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管理质量强化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质量的保障
1.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的“方向盘”教学管理是学校对教学工作各方面实施的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高等职业学院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体的今天,管理者需要了解和分析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并自主地制定办学目标,在高职院校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一支具有管理知识,并深谙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化管理队伍,一方面可以审视社会的变化,使高职院校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以学术的视野审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变化趋势,清楚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准确地为学校定位,找准发展目标。
2.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学校数量和学生规模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也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由于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是近几年新升格或新建的院校,发展历史较短,规模扩张与管理升级的矛盾比较突出。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也对管理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才能够为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构建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高校的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常包括5个部分:教育质量决策系统、教育质量控制系统、教育质量信息系统、教育质量执行系统以及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督系统。这5个组成部分要正常运转,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一支掌握有关质量评价技术的专业化评估队伍。专业化的评估,不仅要研制出高职各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还要制定出具体的评价程序,从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改进提供依据。构建高职院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
二、高职院校管理队伍专业化的主要特征
1.执着的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指高校管理者对所从事的管理职业所持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等倾向性系统,是指导管理者从事专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专业精神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点。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化的角度看,专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二是甘于服务、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三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管理人员专业化过程中,能否理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管理事务的关系,防止行政权力扩大化倾向,有效行使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专业精神。
2.丰富的管理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在其行政管理的实际运行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律和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从事管理的人员掌握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除了与高等职业院校特征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外,管理人员还要掌握基本的高等教育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如高等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国家法律和教育行政政策法规等。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实践时,将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3.较高的创新能力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创新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同样,较高的创新能力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力量。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发生了极大地变化,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者所面对的背景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倡导的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机制,必须建立在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基础之上。否则,如果管理队伍的创新能力落后于管理机制的变革,就会使管理活动丧失创新的优越性,而发生运作过程中观念与行为的分离,必然导致管理改革在实践环节上难以获得卓越的成效。
4.高超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是在常规的服从指导与命令之外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一种方式。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更强调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的技能,并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双重特征。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又是一个学术组织,还具有学术和行政双重特征。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双师型”教师,管理工作具有“双肩挑”的特性。因此,无论是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是管理队伍,其组成要比一般普通高校独特,管理难度大,更加需要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者,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依靠自己的智慧、魅力、能力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专业化管理队伍分类
1.从管理队伍层次看,主要有决策领导型、管理协调型、执行操作型三层次
一是决策领导型管理者,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校级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决策者。这支队伍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民主意识,懂政治、懂教育、懂市场、懂人才、懂学生,能够抓住机遇、能够整合资源、善于谋局用人、善于创新发展。这支队伍应该做到素质优异、数量适当、智能互补、结构合理。
二是管理协调型管理者,主要是指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他们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力和执行力,能够把文件学清楚,把市场搞清楚,把环境建清楚,把思路理清楚,把事情做清楚,把话语(总结)说清楚。
三是执行操作型管理者,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的基层干部。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忠诚、专业、负责,能够领会领导意图,严格规范办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分管职责内充分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做好工作,成为行家。
2.从管理工作内容看,高职院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重点培养五支队伍
第一,教学管理队伍。这是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的基础。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培养工作是重心,建设一支熟悉高职教育规律,懂市场、懂专业、会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十分重要,它不仅包括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也包括实训等辅助教学管理部门,更包括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主任。
第二,学生管理队伍。这是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育人管理队伍至关重要,他们必须懂学生、会沟通、掌握育人规律,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爱学生、负责任、会教育、愿服务。
第三,市场营销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队伍是职业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有机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因此,正确定位、研究市场、开发市场、巩固市场是一所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必须培养一批市场意识强、营销水平高的管理队伍,以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四,安全管理队伍。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一个学校要创新发展、提高质量,其前提是安全和稳定,因此,建设一支忠于职守、纪律严明、责任心强,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安全管理队伍十分重要。第五,后勤保障队伍。学校是一个综合体,高职院校学生都远离家长,以住校学生为主,因此,建设和完善后勤生活设施是中国现阶段高校运行模式的常态,正因为,同样需要建设一支服务意识强,具有较好服务技术和能力,脚踏实地、勤奋实干的后勤保障式队伍。
四、以质量为核心促进高职院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
1.积极构建“双阶梯”式管理和激励模式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专门的管理队伍,走重要管理岗位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应对“双肩挑”的范围和条件有严格限制。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承担的岗位职责不同,遵循的工作逻辑不同,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素质也不同,因此两支队伍建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可偏颇。就个体而言,应根据自身特长、条件等因素正确定位、科学规划,坚持岗位稳定与转岗慎重;就学校而言,应该明确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二元序列与双重进阶,使两者在不同的序列下履行职能、在不同的进阶上实现成长发展,特别在管理制度和办法设计上,要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分别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勤奋创新、做出贡献、争创佳绩。
2.科学设计管理队伍岗位设置和管理办法
首先,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时候,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科学设置岗位。其次,努力创造出有利于优秀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处理好岗位与晋升的关系。再次,注重目标考核,淡化过程管理,实行优劳优酬。应该鼓励高职院校从学校特点出发,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以真正体现高职院校校企融合的办学追求。比如在教职工的工资结构设计上应当减少固定的基本工资部分,增加灵活的绩效考核内容和办法。
3.着力搭建一套专门针对管理队伍的综合培养体系
要完成复杂和不断变化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任务,推进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必须处理好高等职业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使用和培养的关系。应建立综合化、立体式培养体系,尤其是在培养理念与培养内容上要与师资队伍培训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管理队伍培养,应侧重现代管理知识、管理意识、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岗位培训,都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本校和管理人员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