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双师型教师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高职院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量不足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生师比的优秀标准为16∶1,合格标准为18∶1。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扩招的现实下,其生师比远远超出了这个比例,教师的缺口很大。另外,为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科进行了专业调整,出现了部分学科教师富余,而部分学科教师紧缺,难以应付局面的不均衡现象。这种现状对学生、教师、学院都是不利的,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也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更主要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急缺,因此,引进和补缺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高职院校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但与教育部评估指标提出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30%的比例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质量不高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学历、职称层次偏低,以及专业学术带头人较少,“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等问题。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状况调研组曾对40多所高职、高专的师资状况进行了调研。其中理论教学教师的学历为:博士学历0.2%,硕士学历7.7%,本科学历88.5%,专科学历2.9%,专科以下0.7%左右(指职业学院)。这一状况是和高职院校对专业水平要求的特点不相适应的[1]。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合并改造而成,师资队伍的主体以学术性本科生为主,尽管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高职教学经验,缺乏职业或行业经历,实践能力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数量教师学历不达标,师资队伍现状基本上分为“三三制”(三分之一的优秀教师能够胜任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师经过培训后可以承担教学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师根本胜任不了教学工作)。因此,各高职院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并能达到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估指标,必须加快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层次的提高。
(三)兼职教师不足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司[2004]16号)指标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指标说明中指出:兼职教师是指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发达国家皆高度重视,而且兼职教师比例很高,甚至远远超过专职教师。如德国的柏林应用科学大学,专职教师300人,兼职教师有500人。职业学院专职80人,而兼职教师多达1600余人[2]。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不仅具有相应的学历和工程师及师傅(职称)证书,能把企业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在办学规模和教学计划调整时,可及时调整外聘教师,不致于造成学校教师的过剩或不足,从而提高办学效益。我国虽也有不少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但他们大多数主要是解决高学历、高职称的理论教师数量不足问题,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如浙江省25所高职院校专任教师3287人,占82.3%,兼职教师706人,占17.7%。辽宁省54所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10058人,占84.9%,兼职教师仅有1791人,占教师总数的15.1%,两省兼职教师比分别为1:0.215和1:0.17[3]。
二、兼职教师的优势
对于任何一所职业院校,无论教师的兼容能力多么强,也不可能完全解决随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师资队伍的需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当聘请其他高校、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机构中,既有较高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专家、技术人员、高级技师作兼职外聘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促进产学研结合。
(一)兼职教师职
称高校外兼职教师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教学力量,是教师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有研究者对江苏省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现状做了调查,发现江苏省有校外兼职教师9024人(不含文化课)[4]。全省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的比例4.7:1。如果加上文化课兼职教师(未作调查),实际比例会更高。研究者还对校外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职称情况做了对比,发现兼职教师的高职称比例较大。在兼职教师中,职称在副高及以上的占34.4%,职称在初级及以下的占19.3%;而在专职教师中与此对应的数据分别是13.2%和46.1%。这表明兼职教师中职称高的教师要比专职教师中的多,并且多出21.2百分点,超过了一倍;而低职称的教师在兼职教师中的比例比在专职教师中的比例要低得多。由此也说明了兼职教师的质量要比专职教师高。
(二)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状况已成为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也就是既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而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是他们更有可能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砝码。对江苏省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5]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三)兼职教师是联系学校与企业的纽带
虽然现在很多院校有“双师型”教师,但往往这些教师进入学校后就脱离了企业,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停滞不前,这固然和用人机制有关,但也和重表面轻实质的传统相关。这样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会使学校的实力下降、名声下跌,甚至最终导致学校倒闭。而兼职教师绝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不仅具有相应的学历和技术证书,而且能把企业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兼职教师能降低教师培养成本。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常常快于专业的建设。兼职教师缩短了专业教师的培训时间,降低了专业教师的培养成本,加快了专业教师成长速度。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前沿的水平上。
三、更多思考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兼职教师也不是尽善尽美。聘任兼职教师尽量考虑企业中的工程师和技师,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着极强的专业技能,但缺少教学经验。对这部分人可以在聘请过程中给以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撰写讲授大纲、实习实践大纲、考核大纲,理清授课的重点、难点,协助他们组织课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有人建议实施1+1的授课方式:1个在职教师讲授理论、概念,1个指导实际操作,理论学习围绕职业实践展开,使兼职教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补充力量。[6]建立较稳定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是补充专业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有力措施。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已向社会开放,这意味着教师岗位将实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标志着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开始。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帮助社会上各行各业中优秀人才到高职任教,充实教师队伍,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改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对高职教育来说,这不仅仅是为弥补高职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建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