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华文化的美学价值对艺术教育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艺术教育的目的是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感,进而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培养完美的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对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后认为,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不仅是实现艺术教育目的的需要,也是对历史的传承,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艺术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历史进步的源泉。我国民族文化经过5000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价值系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将传统文化因子中的思想理论、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和美学元素,结合艺术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提高艺术素养、传承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中国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技能创新人才,更需要拥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健康人格品质的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参与个体的人格精神塑造,表现为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格精神首先是品德的塑造,而品德的形成是后天的,并非一蹴而就,与个体成长和生活的环境、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息息相关。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重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浩然正气融入艺术教育全过程。技能的习得与道德的养成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因子中的道德教化与艺术教育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审美观念
艺术教育过程是在艺术技能的获得过程中,通过了解艺术的规律、方法和创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时代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个体在追求艺术和审美愉悦的过程中,出现了追求眼球、吸引流量等以“奇特”为美的特点,特别是青少年人生阅历单纯,缺少判断能力,容易“以丑为美”,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因此,应加强艺术教育对真善美的宣讲,不能将艺术教育的核心仅仅放在技能的提升上,而应以技能为桥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审美的理念渗透于各个学科、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感觉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有利于拓展审美境界
在艺术教育中,具备敏锐的发现力、对美感的洞察力、出色的鉴赏能力是审美境界的重要组成要素。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对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对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提高境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5G时代,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迅速崛起,学生难免因为缺少审美实践而使得审美感受能力不敏锐,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欣赏的基本要领,审美者如果缺少对艺术的形、声、色等敏锐而准确的感知能力,那么对艺术的敏感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因子与艺术教育教学过程融合,人们去观察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美、自然美、伦理美等,做好知识积累,提升审美能力,也为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铺开理性之路,广开想象之门。”[1]
(四)有利于提升艺术修养
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利用社会生活中丰富的素材,通过审美想象,创造出丰富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所以,艺术教育过程也是个体受美学熏陶、主动审美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价值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艺术教育的门类中,有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教师以艺术教育为主渠道,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审美活动中,情感得到净化,精神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
(五)有利于激发艺术原创力
艺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艺术实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规律和内容。艺术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的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探讨,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对美的渴望和对美的欣赏,让学习者的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创作力更强劲,进而提升艺术原创力和表现力。这也是借助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提高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融入艺术教育的原则
科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是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原则。艺术教育古已有之,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一)立德树人,坚持因材施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既有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也有儒家安邦定国、励精图治的民本仁政理念,更有法家“信赏正罚”的管理方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这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根据艺术门类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个体需求因材施教。艺术教育注重个性教育,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个体在审美、艺术表现、需求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因材施教首先要尊重每一位个体的审美个性;其次要接受不同艺术类别的不同审美和评价标准;最后是要尊重个人成长和接受的差异,按需施教。
(二)以情感人,坚持潜移默化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授各种艺术门类的技艺和方法是帮助个体掌握艺术手段、具备艺术技能的必要训练,这能够让个体迅速进入审美状态,并学会用一定的方式来表现和创造艺术,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的根本点在于激发个体的审美主动性和审美冲动,使之投入热情,让艺术成为一种渴望全身心投入的、昂扬的、全神贯注的、充满创造力的精神状态和期待。艺术教育要做到情感共鸣,就要坚持传授技艺和激发情感相结合,注重技艺传授与艺术审美相结合,情感共鸣和审美需要相交流。精神传承和艺术创造的结合,是美学价值得以在艺术教育中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三)注重创造,紧跟时代步伐
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激发创造力。创新与创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创造力,一方面是指文化能够创造性转化,能够在教育过程中结合时代需要,既保留文化本身的特质,坚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又可以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呈现出新的文化气韵。另一方面,在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注重培养个体的艺术创造能力,坚持高尚性的原则。然而,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为了满足应试需要,排斥和弱化着艺术教育所肩负的育人和道德功能,一味追求功利性目的。因此,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应当坚持高尚的审美标准,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精神导向,“使个体在艺术教育中不仅得到技能学习,而且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完善人格,领略人生的美好”[2]。
(四)坚持整体性,突出艺术特色
整体性是指在艺术教育的方法、教育手段、课程设置、内容选择、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要做整体设计和规划,不能为了融入而融入。坚持整体性有三个基本出发点:第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有整体的认知和了解,对其源流、演变、特征及发展有整体性的把握。第二,艺术教育要适应时展需要,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要突破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又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增强艺术教育的鲜活性和时代性。第三,艺术门类众多,每一种门类都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质,不能“舍本逐末”,面对时代对教育新的要求,要积极适应,但也要保持艺术本身的坚定信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融入艺术教育的路径
(一)理念渗透型
教育需要理念先行。在艺术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就是对艺术教育的认知片面,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艺术教育内涵和外延定位不清,认为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仅包含音乐、舞蹈、戏剧、鉴赏等课程;二是对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方式单一,往往以选修课为主;三是授课方式传统单一,主要为讲授书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因此,转变观念是重构艺术教育认知的首要之举。钱穆将中华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人生乃一礼乐之人生”[3],并解释到,“礼”就是传统文化当中道德层面的内容,“乐”则包括音乐、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4]。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包含艺术门类技能的获得,也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对学生精神品德的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艺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是一样的。在课程设置上,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学价值的重要阵地。课程开设可以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和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选择。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将审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作为人文素养或者通识类基础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在艺术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需要立足现实需要和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元素,让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有机融合。
(二)课程模块打造型
通过构建体系化的课程模块,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教育审美功能。在课程模块打造上,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精神塑造、美学境界拓展等美学价值的作用,以传统文化中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为载体,建构课程模块。立足大学生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以挖掘重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为例,可围绕“红色资源文化育人”,开发红色文化系列艺术类课程,以“红色精神”“红色人文”“红色风景”“红色艺术”为大类,对巴渝文化和重庆革命精神进行弘扬。在红色精神课程中,通过对巴渝英雄人物、红色文学作品、巴渝诗词等进行鉴赏和吟诵,了解英雄人物故事,领悟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吟诵李白的诗歌中感受重庆气质;在红色人文课程中,对重庆的火锅文化、麻辣文化、码头文化等进行了解,感受重庆“坚韧、顽强、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在红色风景课程中,对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等进行情景式教学(图1),观看《红岩魂》等实景情景剧,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激发爱国热情,传递红色革命情怀;在红色艺术课程中,对巴渝舞蹈、音乐、绘画、剪纸等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应将素材充分完善并形成课程资源库。
(三)品牌实践活动塑造型
艺术教育要发现美、创造美,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过程中打造品牌活动,将艺术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开展“主题+体验”式的艺术品牌实践活动,提升艺术教育的参与性和普及性。在品牌实践活动的打造上,通过建议常态化的艺术活动机制,开展“主题+体验”实践活动。以传统纪念日为例,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图2),即以传统文化节日为时间节点,根据各节日特点,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形成常态化和品牌化。春节可以“团圆”为主题,开展书写家书活动;清明节以“缅怀先烈”为主题,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培养学生感恩英雄与敬仰之心;端午节以“爱国”为主题,开展诗歌吟诵活动,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等。此外,还可根据学生兴趣,充分将实践活动请进来,让实践活动走出去(图2)。在艺术教育中,依托“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非遗如剪纸、木雕、民乐等走进大学,提升大学生对审美的体验感,同时可根据学校特色,举办大学生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四)跨界融合发展型
5G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也应不断探索“互联网+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构建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借助新媒体手段,开发出符合青少年兴趣和易于学习的艺术课程,同时还可以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辟新的阵地。教师应积极思考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发艺术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新模式,提升艺术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让美与时代共生,美与科技共存,通过跨界融合,创造出新的力量,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和取向。
结语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对艺术教育影响深远,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二者一脉相承。艺术教育在新时代的今天,除了注重技艺的学习之外,更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立足激发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结合实践品牌打造,是艺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能的重要举措,让每位学生在接受艺术洗礼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玉能,张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5(1):20.
[2]朱玉江.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话语的文化哲学省思[J].音乐研究,2020(5):43.
[3]汤一介.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5.
[4]汪俊武.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2017(7):97.
作者:李婕 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