有两大特性:一是目标的前瞻性。高等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上层建筑的特性,人才素质对社会需求的满足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显现,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具有滞后性,所以高等艺术教育对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应具有预知的超前性,使整体目标的前瞻性突出。二是目标的延续性。“学到老活到老”的理念使受众群体不仅仅为青年人,老年人对学习艺术的渴望加深,使艺术教育目标得到延伸。
三、高校艺术教育供应链的搭建
高校艺术教育供应链的目标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社会需求。高等艺术教育供应链的搭建,就是把受教育的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社会等主体联系起来,使受教育个体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的培训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
(一)艺术教育供应链的构建因素
高等艺术教育供应链的构建因素主要包括:1.社会需求因素,即社会对“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2.国家政策因素,即对高校进行减招政策,该因素使我国教育更高标准化;3.个人因素,即学生自身审美素质的需求。此外,在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供应链时,要充分考虑影响供应链的外部因素。
(二)艺术教育供应链结构设计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可以借鉴企业供应链搭建的思路和方法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供应链。供应链的构建方向和目标是将受教育的大学生、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社会归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从而构成一个由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的、信息集中和资源共享的高等艺术教育网链结构,其结构为:需要接受教育的个体——高校艺术教育培养——社会需求。
(三)艺术教育供应链的再更新
随着全球信息趋于一体化,信息含义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迫使高校艺术教育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已经构建好的艺术教育供应链进行再更新。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了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条件,调整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结构,建立新的教学体系;二是分析并借鉴国外艺术教育供应链的长处,取长补短并不断改进更新;三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间的艺术教育资源数据库,并构造优秀人才的反馈机制。
四、结语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新兴单元,如何将其融入到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当中去,还需要深层次的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在立足本国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国外艺术教育供应链的经验,时时创新,我国才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竞争中占得先机,才能更好的体现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英娜 王弘德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二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征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内涵特征
(一)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从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为“高校”、“公共”、“艺术”和“教育”四个子系统。“高校”是地点,“公共”是前提与基础,“艺术”是内容和范畴,“教育”是核心与过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区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属性的关键,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采用、受教群体的确定和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且有效地进行和开展。“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既与“非专业性”相对等,也与“非公共性”相对立。它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折射出了普及与体验、平等与开放的内容特性。其一,普及与体验主要是特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以普及艺术及其文化为首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与感知为目标,达到审美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己任,这一点一定不能与专业艺术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与开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体学习的权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是除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的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对受教群体依然不存有任何门槛和要求,所有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这既是受教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挑战。面对差异性极大、需求不一且数量庞大的受教群体,如何在仅有的课时内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促进和指导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2年公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教育部办公室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关键词就是“审美”,这与专业艺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绝大部分高校将其审美教育停留在音乐领域或静观模式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多音乐类和鉴赏类课程且无系统文化与理论支撑。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统的美学理论,需要教师将其贯穿在课程教学当中,而不是单一地看图片、视频或听音频。除此之外,美术、戏剧、书法、戏曲等等艺术领域在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毫无涉及。如此,原本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弹素质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范畴的“广泛性”与“交叉性”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仅从常态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暂且认为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领域。在人文领域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交叉的现象。以音乐领域为例,现有的交叉学科就有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成体系,而这些学科仍旧隶属于音乐门类。“艺术”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与延伸性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明的广泛性与交叉性,从而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我们大可不必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局限在某一单一的艺术领域或艺术形式当中,除了开设各种鉴赏课之外,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也是可取的。这无疑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一大有效途径。
(四)受教群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群体,是除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之外所有的学生,其有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艺术基础、个人认知的差异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他们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高考的筛选而进入高校,已经具备了心智较成熟、文化基础较高和心理发展较稳定等三个特点。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庞大受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他们大部分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专业的补充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识、有方向地选择自我需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遵循受教群体的复杂特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规划与分层,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将学生们艺术基础和偏好进行分层与整合,从而规划课程设置,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特征
(一)地位的“从属性”及“边缘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常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大学生综合素养极其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受教群体的内化影响不容忽视。然纵观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走上了偏离的轨道,其定位与初衷相背离,其地位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且逐渐“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无专门机构的管理与规划,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呈散沙状态;教学过程简单随意、无目标,呈走过场状态;教师群体普遍以完成课时量为目标,呈浑水摸鱼状态;受教群体基本上以混学分为目的,呈吊儿郎当状态。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空壳组成部分,空有头衔,无实质效应。就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议与方案,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意识尤为关键,要想进步与发展,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意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摆对它的位置,从思想观念中树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向前的脚步。
(二)机构与体制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机构的设置与体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发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学科的不同相应设置了院系,各院系会根据本院系的学科方向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管理教师团队和组织各项活动。而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却没有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典型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分三种形式存在:其一,无任何机构设置,其教学由本校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的老师兼任;其二,有简单的机构设置,且挂靠在团委、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艺术团等校二级单位,纯属“傀儡”机构;其三,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有自主权,发展空间大。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为主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为公共艺术教育设有专门的机构。这一特征的显现无疑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最真实的写照,连其发展最起码的机构与体制都没有,又怎谈进步与完善。
(三)教学体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其完整而规范的教学体系,且教学体系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般来说,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设计、教学结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其教学体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知识范围不明确,各项课程都没有教材和合理的规定范围;教学内容片面,仅限于某一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主要是看和听,受教群体的真实体验严重缺失,缺乏参与性;教学结果评估环节不规范,无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学体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学体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滞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那些普遍特点也直接反应了其现状的消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是教育得以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四)师资学科背景及学术意识的“单一性”和“缺失性”
教师是教育的施教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各专业艺术学院或各综合高校艺术院系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普遍精通某一种专业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学术意识,其开设的课程一般会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紧密挂钩且内容单一不涉及任何史论、文献和美学等理论内容,即缺失文化理论支撑。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对牛弹琴”的教学现象。对于以美育为最终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施教群体必须一专多能,精通艺术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有极强的学术意识,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体,更要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这样看来,各高校应该将师资引进的目光投向艺术理论专业的人才,而不是艺术技能的人才。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歌唱家、演奏家或绘画家为目的,“素养”和“审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如何优化公共音乐课程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自2006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管理与教学机构,隶属于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省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就现状而言,依然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笔者将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进行了一个归整,即目前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有舞蹈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剧欣赏、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交响音乐与音乐家等五门课程。由此可见,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有以“欣赏”为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现代音乐艺术为主要课程内容等特点,而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性严重缺失。结合每学期学生评教、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意见及笔者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笔者对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以下构想。
(一)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开设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才能真正从审美层面对各种音乐进行真正的欣赏,没有基础理论的音乐欣赏如空中楼阁一般,有形无实。据调查,目前高校中绝大部分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识五线谱,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节奏、和声、调式等一些进行音乐欣赏时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此,《基本乐理》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乐理》这一课程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论性极强,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略显枯燥。这要求教师需多运用多媒体将趣味性融入课堂,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适当掌握教学的难度。
(二)音乐文化类课程的开设
由于音乐本身文化属性的存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音乐这一学科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形成了许多有体系的学科。音乐学科的交叉性使音乐与许多学科产生了共鸣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样一来,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必只局限于“欣赏”这一个范畴,文化范畴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将课程专题化,开设一些专题式的课程,如《音乐史》、《世界音乐概论》、《音乐养生文化》、《音乐哲学与思考》、《文人与音乐》、《音乐美学概论》、《音乐教育发展史》等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与受教群体产生共鸣,也能让学生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开设
随着专业音乐教育“欧洲中心论”的普遍存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严重缺失。从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欧洲中心论”再一次显现,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民歌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器乐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曲艺简介与音乐欣赏》、《湖南音乐文化及音乐欣赏》等课程都可开设。这类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实操性强,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弘扬中国音乐艺术文化,有利于中国音乐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黄皓华 涂雅蓝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
第三篇:文化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1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
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研究,指的就是该中心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该中心的奠基者也是该理论的灵魂人物包括理查•霍加特(RichardHoggart)、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E•P•汤普森斯(E.P.Thompson)、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等人。他们从对工人阶级大众文化的关怀出发,探讨了不同社会集团的文化支配权问题,同时,为研究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生活及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在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因其跨学科性或者说强大的学科包容性迅速被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就此著书立说,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如美国出现了一批以格罗斯伯格(Grossberg,他曾在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学习,是霍尔的学生)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者。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学教授本•阿格尔(BenAgger)出版了《作为批评理论的文化研究》一书,该书从文化取向出发,对伯明翰派文化研究进行了概况总结,认为该学派的文化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跨学科性;其次强调广义而不是狭义的文化定义;再次拒绝高雅与低俗的文化二分论;最后,文化既是实践又是经验。20世纪70年代,文化研究的影响范围继续扩大。首先,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1918—1990)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意大利工人革命家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霸权理论”相继被纳入文化研究的学科领域中来。其次,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文化”研究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研究、传媒研究、同性恋研究、种族与族裔问题研究及全球化问题也成为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至此,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已经从英国伯明翰学派所关注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扩展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学科研究,其综合性(或称学科交叉性)、广泛性和复杂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门学科。
2文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
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文化的现代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当前艺术研究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艺术教育中,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关系到当代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说弄不清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及后现代艺术到底应该如何区分、如何定义以及如何阐释?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外学者,值得庆幸的是,不同国度、不同学科背景的文化研究学者在经过一番细致的考量之后,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解释。法国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认为应该把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而不是历史的一个时期来看待。“我说的态度是指对于现实性的一种关系方式:一些人所作的自愿选择,一种思考和感觉方式,一种行动、行为的方式。”英国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现代性多重建构理论。他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建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四个主要社会进程,它们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现代性。同时,也有艺术家主张现代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或者风格:现代主义取代的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打破了模仿写实的绘画原则,各种抽象画派应运而生;而后现代主义用过于局部、纯粹和形式化的风格终结了现代主义宏大叙事的画风,挪用、拼贴、戏仿称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此外,西方文化理论研究者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当代性和现代性著名研究学者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认为后现代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或是拒绝现代性。后现代性本质上乃是现代精神长久地、审慎地和清醒地注视自身,注视自己的现状和过去的活动。后现代性就是正在来临的时代的现代性。与此同时,法国著名后现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坚信,现代性总是不断地孕育着它的后现代性,后现代性不过是在重写现代性,而不可能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现代性的五个悖论》一书的作者——法国理论家安托瓦纳贡•巴尼翁(AntoineCompagnon)则指出了后现代的暧昧性和矛盾性,认为它一方面极端现代,一方面又反对现代;一方面主张大众的通俗路线,另一方面又坠入精英主义的窠臼。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也许代表着真正的现代性远未到来。鉴于现代性内部的诸种矛盾和冲突,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Calinescu)提出了两种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进行论述。美国另一个学者马歇尔•伯曼则认为现代主义表现为三种形态:“退却的现代主义”,“否定的现代主义”和“肯定的现代主义”。“退却的现代主义”强调艺术的自主性以及生活实践的区别;“否定的现代主义”力图抛弃一切价值,是一种反对现代存在的总体性革命;而“肯定的现代主义”则指普通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创造出多元丰富的艺术形式。德国社会思想家乔治•西美尔(Simmel1858-1918)非常强调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现代社会文化中的诸种现象,如时尚、现代文化中的冲突、女性角色、贸易博览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缺乏普遍价值和意义,不复具有统一社会的功能,不得不沦落为商品,而以商品为主导的文化无休止地刺激着现代人的神经。在此基础上,当代文化理论家哈贝马斯(JugenHabermas)认为,现代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世界的“祛魅”,即一个有着有机结构的自由社会、连同人们对这种有机社会的向往一同离人类而去。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多关注和追寻的是多元、自治、自由,而不是前现代社会中被高调宣扬的最高价值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3文化研究对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通过上文中对文化研究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文化现代性等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这门学科方兴未艾,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包容性和整体性的学科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众所周知,艺术这一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国内有学者曾提出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综合性教育的观点,认为“综合性艺术教育就是一种大写的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形式下,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联系起来。总之,通过艺术与世界的多元联系,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而把艺术放到一个广泛的关系中,从而使学生能生动、完整的艺术,充分感受它的魅力,体会艺术背后的文化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多元性联系,建议把艺术放到一个更广泛的关系中去,并将其视为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之一。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让文化研究走入课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重要性在于让艺术生从艺术各学科与文化的外在联系中理解艺术,从文化的视角观照艺术的特性,在借鉴吸收文化研究领域对于文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文化艺术热点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把握认识各门艺术的特征与技法。另一方面,开设文化研究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当代诸种艺术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文化内涵、更清楚地认识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其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加入文化研究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完善、丰富艺术类研究生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使艺术类研究生能够接受更全面的人文学科教育,为继续艺术类各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这不仅是对当前艺术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其实这也有助于提高和拓展文化研究在目前大学艺术教育教学体制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该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认知度及其应用与实践。因此,文化研究与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学理论教育应该是相互借鉴、互为补充的关系。
4结语
总之,艺术教育中,文化研究与艺术技巧、艺术素质、艺术学理论的协同发展,将大大拓宽艺术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素养,从而取得更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最终有益于学术知识的传播、新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及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作者:史亚娟 康洁平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第四篇: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分析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使得公共音乐教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各大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反映了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的问题。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一些高校领导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唱跳跳、写写画画,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填充一下学生的业余时间,甚至认为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一些承担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艺术教育课程的意义所在,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课堂缺乏趣味性,适应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大多数学生从根本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到位,有些学生对公共艺术课敷衍了事,纯粹是为获得学分,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师资配备不到位
一些高校尚未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机构,把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挂靠在团委开展。还有部分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交由教务处、团委等部门共同管理,致使各项工作得不到有序的开展。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专门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公共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没有一支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也就难以有计划、连续性地开设各类的艺术课程。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
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教学力量、办学条件开设课程,这就使得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高校由于受到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开设的课程门类较少,结构布局也不科学、不合理,如:重技能而轻理论,重理论而轻实践,或者过分娱乐化,缺乏知识性、人文性等,导致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也有一些高校由于选修课体制尚未完善,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和取消受教师的影响较大,导致艺术类选修课程因人而设,缺乏连续性。
二、高校艺术教育开展的对策
(一)抓住首要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
2011年校长论坛以“美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论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从加强美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等角度进行研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普通高校领导艺术教育学习班”,包括主管校长、教务处长等,使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学生对艺术课的认识程度不够,是学校、教师对学生引导不够。例如在选课时,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往往因人数不够而被取消。建议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开辟网络课堂,学生可在系统上试听八门课程,然后选择真正感兴趣的选修课程。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设立学校公共艺术教研室,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并明确职责,教研室隶属学校二级教学单位机构,并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管理和督导,使公共艺术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实现健康发展。各高校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公共艺术教育队伍,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加强艺术教育的科研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教师不仅要精通自身的专业,也要了解艺术姊妹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开启创作空间。
(三)完善课程设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还能满足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在课程层次上,要兼顾理论、技能和赏析等多个层次,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在课程形式上,要追求多样化,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要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抓好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建设,培养艺术骨干,带动全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抓好全校性的示范性艺术展演活动。
作者:柏志华 单位:湖南商学院
第五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现状
第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过多重复,课程体系与衔接不当阻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长期以来,我国除主要大城市外,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未能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要求来进行,不少中小学的艺术课程由于多种原因,其教学存在着随意性、简单化的现象。每一个学生都是在中高考这个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学习,艺术课程未能纳入到中高考的考试项目中,因而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真正的艺术学习或艺术实践,也没有按照标准要求系统全面地学习艺术课程内容,这种结果就相应地影响了高等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中,首要任务便是对大部分学生进行艺术基础课的补习甚至是进行“艺术扫盲”工作。第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学习艺术能力不对称,无法满足学习需要,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各高校当前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依据《指导方案》来制定的,并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设了指定的全部或部分艺术鉴赏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审美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与思考,其前提就是要求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基础。由于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艺术能力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缺乏真正的艺术学习或实践,其结果相应地影响了高等教育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并导致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普遍感到艺术课程高深莫测,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只有极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学习,使得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难以有效实施,教学效果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制定不明确,未能突出自身特点,难以形成科学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完成艺术教育目的和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设立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教学标准。正如有专家指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所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审美认识规律与中小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制定艺术课程标准时应着重体现审美体验与鉴赏艺术的能力培养,体现学生创新思维与个体自我发展价值、社会交往认同与艺术实践价值、多元文化与科学综合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工作等课程标准理念。”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要从当前大学的实际出发,分阶段、分年级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相对统一,既突出主科又兼及其它艺术门类的课程标准,使教学目标不偏离实际轨道,力求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从而确保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果。第四,部分高校对《指导方案》把握不准,未正确理解课程性质,将“限定性选修”作为“选修”课程对待。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形式一般有必修课、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其中限定性选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课程范围内选择修读的课程,通俗地说就是一定要选的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是指在高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自由选择学习某种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艺术素质而设立的限定性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特别强调艺术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一样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限定性课程包括七门艺术类的鉴赏课程和一门理论课程《艺术导论》,着重强调学生的鉴赏艺术活动。而任意选修课则着重强调艺术赏析,如《交响音乐赏析》。在规定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中强调鉴赏是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设定的,我们知道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是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而欣赏是在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趣味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分析但不做鉴定分析。“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指导方案》要求开设的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我们所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只是停留在任意选修课层面,那么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指导方案》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艺术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从受教育者认识规律及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划分为若干操作层面,固定核心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内部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构建了一门开放的艺术课程体系。《指导方案》规定普通高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八门,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与思考,其中《艺术导论》课程旨在向学生灌输基础性艺术理论知识。其他七门鉴赏性课程分别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和戏曲,相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来说更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先导性意义。《指导方案》并没有具体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作详尽的规定,其课程的设立主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渗透、反思鉴赏艺术,削弱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肢体动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任意选修课则分为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四大层面,其内容是以上八大或更多艺术门类的多向纵深难度的体现。无论在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还是在艺术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创造与表现等多种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方面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得到提高。《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学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系列讲座。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类别有艺术导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八门;任意性选修课有四大模块:艺术史论、作品赏析、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系列讲座有综合艺术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的课程内容制定结合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世界各国艺术改革与发展总体趋势的引导下,贯彻了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精神。《指导方案》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优化了课程结构,把多种艺术门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规定,以限定性、任意性课程两种形式进行双向辐射,切实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因人设课”甚至“无人无课”的现象。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阶段性优化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应精心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应分析高校学生艺术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尤其是不同学科学生的艺术基础情况。一般来说,理科学生的音乐、美术基础知识较欠缺,文科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包含文学、历史方面的教育训练而相应地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艺术课程可从艺术知识由易到难划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实行艺术课程教学的阶段化,逐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从学习时段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较为强烈,开设普及艺术知识基础课程较为适宜。大学二、三年级有了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可运用综合艺术形式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四年级学生艺术教学活动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将艺术能力转变为认识社会、走向职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彭时代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省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基地
第六篇:高校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探究
一、如何促进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中钢琴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对钢琴教育的宣传。
在校园内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钢琴艺术及钢琴教育的宣传,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励已加入艺术团的钢琴人才进一步学习,同时也吸引还未加入的人才加入到大学生艺术团的大家庭中来。还可以采取演奏会、交流会的形式在校内广泛推广钢琴艺术,引起学生以及老师们对钢琴艺术及教育的关注。
(二)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
钢琴教育的真正实施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学生需要有教室才能学习,而钢琴更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单纯理论性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大学生艺术团钢琴教育的方式
(一)理论培训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方式。
理论培训是提高钢琴技艺及音乐素养必不可缺的环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进行理论培训时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示范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钢琴实践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演奏能力只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适合初学者。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演奏技巧、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等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进行集体式的讲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钢琴实践教育则需要小班培训,甚至是“一对一”的培养。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学生们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个人练习与专业教师指导相结合。
钢琴技能的提高离不了持久、艰苦的练习,更离不开具备艺术理论素养和钢琴专业能力人士的指导,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如虎添翼。聘请专职钢琴教师定期指导艺术团学生,还可以邀请校外钢琴演奏人士来校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教学。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组建了西洋乐团,每个月都会举办音乐沙龙,邀请国内钢琴大家与名师进行讲座并现场表演,这在华中农业大学及武汉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艺术团开了先河。
(三)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梅花香自苦寒来”,钢琴技艺与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刻苦的学习和训练,还需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同学们喜欢、专业人士满意、社会认可是检验艺术钢琴教育的主要标准。而这一标准的达成既需要重视钢琴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一创新与大学生艺术团的钢琴演出相结合,需要我们充分做好三个准备,即演出前要有创新意识,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做好演出准备。演出中要做到镇定自若、随机应变,充分展现自我实力。演出后要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做好这三个准备,把钢琴实践与创新完整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断实践、创新、再实践的过程。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钢琴表演与教育提供广阔舞台
(一)钢琴教学与实践的最终目的是表演
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钢琴艺术的美,而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大学生艺术团,更是实现教育到表演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应该将艺术教学与大学生兴趣爱好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此外,在做好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应以创新的活动形式和创造性的展示平台,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让学习钢琴艺术的学生们走出训练场地,走向校内外各类型的舞台。学校定期举办的迎新晚会、节庆晚会、毕业晚会等等都为学习钢琴艺术的学生们提供了机会,学生自己也应充分抓住这些机会,踊跃参加,不断提高能力。
(二)为钢琴艺术学生搭建起校外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们可以走出去展示风采。“走出去”与校外优秀钢琴演奏者进行交流切磋,是有效提升自己技能及艺术素养的途径之一。在校外表演可以接触到更广大的受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不断促进自己的反思、提高。大学生艺术团在钢琴教育中,应该坚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原则,不要固步自封,要积极地融入社会,既要积极参加高级别的音乐演奏会,也要融入到社区文艺表演中来,通过各种活动舞台,使钢琴教育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能力。又如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在2013年举办了流行钢琴演奏会,不仅展示了自身风采,更是对大学生艺术团钢琴教育成果的展示。同时也引发了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对钢琴教育的关注,对大学生艺术团钢琴教育管理的升级、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小结
大学生艺术团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展示高校大学生艺术品位和艺术能力的重要组织。在大学生艺术团中,钢琴作为“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因设备费用、专业教师、生源等问题,被人们认为是“高端”艺术,并容易被艺术团建设和管理人员“束之高阁”。但钢琴教育是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美学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大有裨益。在大学生艺术团开展钢琴教育正是高校钢琴教育的突破口和发展契机,通过宣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老师讲授、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大学生艺术团钢琴教育能够深入、持续开展下去。
作者:欧阳文婷 单位:文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