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艺术教育论文(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艺术教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艺术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高职艺术教育问题分析

一、高职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1、生源质量不高

经过高考帅选之后,大部分学生都是属于高考分数较低者才会选择读高职院校,因此,进入高职艺术院校的生源质量本身就不高。这部分学生缺乏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自我定位不够明确,尤其是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以后,更是自甘堕落自我放弃,整天无所事事,缺乏上进心,处于盲目的游离状态中。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生自制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投入非常饱满的精力去进行艺术学习。

2、办学特色不鲜明

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特色不鲜明,基本上沿用了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大多还是沿用了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即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教师也只是传授基础性知识,教学方法难以创新,没有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进行培养,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专业,没有按照社会的现实需求进行艺术教育,显示不出高职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不出实用性强的高职人才。

3、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艺术教育既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的艺术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高职艺术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一些教书育人的基础性知识,还要懂得艺术教育的实践操作技能。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准入门槛较低,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这导致新进教师的艺术教学水平低,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另外,由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经费有限,教师享有的福利待遇不佳,导致专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缺乏。高职院校聘请的大部分教师也许具备一定的艺术成就,但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教学,无法做到亲身示范,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

4、办学经费不足,缺乏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不同,其经费来源有限,受当地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由于我国高职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虽然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投入,但仍然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实训需求。艺术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给于艺术生实训的机会,如果高职院校没有与社会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将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基地,艺术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得到提升。

二、提高高职艺术教育办学质量的对策

1、改革招生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招生制度关系到生源质量,高职艺术教育有其对生源的基础性特殊要求。在对某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招生时,需要采取一些自主性招生的措施才能全方位考察学生是否满足该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众所周知,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来源于高考,高考注重学生知识性的学习,对学生思维及其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这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艺术学习后,很难适应艺术教育形式。因此,高职艺术院校要以学生的艺术天赋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多元化的招考形式对学生进行入校面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艺术教育的生源质量。

2、科学定位办学层次,凸显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定位,是其办学能否成功,能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办出特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高职艺术学校要以自身的条件和环境为基本出发点,找到自己的办学位置,在强化特色的过程中体现出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以特色取胜,在特色中生存发展。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是特殊与具体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本校特色和学生实际进行办学。

3、校内外联合办学,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经费来源有限,因此,可以考虑校内校外联合办学模式。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办学体制来扩大校外资源的利用率,既可以取得一定的办学经费,又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经验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能给于学生一些校外的实训机会。当然,高职院校在与社会艺术机构进行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高职艺术院校的教学主导性作用,力争使得校内校外资源最佳结合,实现共赢。

4、借鉴国外优秀的办学经验

国外在职业教育中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尤其是德国、美国和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问题上已经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具有自身的特色。我国高职艺术院校可以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的国情和校情给学生提供艺术教育。沿海某些发达城市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通过给学生安排国际交流的机会来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为高职艺术教育搭建学习直通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职艺术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要想提高高职艺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就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职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结合各方面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这样,我国高职艺术教育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周媛媛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音乐欣赏课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发展

一、当前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音乐欣赏课在高职公共教育中是被列为选修课而为学生所学习,导致师生对这一课程不够重视,往往忽视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单一陈旧的教学往往令教学效果锐减。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美的感受,使音乐欣赏课转变为音乐理论课。教学氛围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也会因此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锐减。

2.教师素养不足。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学老师不仅仅要具备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除此之外,审美能力也相当重要。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只有实现这三者的结合,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音乐课堂。但是依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往往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兼职的音乐教师来说,本身的工作已经繁重,对于教学上面的精力往往有限,“敷衍了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不够专心的教师在课程中往往无法实现音乐素养、语言表达以及审美能力的结合,使课堂枯燥无味,缺乏营养。

3.对音乐鉴赏课程重视不足。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校领导往往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因此在校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未意识到音乐鉴赏课程的意义。在校内无论是课程表的安排还是师资力量的配置,都忽视了音乐鉴赏课这一课程,完善的体系还比较缺失。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也渐渐对音乐鉴赏丧失了兴趣,流失了对美的体验。

4.对教学素材缺乏重视。

若想使音乐欣赏课在高职公共教育中获得较好的发展,适当的教学素材非常重要。但是结合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校教学素材的选择往往不够重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教材的选择工作。教材的混乱和选择不当往往无法唤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二、音乐欣赏课的优化途径

1.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是磨灭课程活力的最大因素。要想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首先要对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改进,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聆听音乐,感知音乐。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就教学课程和教材都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爱好、特长、创造力和自我展现能力应该作为教师研究的方向,把课堂活起来,不按照常规的“讲授”模式,而是变为“讲玩”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真正的轻松课堂。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节民族乐器赏析课,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可以在课前进行一段教师的乐器秀,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再讲解其乐器的背景和特点,再引出其他乐器,并在结束的时候,通过教师主奏,同学们通过一些手铃、三角铁、砂球等简单的打击乐器给教师伴奏,以此互动,使得课堂有趣而活力。

2.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于课程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好的教师才能保证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想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完全发挥作用,就理应实现语言表达、音乐素养、审美情趣三者的结合。针对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高职院校应针对院校的实际需求,配备一批具有音乐教师资格证且实力过硬的专职音乐教师,以弥补师资队伍的空缺和不足。同时,严把音乐教师的课堂质量关,完善音乐教师工作考核机制,着力培养一支素质齐全的师资队伍,作为音乐鉴赏课程优良发展的后备力量,以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更好开展,使学生学得更好。

3.加大对音乐欣赏课的重视。

音乐欣赏课的普及之所以未得到良好的开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各院校未对鉴赏课程予以充足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开展,院校应将眼光放在全局之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提升。高职院校应该与学生达成一种共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艺术教育也不可或缺。学校针对音乐欣赏课不够充足的情况,在予以高度重视的同时,要合理安排课程表,使专业课程与音乐欣赏课程相辅相成,以专业为主,艺术为辅,使学生在繁忙的专业课程之外,能在音乐鉴赏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美学的体验。

4.重视音乐教材的选择。

适宜的音乐教材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法宝。除了以上改善措施,还要联系学生实际,挑选适宜的音乐教材,或者组织专职音乐教师编写适用于本院校学生的适用教材。高职学生往往兴趣广泛,对于流行乐曲的兴趣浓厚,在教材的选择上,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使经典和流行相结合,使学生的音乐审美实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音乐欣赏课程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中发挥的不仅仅只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它不仅使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感知音乐之美,还起到了陶冶情操、舒展身心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音乐欣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课程的开展中,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身心需求以及客观条件,对音乐鉴赏施以适当的优化和提升。

作者:钟彦平 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

现代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地方,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职业类教育在于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对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现在各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其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总古至今,人类文明进步都是与音乐,美术,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这些艺术形式是不分时间,不分地域的,因此,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够使人沟通的更加容易。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能够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想法,促进艺术文化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类文明。其次,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经十分注重艺术的熏陶与培养,认为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性格,净化人类心灵,在艺术汇中人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因此,高职阶段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必要的。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现状及实施途径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正是美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多数西方教育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艺术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思想基础,美国高校形成了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美国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发智力,或者为了情感体验和自我娱乐。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通过设定艺术类的选修课程,以系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另一类是通过各种校园艺术活动来开展。围绕艺术素养的四个维度,即丰富大学生艺术知识、激发大学生艺术兴趣、提高大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以及提高大学生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的作用来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视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重点是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整合贯通艺术素养教育的多元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校内外艺术素养教育平台,构建具有特色的艺术素养教育实践课模式。艺术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期待和关注,中国高校正在致力于艺术素养教育的改革。充分认识艺术对人的发展价值,重视艺术教育,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客观地查找高校艺术教育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对策措施,积极改革,切实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

三、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存在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在公共课程改革的普遍环境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与建设方面有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现今普通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队伍没有办法满足所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的需要,能够真正胜任公共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是比较少的。他们的学历,职称没有达到一定的级别,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有些课程比如说是“音乐鉴赏”“,民间艺术赏析”等课程设置不能够达到要求标准,无法开始。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开展关键之处是师资力量,没有足够能力的教师匹配是不能够开设好的艺术课程教育的。经过调研,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任教师人数不足,无法满足公共艺术课的普及。

(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由于教师人数的限制,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了很大制约,大部分所要求的公共艺术课没办法选入课程中,公共艺术课的开设没有成为体系,开设的科目比较少。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方面是比较重视的,而且是投入相对较大的,因此,在评定精品课程,优秀成果奖时基本都是向专业课程倾斜的,这也是公共艺术课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了一定的局限。同样情况下,教师的相对积极性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调动起来。教育部曾经提出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要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来提高审美价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能够了解中外优秀艺术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看出,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公共艺术课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与中小学相比,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也是艺术专业出身,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学相对较高。

(三)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今社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这种大环境下,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技能考证,专升本考试,英语计算机考级,专业课的考试,这样每种都比公共艺术课来的重要。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没有实际作用,不需要学,如果有时间,更加愿意去找工作。因此,会出现公共艺术课上,学生的出勤率比较低,有些学生会选择逃课去参加活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基本都是大课,教师不能够总是维持教学秩序,学生选择的心理是抱着侥幸心理来的,真正能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同时,公共艺术课的作业也比较少,这样也导致了学生从心理对于公共艺术课的放松。

(四)外部条件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室和专业设备,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这些设备的准备是不够充足的,硬件条件不够,这也是与学校经费有限有关系的。

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解决对策

教师从自身提高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学生愿意上公共艺术课,教师必须从教学方法上,教学态度上,教学意识上,教学内容上都能够有所改变,必须精心研究,设定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从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懒惰意识。同时,教师还能够参加艺术活动,带领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增加活动计划。同时,学校也能够重视对于公共艺术课的投入与支持,使得公共艺术课能够有教室和设备。学生从思想上改变思维。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使学生从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公共艺术课是混学分的意识。学校也要加大公共艺术课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艺术课是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也要将公共艺术课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授课模式和授课方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改变和突破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与完成。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效果的,需要各个院校经过长期实践,教师的认真实施,学生充分展示出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运用公共艺术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作者:杨莉莉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