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职称、待遇、业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激励机制、依靠相关政策、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人才、聘用兼职教师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师资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面对新的就业形式,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知识,我们不仅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的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维修、管理、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后一层次人才的艰巨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肩上。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强调了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的重要力量,而产学合作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最后实训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训课程开发、实训教学教材建设的主力军。
一、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学院对实训课程的管理尚有欠缺。一是理论与实训课程不成比例。压缩实训环节,提高理论教学课时量无形中压制了实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实训课程缺乏考核标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效果的考核仍沿用理论教学的考核方法,只要学生参与了实训过程,完成了实训报告,一般都能取得该课程的合格成绩,至于学生是否真的锻炼了动手能力、获得了一技之长,没有一个严格的指标去考核。三是教学过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节,学生要想取得一张职业岗位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还要另找渠道,重新学习或参加培训。显然,上述种种现象,均背离了设置实训课程的初衷。从而导致了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习风气等一系列问题。而实训师资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能否办得好,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问题,特别是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实训教学师资队伍,是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实训师资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高职学院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却不够。我们对多所高职院校师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实训教学师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训师资缺乏
由于学校在经费上、人力上的不足,以及引进和培养渠道的不畅通,使高职院校现有的“双师型”队伍还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要求“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应达到专业教师的70%”。而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天津市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60%左右。同时各高职院校按照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的标准认定的双师型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的,他们缺乏真实的企业实践,专业技能仅限于“纸上谈兵”状态。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则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只有30%左右。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虽然各院校从企业引进了一部分技术业务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但这部分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普遍缺乏教育理论背景,在教育、教学技能上存在明显的不足。综上所述,由于实训教师数量更本达不到1:14这一基本的师生比要求,因此在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一名实训教师要指导几十名学生的实训,致使学生的实训演变成了自主实习,教师的监管力度不够,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这样做造成两个结果:1,实训教师一身轻松,但无法掌握学生实习效果;2,学生实习放任自流,真正获得的岗位所需专业技能较少。
(二)实训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副高及以上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基本趋于1:1:1。但从事实训课程教学的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较高的教师多年来从事理论教学的较多,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训课程由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担任,或由有经验的老师带队主持,几名青年教师辅助配合完成。青年教师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能吃苦,但综合比较起来教学经验不足。实训师资队伍的职称状况与专任教师队伍的差距十分明显,表面上看是职称的差异,实质上是教学水平的差异。
(三)实训师资学历偏低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学历结构偏低。据调研结果显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仅占21.28%,大专及以下占5.32%。学历的整体提升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难点,特别是研究生乃至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提升职业教育师资层次的突破口。
(四)实训师资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教师还不能“能文能武”,也就是既能动手,又能上讲台。有些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既没有受过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也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在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实训基地中缺少既精通理论、又懂技术、也会操作的指导教师,很难保证实训的教学质量。从企业引进的技术骨干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又缺乏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五)实训师资待遇不高
长期以来,实验室、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的辅助教学单位,从事实训教学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被认可的工作量之间存在着不相称的问题,造成与专任教师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六)聘任兼职实训师资存在弊端
兼职实训教师大部分来源比较广泛,他们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既能解决高职院校自身实训师资队伍的不足,也能弥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缺憾,把工程中的实际做法传授给学生,他们能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补充力量。但兼职实训教师也存在弊端,他们的实训教学工作往往具有阶段性、动态性,不够稳定,加上教学方法的欠缺和对学生了解程度不够,不能象职业教师一样因材施教,而且对兼职教师也缺乏有力的考核标准,导致只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三、对高职院校实训师资能力的认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毕业之后应能直接上岗,毕业生应该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能工巧匠;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出校门时,就应具备相当熟练的某种技艺或技能,并得到社会的考核认可。高职学
院要培养这样高素质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实训教师。所谓高素质的实训教师首先应具备教学的基本能力,即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其次,他们还应有较好的行业或职业岗位的专门知识及实训能力。一方面具备行业或职业岗位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具备较强的上岗工作的能力——从事相关行业或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如预算专业教师,在学校是教师,到建筑公司就是预算员或造价师;装饰设计专业教师,在学校是教师,到设计公司就是设计人员,能应客户的要求拿出确实的作品。最后,他们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具备把行业或职业岗位知识及职业实践能力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训的能力和把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牟力的能力。他们应既能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市场需要进行教学开发和课程开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又能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等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因此职业学校实训教师实际上应该是多年来一直提倡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一方面应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职称证书,另一方面还应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四、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实训师资的培训制度
对在职实训教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旨在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对每位实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做到定好方向、定好目标、定好措施,并根据教师的情况和发展,及时加以调整。各高职学院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举办讲座、专题宣专等多种方法,加强实训师资的教育理论学习,以便提高实训师资的教学水平。如分期分批把中青年教师送到企业顶岗培训;校企合作,利用寒暑假的实训,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的专家开办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等等。通过培训,实训师资不但具有了较高的理论知识,又积累了实训经验,讲起课来言之有物,既能联系生产实际还能指导学生实训,教学效果显著。
(二)依靠相关政策扶持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价值取向,以及部分人的偏见,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师资,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造诣较深的中青年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这不利于教学及研究的连续性,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更加成了一句空话。为了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实训师资,特别是中青年骨干实训师资的切身利益,制定相关政策,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研究、进修和生活环境,从各方面提高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高职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发展壮大。
(三)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出,反应了高职院校教育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双师型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教育系列中级以上职称及基本素质和能力,又具有相应专业的中级以上专业职称(如工程师、造价师等)或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训和科技开发能力与素质的专任教师。为了保证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刻不容缓,光靠引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立足现有高职院校师资的培训和培养,使现有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四)外聘企业兼职教师
外聘一定数量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工作经验、处于生产一线且对新技术、新工艺有亲身体会,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做兼职教师,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带动在校教师提高实训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这是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可取方式。
(五)制订合理引进人才的计划
引进人才补充实训师资队伍不仅是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实现学校为社会输送紧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教师队伍的结构情况制定合理引进人才的计划。可以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动态考核的机制,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实训能力较强的专家来校工作,要使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六)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高职实训师资队伍是为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服务的,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国情、教育水平,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实训师资队伍。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兼职教师的比例相当大,几乎在80%左右,我国的情况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20%左右;德国的高职院校的师资除了对学历有严格要求外,对工程或社会实践经历也有明确要求,要求必须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师资,半数以上是从高校毕业直接任教或从其他高校调入的。所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的一些实训师资模式,对我国的高职实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七)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制定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激励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深入人心。可设立一定数量的奖励基金,对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突出的实训师资(尤其是青年实训师资),实施奖励。另外,可以由业内专家对实训师资的教育教学能力及行业、职业实训能力进行评估打分,对分数较高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外出进修、学习交流等方面给以倾斜。此外,还可以考虑给一些优秀的实训师资(或者实训师资团队)提供科研经费,鼓励他们在教学、专业技术方面做出创造。通过以上措施,使实训师资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建设思想稳定、结构合理、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实训师资队伍。
总之,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又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应当把实训师资培养成为掌握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动态,既懂教学、又懂实训的双料专家。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一支有创业精神、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我国的高职技术教育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