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打破以前固有的事物,根据现实的情况而创造出来的新兴事物。对于创新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但是这并不妨碍现在社会对于这种能力的推崇。在现在竞争如此强烈的社会中,如何拥有新颖、可行、吸引大众眼球的人才是各行各业炙手可热的重要人才。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综合实力的展现,它作为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中最高级别的能力,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能推动一个项目、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社会的前行。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优秀民族传承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因为我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从小接触的教育便就是求问趋同,不做“出头鸟”,一切皆以“保己”为目的。造成现在的大学生缺少创新的动力和大胆提出质疑的勇气与魄力。而在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抹杀了学生创新的启蒙。在大学生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填鸭式”教学,一味死记硬背,永远的分数衡判法则,是学生从小就是去了对创新的兴趣和动力。应试教育的趋势下,衍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机器”。由此一代接着一代,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那些天才“神童”在面对正常的生活自理时却束手无策,那些哪怕进入大学后还要父母陪读的新闻屡见不鲜。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意识与能力?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之前一直的压抑和安排,到了大学没有那么多束缚,相对自由了许多反而更加不知所措,没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些学生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淡薄,更加没有创新欲望。加之受自己十几年的教育影响,遇到问题用惯性思维去思考去解决,更加就不会去质疑和探索,就更不可能去创新了。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失去了创新能力,那么他就只会止步不前逐渐落后,到最后被世界而摒弃。而在中国,虽然拥有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宝贵资源,但是动手能力却特别差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即使坐拥无数财富却无法获取。往往需要靠引进国外的技术来开采自己国家的资源,这不能不说是件可悲的事。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势在必行,也是形势所趋。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愈发开始重视起来。但是要颠覆过去几十年来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由此艺术教育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进入大学的校园生活,并逐渐发扬光大。

二、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产物,它有着特殊的生产形态,它对于人品格和性情的陶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艺术教育,是把文学、音乐、美术等作为媒介,转化成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从这些学科当中体会到艺术知识、艺术技能和其艺术的精神,从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健全的人格。由于艺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它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想象力、跳跃思维能力等等,最大限度的去打破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束缚住的思维,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并且,艺术教育已经不拘于书本,它更多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去体会参与,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一直“纸上谈兵”的学习模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锻炼了现在很多大学生所缺乏的实践技能,也让他们能更多地发现问题。用艺术教育所特有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象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去改变学生,培养其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全方面的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

(二)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如果说把一个民族比喻成行驶中的汽车,那么创新就是这辆汽车的汽油,而艺术教育就是制造汽油的石油。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不断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多方面感染的审美教育,它可以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出具有个性、创新性以及新颖性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市场上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培训渠道。艺术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拓宽大学生的眼界,丰富自身文化修养底蕴,告诉学生什么真、善、美,怎样做到真、善、美。将感性与理性充分糅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新思维。艺术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具有魅力,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想象、发展的空间,是形象思维、想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培养下,大学生过分的注重专业知识、书本知识,忽视了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觉得可有可无。有些理工类学校甚至就不开设艺术类课程了,过分的去追求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实际灵活运用操作能力欠缺,发挥创新能力相当不足。

(三)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虽然现在的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而言可谓是迫在眉睫,许多高校也纷纷响应国家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相继开设了此类课程,可是收效甚微。现在许多高校对于艺术教育开设的就是公共艺术教育这门课程,以此门课程为例,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它是以提高大学生鉴赏水平,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完善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它并不是简单地欣赏几部作品,学学艺术历史这种简单的“快餐式”精神消费,可是很显然,许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并没有达到其该有的要求和目的。首先,许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过去。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起来的课程,与传统肯定有所碰撞。就目前看来,公共艺术教育仍然还是传统科目的附属。这类“高危”专业并不受学生的青睐,它仍然还是许多学生不得已而为之的“调剂教育”。其次,因为公共艺术教育刚刚兴起,这一方面的专业教师缺乏。任教这类课程的往往是艺术院校的老师,艺术院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老师没有与其配备的专业艺术锻炼,再加之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教育系统,教育出来的效果并不了理想。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的差异性较大,理解接受能不层次不齐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也不一。第三,许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公共艺术教育不够了解,甚至存在偏见,而从大学生本身来看,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觉得它不是专业课也不是必修课所以无关紧要,学习态度松散懈怠与。也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就为了今后找工作,并没有自身的精神追求。最后,公共艺术教育自己本身也相当的不完善,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很难使之成为必修课,再加上每个高校的发展情况不同,公共艺术教育收效参差不一,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四)优化大学生艺术教育之路

尽管开设艺术教育之路困难重重,但是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的。面对以大学生为主的艺术教育,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因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上的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充分以学生自己为主体去学习。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艺术感染力。推动学生快乐学习、积极参与、动手制作,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性潜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审美意思,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其次,艺术教育重点就在于动手实践、亲身参与。绘画,就必须拿画笔,刻章,就必须拿刻刀……这些只有靠自己动手体会个中滋味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学校可以利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挥创造精神。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开展各类比赛,让非专业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艺术课程。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多方面培养学生。开拓学习视野,学会更多技能,拓展想象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使学生成为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第三,学校要多培养艺术教育类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要了解和清楚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以及艺术教育的系统知识。只有专业的人才会教好艺术教育这门课程,才会使家长、学生、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看法有所改变。最后,艺术教育的体制也需要调整,现在对于艺术教育都不重视,各高校发展参差不齐,只有体制日渐完善,才会从根本上将艺术教育发展起来。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起的教育,它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甚至不合理的地方存在。它与我们的传统科目必然有冲击和碰撞,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放弃它和不重视它的理由。只有艺术教育发展壮大起来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真的得到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民族的不竭动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大学生对于其必须要重视起来。

作者:乔继敏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