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德育课堂倾听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倾听的内涵和本质
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向去了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倾听就是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不急躁,不打断,不忙于下结论。从表面上看,倾听是被动的,而实际上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倾听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教育决定。倾听既体现了教学民主和师生平等,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倾诉者在倾听者的感染下也会成为倾听者,倾听与倾诉实现了互置,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这就是倾听教育,它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将倾听贯穿在教育教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弥散的,是渗透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高职院校实施倾听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生的年龄一股在l8~20岁,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新阶段。高职教育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特殊性,也使得高职学生具有其特殊之处,使得他们更需要倾听教育。
1.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自尊心强,思想比较活跃。当代高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很少会盲目认同某种价值观,趋同意识淡薄。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并不一定能获得他们的尊重,他们对教师的人格魅力的要求更高。他们有强烈的关于自我利益的意识;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表现的天性;希望以自己为主体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喜欢通过QQ、博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习惯于通过辩论和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探索新的思路。
2.高职生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高职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催生的新兴群体,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的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他们也因此在学校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家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因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后,许多学生认为以前学习太辛苦了,现在要好好放松放松,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学习缺乏动力。然而,高职阶段是学生职业化的阶段,课程内容量多、面广,需要认真学习才能满足求职的需要。
3.高职生与教师关系僵化,不愿与老师交流。据调查,对于“你们最愿意把最高兴、最烦恼、最秘密的事告诉谁”这一问题,有76%的学生选择了同学、朋友,有17%的学生选择了父母、长辈,只有7%学生选择了老师。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把教师当做倾诉对象。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不习惯向教师倾诉,也许正是缘于教师不愿意或不习惯倾听。要消除高职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和对立,简单的说服教育、榜样的激励教育已经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如此特殊的高职生,德育课教师的责任重大。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用心倾听,恰当沟通,才能使他们感到温暖,才能激发他们上进。高职生更加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引和由衷赞美,以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而做到这些,教师首先必须用心倾听学生。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辨别学生的悟性和理解力,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果断地决定自己应当在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学习。善于倾听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激发他们的斗志。
有人认为,中国的教师不善于倾听,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关注“听”的,孑L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先听,后循循善诱。但是,现在有些教师一站上讲台就牢牢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然而,如果教师一直掌握话语的霸权,就势必会成为学生的禁锢,“l一人行,必有吾师焉”便也成为空谈。人的存在价值不在于接受和适应已有的一切,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学生要超越老师,就需要自由生长的空间,教师的责任是顺应学生的发展,适当地引导,热情地鼓励。而教师引导与鼓励的基础便是倾听。“如果我们倾听学生,他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相反,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那么学生就逐渐地不会听到自己思考的声音,变成没有自己观念的人。”在德育课上,教师只有在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前提下,才能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抑或问题之所在,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正如磁化效应一样,一般普通的铁都具有磁性,但通常情况下其磁性不能像磁石、磁铁那样显示出来,因为其内部分子结构凌乱,正负两极磁性互相抵消了,而用磁石加以引导后,铁分子井然有序,从而就具有了磁性,具有了吸引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同样也需要一种良性的外力作用加以引导。倾听就是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建立师生信任,这看似无为,实际上却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其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具体来说,德育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以下几点人手,实施有效的倾听教育。
1.要有主动倾听意识。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不会有人类对真理的探究。”教师主动地、耐心地、专注地倾听,即使没有给学生带来帮助,也是在心灵上给予了学生丰厚的精神馈赠。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对于长期被应试教育漠视的高职学生来说,倾听的意义不仅仅是给了他们一次表达的机会,还为他们挽回了人格与自尊,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种,铸就了他们的信念与追求。
2.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高职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每个人都是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就容易以主观偏见代替客观评价,使学生的自信心受挫,挫伤了他们主动倾诉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优势,并在逐渐树立自信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3.善于倾听学生的委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他知道它从ItIJL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高职学生还不完全具备这种能力,“他们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残酷、更真切的”。高职学生在更多的时候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善于倾听的教师,一定会给受到委屈的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一定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静静地聆听对方的倾第3期(总第715期)诉,,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教师过度要求学生自立,就会让学生感觉教师对他漠不关心,这不仅会僵化师生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4.始终坚持认真倾听。当学生倾诉时,教师一定要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应该用眼睛注视着他。在他诉说时,不要随意打断,可以简单地、若有所思地附和,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体态语言,提一些简单地问题,引导学生来表达他的想法,这样往往会增加学生诉说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进而更能敞开心扉地与老师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倾听并洞察学生的心声。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倾听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善于倾听学生的言辞,还应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情绪、欲望和要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当学生发现教师能够理解自己的心声时,就会主动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交往的关系,同时学生也更加充满自信,并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
6.引导学生倾听。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应该是有思想、有活力,能说会道的。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成长。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时常有这样的情境:每当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是畅所欲言,一人发言,众人倾听,然后或是赞成,或是反对,或是补充。学生通过倾听和思辨,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接纳,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包容。教师倾听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倾听意识的形成过程,师生在这种倾听中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总之,教育过程中的倾听,是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
对于欠缺被倾听、被欣赏、被肯定的高职生而言,尤其需要德育教师的用心倾听。倾听学生不流畅的表达,就有可能使一个性格孤僻的学生变得开朗;倾听学生的委屈,就有可能塑造m一个坚强的灵魂;倾听学生的冷漠,就有可能帮助学生挽回人格和自尊;倾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就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协作意识的劳动者。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的默默靠拢。倾听是一种教育方式,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学会倾听应该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