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法律与道德素养培育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法律与道德素养培育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法律与道德素养培育探究

本文作者:蒋海燕席晓兰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法律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这个群体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们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也指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形成较强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进而加强对法律权威的信仰,使自己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能够沿着法律的轨道进行。然而,在上文也提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还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法律知识不完备、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法律权威的足够信仰等方面。因此,大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践行法律的同时,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加强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刻不容缓

道德同法律一样,也是调节社会的重要杠杆。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的道德水平应该比一般群体更高。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给其他社会群体起着示范作用,或者从人们对大学生的期待上讲,大学生们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人们的美好期待往往与现实产生差距,当两者出现重大碰撞时,就会使社会陷入困惑和震惊,这也就是为什么药家鑫事件会引起社会震惊和关注的最重要原因。然而,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充满了各种诱惑和不良现象,而大学生又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定型的时期。这时的大学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以至于部分大学生经受不住诱惑及不良现象的影响,形成了与社会道德标准背离的思想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个人极端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迫不及待。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其社会经验、思想观念等还很不成熟,这就决定了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光靠大学生的自身努力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在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下,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道德修养,逐步完善自己。因此,加强法律和道德修养,关键在大学生自身,重点在高校教育,基础在家庭教育。

(一)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关键在大学生自身

1.重视法律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高校开设法律与道德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法律和道德修养,使其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维护法律权威,遵守道德规范[3]。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对法律和道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认为这些课程不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在课堂上学习时不够认真和专注。有些学生甚至经常缺课,期末考试及格成为了他们学习这些课程的唯一目标。这样的状况是与这些课程的设置目标背道而驰的。知法是守法、用法和护法的前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首先不断扩充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进而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才能有效形成和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同时,大学生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注重“知与行”的统一。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是“不知法”,而是“明知法而不践行法”。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知”和“行”的分离是相当严重的。“知是行之师,行是知之果”。大学生在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走到群众中去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积极参加和组织法律实践活动,这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同时,在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更要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只有经常参与社会道德活动才能真正领会到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才能更进一步理解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应当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检验理论知识,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变成自身的行动指南,并将外在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基本素养,进而对自身的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重点在高校教育

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方面,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一方面高校应当逐步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法制教育是扩充大学生法律知识,增强其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进而建立其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僵化等问题,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任务是不匹配的。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学校教育对大学生道德的形成影响极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然而,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和偏差在高校成了一个普遍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在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法律和道德修养方面,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研究和引入良好的法律和道德教育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积极开展法律和道德教育课程。坚持“全面发展”就绝不能忽视对大学生法律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与强化,反之,高校应当在这方面的教育上狠下功夫。坚持“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高校应当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破除“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其中应以提高大学生法律和道德素质为重点。

2.加强对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进与创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4]。从目前的高校课程开设来看,相关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独立的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基本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5]。然而,从课程开设的形式上看,大学生对法律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学习是相互分离的,这对大学生形成优秀的法律和道德修养是不充分的。因此,应当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符合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不可分割的要求。从教学内容上看,高校法律和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政治教育内容应当涵盖政治理论、政治方针、政治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对高校学生加强政治教育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也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法制教育应当包括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法律规范、法律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是对其他两项教育的制度性保障。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包括基本道德规范、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是其他教育的基础,能对大学生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遇到突发事件、应急事件,能够保持原则和底线,冷静、稳妥地处理事情。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法律、道德教育的重要地点,应当认真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内容,比如可以开展案例分析讨论式的教育,从案件的法律层面与道德层面不同的角度开展讨论。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以让大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法律与道德的教育,还可以提高对事物的思辨能力。再如,把法律专家请进校园,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利用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普及法律知识。多渠道的法制教育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3.高校领导和教师应努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法律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强化是至关重要的。但这绝不只是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主管学生工作组织的职责,而应融合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个教师,每个人都应当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努力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践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只有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普通教师都关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明确德育目标,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面德育观,构建全方位德育格局,才能使高校的德育工作顺利开展[6]。

(三)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在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在家庭生活领域,往往腐败的滋生和各种丑恶现象的发生都伴随着道德的滑坡与沦丧。许多家庭就是因为家庭长辈的道德修养问题,而影响了下一代人的道德观[7]。第三者的出现不仅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气氛,甚者导致了家庭、婚姻的破裂,同时也带来责任感的缺失等诸多社会问题;制假、贩假使一些家庭暴富,更让利欲熏心的人铤而走险,但社会的诚信度却大打折扣;有的家长以权谋私,毫不避讳地收受贿赂或餐桌上大谈灰色收入,让孩子对钱权交易产生深刻的影响,滋生对钱权的膜拜,导致价值观的扭曲;一些家长对长辈的不敬行为又让下一代缺乏礼、孝、仁、义观念,使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在现实中萎缩。家庭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亲应当在家庭生活方面做好榜样,让道德的约束力量在家庭领域起到积极的、统领的作用,引导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能负起责任的人。

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加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其自身努力的同时也需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作为全社会的焦点,他们不能仅仅被谈论,更加应该被帮助、被引导。当问题被社会化后,解决的捷径就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大学生的自身努力下,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对他们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提高他们的法律和道德修养,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形成和稳定之前朝着有利于自身、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增进家庭的和睦,促进社会的和谐,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繁荣。