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幼儿园舞蹈艺术教育新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儿童艺术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其教育研究当中的一个热点,幼儿舞蹈是幼儿生活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其心智具体化的外延形态。因此,幼儿舞蹈的教化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童趣中启智,在童知中立美,在童幻中怡情,在童乐中健康。然而,我国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诟病,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舞蹈艺术的教学:知识的讲授,机械地模仿,身心的分离。长此以往,将会对我国幼儿舞蹈行业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童趣性、生活化、感知力这三个方面出发,重新回归到幼儿舞蹈艺术的本真,进行思考性的阐述。
一、充满童趣的舞蹈教学
所谓童趣教学,即是指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极大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尊重幼儿的想象力、表情、审美,同时,运用趣味性手段激发其舞蹈兴趣。幼儿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儿童游戏;自在、童真是儿童游戏的主要特征。因此,幼儿舞蹈艺术教学也应该是其童趣、自在的呈现。可以说,多变性、跳跃性是儿童的一大特点,纯粹的知识讲授非但不能很好地被其消化吸收,还有可能一点一点抽离其对舞蹈的期待。另外,幼儿有其独特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感受,幼儿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动作美,或者创造性,从而忽视幼儿的想象力;作为一种艺术,真正的舞蹈教学绝不是着眼于教师的刻意编排、幼儿的机械模仿,而是属于师生的互动、互感、互舞。童趣教学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幼儿兴趣。尽管舞蹈对学生的天赋有其一定的要求,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尽量让儿童体会到舞蹈的趣味性。比如,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故事性比较强的舞蹈题材,启发儿童用形体、表情来表现舞蹈的故事性。
二、回归生活的舞蹈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幼儿舞蹈艺术教学若脱离了生活,儿童就无法在解读的过程当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也无法传递自己的内心情感。让舞蹈回归生活,突出活动性、对话性、本真性,是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应享有的一种基本权利。幼儿舞蹈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学的技能本位转向体验本位。审美是艺术的核心,而审美亦属于体验的范畴;然而,我国幼儿舞蹈长期处于以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下,机械地练习是其永恒的主旋律,儿童的感知体验放在了极其次要的位置,幼儿舞蹈始终僵硬在生活之外。“体验本位”之下的舞蹈教学,以儿童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教师用生活化的现象和语言启发幼儿对于舞蹈动作的理解。比如“闻花香似的吸气“”放风筝似的起舞”等等,如此,儿童在舞蹈学习当中表达生活。又在生活体验当中学习舞蹈,生活和舞蹈的结合,更能激发幼儿舞蹈的激情。将舞蹈教学回归到生活,还体现在舞蹈内容的选择上。在幼儿的生命初期,舞蹈与游戏是一体的,儿童喜欢手舞足蹈、扭动身体、变换姿势,用来表达故事。因此,在儿童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游戏精神。叙事性强、情节完整、富有表现力的舞蹈题材,更能激发幼儿的舞蹈细胞和舞蹈热情;选择幼儿熟悉的、喜欢的生活内容,并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和设计舞蹈活动,可以充分将幼儿的情感认识和形象思维融入舞蹈活动的主题当中。
三、从感知出发的舞蹈教学
感知是舞蹈的前奏,倾听是感知的灵魂。听是幼儿舞蹈的输入,倾听应该是舞蹈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没有倾听的舞蹈,只能是标准动作的呈现,这就偏离开了舞蹈教学的本意,致使感受与动作错位的表演现象、音乐与动作颠倒的配乐现象和孩子和教师倒置的配角现象等等的尴尬出现。如何来优化幼儿舞蹈教学的倾听环节,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提高其有效性,最终推动儿童的成长呢?
1.要以音乐的情境来吸引倾听。音乐和舞蹈是个统一体,通过导入音乐,刺激幼儿的舞蹈热情,可以慢慢地使其从音乐的倾听中投入到舞蹈的情境当中。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儿童可以直观地来感受音乐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倾听的方式也有多种,可以分段倾听、对比倾听、整体倾听等等,帮助幼儿点燃舞蹈的激情。
2.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之前讲故事或设置问题来引发幼儿的想象,促使其尽快进入到舞蹈的氛围当中。同时,肢体动作、表情神态、图片符号亦是倾听的辅助方式,牵着儿童步入舞蹈的殿堂,然后松开手,使其自由自在地去感受,幼儿舞蹈教学的步伐就会变得从容不迫。儿童从被动变得主动,教师角色由“教授”走向“牵引”,两者均在轻松怡然的气氛当中创造和表现舞蹈。笔者以为,幼儿舞蹈教学要呈现“艺术之感”,需从感知入手,将童趣贯彻始终,最终落脚生活。只有秉承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展示舞蹈的美丽,体验舞蹈的情趣,欣赏舞蹈的艺术,才能使幼儿在舞蹈活动当中真正享受到音乐之美、动作之美,才能从本质上实现幼儿舞蹈艺术教育的意义。
作者:程玉梅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