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贫困致贫原因与职业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解决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措施,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精准扶贫。本文通过对农村致贫原因进行分析,从教育扶贫视角展开职业教育帮扶,树立“扶贫先扶志”的理念,通过职业教育手段进行帮扶,实现“造血”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农村实现脱贫致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农村贫困致因;精准扶贫;教育扶贫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重要部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如图一)。要求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在《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报告就明确提出,我省到2020年,要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让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要通过“精准扶贫”找到农村贫困的要因,以农村教育帮扶和政策帮扶为精准脱贫基础,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帮扶脱贫,并基于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规划立项课题——在“教育扶贫”中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方式改进问题研究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
1农村贫困的主观原因
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只有解决农村脱贫致富问题,才能决胜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然而,在扶贫、脱贫攻坚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贫困户“等、靠、要”,扶贫人员“送,了难”的怪现象。
1.1贫困户对政府过于依赖
在进入农村调研和参与扶贫工作了解到目前农村贫困户中有大部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有个别村民存在赌博、贪酒、好吃懒做等恶习,从内心就想借助扶贫政策依靠政府不劳而获,产生对政府“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同时也催生了这些人以当选“贫困户”为荣,人人争当“贫困户”的消极思想,这些村民“人穷志短”,从内心深处就不想脱贫致富,有些贫困户还对扶贫人员采取道德绑架、考评绑架等手段来要挟扶贫干部给予资助,从而加大农村脱贫攻坚的实施难度。
1.2基层扶贫形式化
部分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在扶贫过程中,对脱贫攻坚精神认识不到位,形成“送,了难”的应付思想,他们认为扶贫重心就是给贫困户送钱、送物,只要把钱、物资送到,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就可以了,被动地完成脱贫任务,但是没有意识到这种短时间的脱贫,并不是可持续化的真正脱贫。
1.3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
基层扶贫部门对脱贫攻坚政策吃得不透、执行不到位,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在精准识别,政策帮扶,精准推进,精准退出等工作缺乏针对性,整体脱贫攻坚工作效率不高,影响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2农村贫困的客观原因
导致农村贫困的原因除了贫困户、扶贫人员及扶贫政策的落实等主观原因外,还存在诸多致贫的客观原因。
2.1当地生存环境限制致贫
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村都受地域限制,当地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生存环境差,农业生产缺少现代化,还属于传统农业耕作水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生产几乎是靠天吃饭,遇到大风、大雨、洪涝、干旱等天灾就要面临颗粒无收,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沙化严重,能用于种植的土地面积很少,再加上常年缺水少雨,即使有种植农作物,也饱受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所以天然的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是农村致贫的重要因素。
2.2农村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致贫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在道路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等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交通闭塞导致物资无法运转,正常供电无法得到保障,通信设施配套差,发展信息闭塞,水利设施防洪、抗旱能力差,湖泊、河流水利用率极低,导致雨天洪涝,晴天干旱,农业灌溉基本都是靠雨水。
2.3缺乏有效的生产力致贫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部分有效生产力都到城市发展,农村里留下的都是年老体衰者或年少的留守儿童;有一部分贫困户家中,存在残疾人、患病、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很多是因病致贫,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家庭支出,导致家庭难以脱贫。
2.4农村生育观念落后致贫
在我国农村超生情况普遍,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越是贫困家庭超生问题越突出,部分家庭超生人数超过3个,正常生活中家庭人口多,消费多,孩子多,家庭开支更多;其次国家对于计划外超生的,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将征收社会抚养费,这对贫困家庭而言,直接加重家庭贫困程度。
2.5农村教育失衡致贫
农村教育失衡致贫是影响农村长期致贫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贫困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偏低,农村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薄弱,甚至有些地区还存在代课教师和一个学校就一个教师的现象;教育经费投入少,农村师资匮乏,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大部分农村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无其他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作,赚取血汗钱,面对家庭的开支也是杯水车薪,只能够解决家庭基本温饱问题。只有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政府的扶贫工作才能从”输血式”工程转变为”造血式”工程。
3农村教育帮扶策略
“扶贫先扶智”,只有思想活了,生活才能更上一层楼。在农村进行“扶志与扶智”,首先就必须在农村普及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其次通过教育帮扶手段,解决贫困户人为主观的致贫原因,扭转”等、靠、要”依赖思想,提高贫困户自身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积积极主动配合扶贫工作。在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扶贫保障是底线,一是要实现所有建档立卡户家庭适龄儿童在校读书,政府提供受教育机会,宣传接受读书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政府对义务教育年龄段内的学生减免相关费用,发放教育助学金、对技校学生发放雨露计划助学金或直接提供免费职校就读机会。三是在农闲时段进行劳动力实用技能和劳动力再就业帮扶培训,政府开办扶贫班组织农村既有劳动力进行电焊工、家政服务、厨师、泥水瓦匠、蔬菜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养、增强就业能力。
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农村教育扶贫工程(如图二),从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式向度出发。一是政府、职业院校要深入农村,通过宣传栏、分发招生简章等方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性、重要性,让“两后生”和家长转变思想,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认可职业教育并接受职业教育;二是政府牵线搭桥联系企业,企业也可向政府提出用人需求,政府结合收集的用工信息,一方面联系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一方面摸底农村适龄人员的就业意向,校企共同制定特殊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农村适龄人员按就业方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根据用工时限,采用订单培养、远程教育培养、短期技术培养等不同的培养模式,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帮助再就业,摆脱贫困;三是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帮助职业教育,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助学补助、助学免息贷款帮扶、订单班就业扶贫,通过政府企业的帮扶,职业院校可以以减免学费、贫困资助的形式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发挥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鼓励适龄人员接受技能培训学习,帮扶再就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达到国家实现小康的目标。
5结语
自2013年以来,在“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产生实效,连年实现千万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减少到1.7%。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农村职业教育帮扶是提高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培育出一批高技术技能人才,拔掉穷根,恢复农村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切实引导贫困地区群众从自身出发,真正将脱贫攻坚重任扛在自己肩上,实现农村家庭脱贫致富,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刘艳波,吴淞江.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镇化与城乡统筹,2016(25).
[2]管前程.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
[3]唐智彬,刘青.“精准扶贫”与发展定向农村职业教育—基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6(07).
[4]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
作者:王萌萌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