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磁测在矿产调查的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江秉忠赵炎贺小明作者单位:武警黄金第三支队
地面高精度磁测野外工作方法
测区基点建立在测区内,附近有利于标志长期保存的正常场地带,本次取日变站做基点。测线基本垂直于地质体或构造线走向,利用已作参数校正的手持GPS卫星定位,获取网格坐标及高程数据值,点位坐标误差为±10m,高程经差分改正,共完成坐标点1824个,质量检查点142个,检查率达7.7%。高精度磁测使用仪器为加拿大产GSM-19T型质子磁力仪,观测参数为总磁场T。测网网度为200m×40m,测线方向东西向,磁测总均方误差±3.5nT。进行了磁力仪的噪声水平和仪器一致性测定,测定工作方法参照《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93执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用于生产的磁力仪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规定要求(表2)。
磁测数据处理
1基点改正与日变改正
本次工作是在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做高精度磁测,测区面积较小,因此,日变站兼作基站,数据处理中作日变改正的同时做基点改正,并可求出各测点磁异常值。计算公式:。
2磁测高度改正
磁测测点高程由野外手持GPS测量。从总基点高程起算,测定基点正常场值T0由下式。算得地磁场沿垂向的变化量△T,则磁测高度改正量为点与基点的高差乘以△T,最终改正到大地水准面上来。
3磁测正常场改正
正常场改正采用武汉地大刘天佑老师研发的MAGIS磁法数据处理软件中的A2程序进行计算IGRF分量后参考基点(南正北负)进行改正。
4数据处理
为了突出磁异常信息或异常解释的需要,需要对磁测数据进行必要的化极、位场分离、延拓、求导等数学处理。野外工作所测的数据经过以上各项改正后,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于长春等研发的《彩色量成图系统AgsmGis》进行计算机自动化数学处理。首先对磁测数据采用距离倒数加权法进行网格化处理绘制等值线平面图,再提取局部异常数据绘制磁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后划分磁异常区及圈定磁异常(图3),然后对磁异常采用解析延拓法进行位场分离,采用对磁测数据向上延拓200m得到上延200m等值线平面图(图4)。
磁场分区分析与磁异常与有利成矿推断解释
1推断磁场分区、断层构造、岩体接触带
区内磁场总体呈现低磁及负磁异常,正、负异常在区内呈星点状分布,变化较为简单,磁异常强度(幅度)高低变化显著,正负值变化有明显的地域性,正异常多以尖峰形态显示并有负异常相伴生,根据磁场特征全区可划分为四大磁场区(图3所示Ⅰ-Ⅳ)及8处磁异常(图4所示①-⑧),对各分区及磁异常作如下分析。磁场分区I:位于测区西北部,北部和西部在测区外未封闭,为低缓波动正异常。磁异常向上延拓200m磁场强度最高小于100nT,正磁场波动范围可达100nT以上。在异常区内地表出露为细、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岩和花岗斑岩较为发育。磁场分区Ⅱ:位于测区东北部,为强烈波动负磁场区,磁场平均小于-150nT,呈不规则分布。区内主要分布细、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地层。从表1测定结果来看,上述岩性的磁性都很弱。磁场分区Ⅲ:位于测区中部及东南部未封闭。为低缓正异常夹星点负异常分布,正异常强度最大值为120nT,负异常最大为-170nT。分区北部正异常与强负异常断层(F5)接触;中西部负磁场呈串珠状分布。磁场主要分布细、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地层。上述岩石均为弱磁性,据异常分布特征,推测负异常为近等轴的隐伏岩体引起的。磁场分区Ⅳ:位于测区西南部,磁场呈不规则片状或点状,为杂乱正负磁异常场伴生区,正负最大强度都在150nT以上,个别可达400nT。以正异常为主。主要分布细、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角闪辉长岩地层。由此区内磁异常与角闪岩关系密切。另外对物性参数分析可知,角闪岩能引起正磁异常,而经断裂活动可能使岩石磁性降低,因此推测本区正负磁异常交汇处为断裂带的标志。
2磁场综合评价推断有利成矿区域
综合上述磁场分区分布规律及磁异常特征,结合测区地质及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出7处断裂及9处隐伏岩体(图5),①号磁异常经槽探工程验证,发现有铅锌矿化、黄铁矿化及破碎蚀变带,蚀变带宽19m,带内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硅化强烈,呈致密块状,矿化类型分为两种,一种为星点状,一种为细粒浸染状,主要为黄铁矿化。根据同类类比原则、推断本区有利成矿区域为图4中的①、④、⑤、⑥、⑦号磁异常区。
结语
对高精度磁测所得磁测数据经延拓等数学处理,能对地下断裂构造、隐伏地质体的分布作出定性的推断;可见在高森林覆盖区可以有效地圈定不同地质体的大致范围;可避免地质工程对林区植被的破坏及在矿产地质调查中缩小找矿靶区;为下步地质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