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下,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十分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改变当下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尴尬现状,进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模式 探究
一、英语口语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现状和优势
在大学中,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生源来源多元化也必然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程度良莠不齐,由于大学之前的学习环境的差别以及学习资源的不同,大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存在差异,在口语教学中,老师会面临不同基础的学生来授课。而网络则极大的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学生离开课堂就离开老师,离开学习的情况。学生们可以自己选择任何时间、地点来联系老师,联系同学互相利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交流,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个别辅导及针对性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以学生个体为主,实现了接受教育的平等化,这延伸了学习时间,拓宽了学习地点,扩大了学习对象,增加了学习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网络学习的特点
网络作为一个无形的、巨大的信息储存库,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它可以随时随地的调动一切学习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如果我们将它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就会成为一种极为有利的学习工具来辅助我们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它来搜集资料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可以任意搜集课堂所需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有效资料,利用这些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记忆。而学生则可以利用它自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名师讲解,免费下载学习资料,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学习软件检验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质量。
(二)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做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的新型教育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老师积极向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信息传播者的身份靠拢。在口语课前教师要提前定好教学内容,选好教学主题,而且主题一定要新颖有趣,级同学则小组形式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实时对话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运用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古板与无趣,多元素地去学习英语口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英语口语的说话习惯和方式。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课后巩固环节的重要性。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中的改革难点
(一)硬件设施短缺
虽然说网络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受到网络教学设备之类的硬件限制,部分高校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学习环境,这种教学资源的短缺导致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计算机、语音室的硬件设备跟不上生源太多的高校,这就剥夺了学生应该享有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在这种口语语言的学习中,对这些设备的要求更高,学生需要借助这些软件设备来提高口语素质。但是现实情况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出入,这也就成为了推行口语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中,有些读写、听力课程只是摆设,几乎不给学生开口的机会,老师、学生在潜意识里也对口语不够重视,而且这些语言课程也一般是由中国教师来授课,外教的缺失使学生缺少对话对象和现实的语言环境,这也是学生缺少口语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些口语课程的上课次数较少,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前期,课程大多较少,这些口语课更是容易荒废。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对英语口语交流的生疏,甚至不能流利的开谈。
(三)缺乏监督机制
虽然网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担任辅助指导的角色,给了学生较多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学生在缺少了教师的学习监督的情况下,而出现散漫、不能认真对待学习的诸多问题。监督机制的缺少也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考察,这很不利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首先要摆正态度和位置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必须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意识。学生要消除学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要敢于乐于去交流。学校、老师、学生利用好网络普及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去学习口语,把英语作为一门有效的语言工具来掌握,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使自己在将来的就业中能够做到日常的交流和一些涉外活动,全面的提高自身素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臻.浅谈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科技信息,2010(31).
[2]黄春.浅谈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作者:张静瑶 单位:邢台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